体谈丨亚运会开幕式表演人数越来越少,中国办赛的底气越来越足

[热点] 时间:2024-04-17 09:03: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40次

    

杭州亚运会,体谈就这样在秋分这个微凉的丨亚九月之夜,绝美地、运会演人越少越足轻盈地呈现在世界的开幕面前。
1990年的式表数北京、2010年的中国广州,再到2023年的办赛杭州。杭州与广州间相隔的体谈13年,看似没有广州与北京间相隔的丨亚20年来得悠长;但你的人生旅程若覆盖了前述的这33年光阴,便会清楚地明白,运会演人越少越足后一段间隔虽不长,开幕但中国、式表数世界与时代发生的中国变化与革新,远超前一段间隔的办赛数倍。
北京、体谈广州,再到杭州——中国的3个亚运城市,是3个截然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中国面向亚洲、世界鲜亮的名片,亦有他们独特的城市标签。从开幕式,可以管窥这3届亚运会截然不同的风貌与基调。那么,在2023年9月23日的这个秋夜,当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惊艳绽放喜迎亚洲客人之时,我们能期待杭州亚运留下与北京、广州如何不同的印记?
关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筹备过程,无论是那一天身在北京奥体中心的亲历者,还是为亚运倾其所有尽绵薄之力的北京市民,回忆起那个久远的九月,脑海里总有那么几个刻满时代烙印的名词——盼盼、跳伞、捐款、团体操……在张国立主演的电影《我的九月》里,一个绰号叫“安大傻子”的北京少年勤能补拙,终于赶上了开幕式的团体操表演。在这之前,他经历了一整个夏天的彩排、比试、淘汰、递补,才最终成了那场名叫《相聚在北京》的开幕式上,万人表演方阵中的一员。
有多少人参与呢?据当时那场开幕式的负责人路健康回忆:当时的开幕式分为两个平面进行,参加背景翻版表演的有1万零8百人,参加场地表演的有1万人。由传统的团体操表演方式演绎的“威风锣鼓““中华武术”“体坛英姿”等版块,每场有800至1200名不等的演员,动作和队形整齐划一,气势恢宏。
虽然因为经费紧张、资金有限等客观制约因素,移步至下午举行的开幕式似乎少了些灯火辉煌、礼花满天的熟悉景象,但独辟蹊径的跳伞表现,以及集万人之力完成的这组团体操,很好地弥补了这些遗憾。自那之后,直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人击缶的恢弘场景,都成了“人多力量大”这句俗语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大场合下井然有序,多而不乱,也仿佛是中国人才有的禀赋。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简”“少”“轻”这些词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学会做减法而非加法时,亚运会开幕式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蜕变。北京亚运会20年之后,当广州成为第二个承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时,那场名为《启航》的开幕式,仅用60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是当时中国举办的重大赛事中,演职人员最少的一次。相较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用如此小规模的人力投入亦能办好大赛,举重若轻,张弛有度。
在开幕式上用来替代人海战术的元素,就是“创新”,这亦是新的时代精神使然。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把体育团体操的表演形式,过渡到艺术、舞蹈化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于是,在2010年11月12日晚,在位于珠江出海口的广州海心沙岛上,柔美、浪漫的开幕式,向全世界再展生机勃勃的中国魅力。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营造宏大空间;也成为亚运乃至世界体育史上少有的,不在体育场内举行的开幕式。
创新,随着时代的脚步不停歇;科技,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改变着生活。从北京的悠远厚重,到广州的时尚现代,再到杭州的科技创新。杭州这座城市,为南宋与吴越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因为互联网、科技、金融的蓬勃发展而成为北上广深外的中国大陆“第五城”,在今晚这场主题为“潮起亚细亚”的开幕式上,呈现的正是这份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轻盈,如何完美融合。
这种轻盈,首先体现在科技如何帮助开幕式“做减法”上。
开幕式上,钱塘之“潮涌”,不用“人海”来填充。不管是亲临现场还是在转播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裸眼3D、AR+AI等先进技术的强大赋能,将一系列体现杭州及浙江人文、历史和发展的元素在舞台之上真实还原。
以“潮”为引领,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湿地等让“水”作为整场开幕式文学串联的整体元素,又把“琴、棋、书、画、诗、酒、茶”被独具匠心地融入极具科技感的叙事中。钱塘古韵,西湖繁华,油纸伞灯,伞灯亮起,VR、AR和虚拟视像的灯笼遨游天际,让每一幕演出,都展现出中华风雅之美的浩浩汤汤。
在开幕式表演的尾声,古代临安和现代杭州古今对望的景象跃然于眼前;利用虚拟技术,一副万家灯火的古今相辉映的场景呈现在大众面前。“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景象澎湃而出,象征全亚洲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古”与“今”的对话,亦在科技铺就的通途中,变得可能。
