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B站老年网红和他们的互联网生活 正文

B站老年网红和他们的互联网生活

[百科] 时间:2024-04-16 22:02: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51次

原标题:B站老年网红和他们的老年联网互联网生活

原标题:年轻人掌机 老年人出镜

动漫女性与卢正义曾雕刻过的传统形象截然不同。

收到B站寄来的网红10万粉丝牌,江敏慈自豪且开心。和们

王冬收到B站寄来的生活10万粉丝牌,想拿去打成项链。老年联网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数字反哺下的网红“花样年华”

又到一年重阳节,B站老年网红江敏慈在B站上对话年轻人们,和们老人们并非不愿接触新科技,生活而是老年联网需要年轻人给予更多耐心。她在视频里讲起身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网红恐惧,有人觉得自己学不会,和们也不敢用,生活但她却觉得,老年联网只要有年轻人的网红陪伴,老人也能多尝试,和们活出自己。江敏慈他们知道,“粉丝”是指喜欢自己的人,而屏幕那端有很多年轻人在关注他们。

10月23日,民政部预测称,“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信息时代,老年人如何参与数字化浪潮,热议不断。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专家认为,让老年人充分参与并享受数字化生活不仅是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必然举措。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会更高,社会各界在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习惯上应下更多的工夫。

●南方日报记者 徐勉 实习生 林欣潼 刘思敏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拥抱网络世界。

6个月新手UP主、九旬老人江敏慈受到了37.4万粉丝的青睐。而她19岁的孙子豆豆(化名),做UP主2年了,粉丝数仅2.4万。

在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UP主是对上传视频音频等内容的人的称呼。江敏慈在B站这个“后浪”的文化聚集地“火了”,豆豆没有想到。

3年前,江敏慈在老年大学学习如何使用电脑,从开关机到打字、上网,她越学越顺溜。“凡是不会的,我见人就问”,在视频中,江敏慈讲了自己手机付款的过程,“老板说哇,阿姨你好棒!”她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54亿,而据今年9月中国互联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10.3%,约为9680万人,仍有超过1.5亿的老年人处在信息时代的边缘,他们居住在城市与乡间,与互联网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从拥有智能手机到学会“扫一扫”,不少老年人在尝试跨越数字鸿沟。而依靠子孙辈的数字反哺,或许是老人打开新大门的钥匙。

90岁的江敏慈、83岁的王冬、72岁的卢正义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跌跌撞撞“触网”、大大方方“走红”,他们似乎在网络世界里重拾了那最好的年华。

1 广东UP主江敏慈:不是年轻人也能做UP主吗?

广州老人江敏慈通过视频分享亲身经历,网友们有的想起了自己的长辈,有的钦佩老人的年轻心态。冒险精神并非年轻人的专属,江敏慈不服老的心俘获了年轻一代。她一条视频“我不是年轻人可以做UP主吗”自上线以来点击量迅速超过五百万。

在广州体育西的老社区中,九旬老人江敏慈端坐在家中卧室里。没有特殊灯光,没有额外收音,孙子掌机,老人上镜,UP主“敏慈不老”上线了。

敏慈讲话慢,语速赶不上飞驰而过的弹幕,但一字一句无比清楚,她询问观众,“你们猜我有多大了?”顺着年龄这个话题,敏慈娓娓道来,一讲就是七分半钟。她一条视频“我不是年轻人可以做UP主吗”自今年四月上线以来,迅速有超过五百万点击量。

江敏慈都是通过视频分享亲身经历,从抗日战争讲到70年前的学生时期,再聊1985年全国第一届教师节的启动仪式……江敏慈的一段段回忆,转眼成了一部部B站上的爆款视频。这位年近九旬的广州老人,在今年就这么“火了”。

打开敏慈不老的视频,“奶奶好”的问候刷屏而至,透过网络,老人的回忆和生活逐渐分享给了年轻人。

敏慈触网成为UP主,是因为孙子豆豆。那天,江敏慈看到豆豆在房间里录视频,好奇地贴过去。她悄悄记下孙子登录的网站名为B站,下载了App,在上面逛了两三天后,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成为一名UP主。

此前,江敏慈就有写自传的打算,奈何提笔忘字,老照片又太少。而在B站只需对着镜头讲述,她的故事就成了视频,正合其心意。

不少观众看江敏慈如今面对镜头已无比娴熟,并不知道,半年前,她提出想法时即被孙子泼冷水,“年轻人的地方,哪有老年人来玩的?”豆豆说。江敏慈有些恼了,“奶奶教了你那么多东西,现在帮一下奶奶都不愿意?”

一听这话,豆豆心软了,答应帮忙。就这样,“敏慈不老”正式上线,不断飙升的数字意味着流量和粉丝量,如今已拥有37万粉丝的江敏慈算得上B站上的“网络红人”。

但是,江敏慈一直不能理解,何为“走红”。直到走在街上,有年