截然不同于历届亚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更是“科技做减法”的例证。开幕式上,上亿人次的线上数字火炬手的“小火苗”,将会汇聚在钱塘江上,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数字人的形象。数字人手持亚运火炬,踏着浪花,来到“大莲花”上空,和现场的第六棒火炬手走到火炬台前,共同点燃主火炬——一个上亿中国人都参与的大工程,虽不必所有参与者都亲临现场,却让每个人都身临其境,不曾缺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的元素和象征的意义,并未因“减法”而消减。
这种轻盈,也体现在开幕式的叙事中,既有我们熟悉的恢弘,更有具体而微的关照。
杭州在中国的新一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与水的天然联系正是其特质之一。开幕式的表演中,上篇的“水”是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的唯美画卷;中篇的“水”聚集成潮,泛出动感浪花;下篇的“水”是绿水青山,是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各地区山水相依,携手同行。循序渐进,娓娓道来,正印证了开幕式总导演、总制作人沙晓岚概括的那句,“润物细无声”。
这亦是一种力量。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之下,打动人、折服人的不必非得是幅员之广、人数之众、气势之雄、声量之大,如杭州这座城市温婉内秀、包容传承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底蕴,也能成为让人感受力量的独特叙事。
譬如,在时间选择上,杭州亚运会开幕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秋分。体育的盛会与传统的农耕文化相连,一种绵长且深厚的文化力量也将在舞台上展现。秋分时节,与金色收获的喜悦不期而遇,在在这场讲述中,全世界观众可以看到良渚的先民们庆祝丰收的方式,寓意着亚洲乃至全人类都能享受“丰”这个最原始、最实在的祝福。
于是,“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这3个篇章,不是先把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这些宏大的概念,通过恢弘的演出一股脑儿抛到我们面前,而是从最基础的人类需求开始讲述,水到渠成之时,再拔高、深化、上价值。先是丰收的喜悦,再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文明进步,继而是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繁衍和传承,最后才是全人类命运紧扣的共同体。
我们的开幕式,也像杭州这座城市一样,学会“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种轻盈,更体现在对于开幕式的“坦诚”上。几乎所有细节都被提早“剧透”,却并未因此而丧失精彩。这也恰说明了我们如何抱着更加开放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和接受这些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机会。
相比起中国作为东道主举办的前两届亚运会,甚至算上2008年、2022年的“北京双奥”,在我们这代人记忆中可循的所有大赛中,本届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可算是最没有秘密的。
怎么说?早在今晚之前,开幕会从主题到细节,从立意到执行,从人员到科技,几乎都已经借筹备组之口,被各路媒体梳理了个遍。不仅仅有文字的描述,彩排时流传于网络的图片、影像、声光,也与今晚最终的呈现丝毫不差。就连历届大赛前都保密到最后一刻的点火仪式,“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数字点火新尝试也早早见诸报端,没有丝毫遮掩。这不禁让人发问,“剧透”成这样,还有惊喜吗?
的确不一样。从前我们给点火、开幕乃至整个大赛都赋予了极高、极重的意义,保密工作天衣无缝,被委以重任的参与者也诚惶诚恐,如履薄冰。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被选为3名点火者之一的跳水名将高敏,在跳板上甭管什么情形都泰然自若,回忆点火前的心理活动却只剩下一句“千万别摔了,火一定要点着”。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最后执行“放鞭炮点火”的何冲轻盈多了,欢庆祥和的炮竹声也让宏大叙事中多了些贴近生活的欢乐,但那仍是作为一个“悬念”保留到最后的。或许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最著名的那次——2008年8月8日晚李宁在鸟巢凌空环绕一周后的点火——更是被保密到了极致,连夜刻苦排练的李宁连家人都得瞒着。
可这一回,既然点火仪式无法彻底保密,索性和盘托出。于是今晚,如此前已获悉的版本一样,没有“意外”,但不缺“惊喜”。这样的透明与坦诚,亦可以对亚运精神做多重的解读。全网亿人参与数字火炬接力,这是互联互通的力量,更是时代气候之使然。一同汇聚并点燃圣火的那一刻,不再是精英视角,而是最大范围的触及。体育亦非少数人的事业,强身健体、全民参与,回归运动的本源——这些,你“瞒”不住,不妨揭开神秘的面纱。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信?经典永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审视,不会因为提前被瞥见,而似其魅力减损半分。相反,提前将关于开幕式的所有“像素级”地提前公之于众,却仍坚信中国能在亚洲、在世界面前上演又一次高水平的演出,是种难得的底气。
希望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何时回忆起2023年的亚运杭州时间,仍能保有这一份珍贵的轻盈。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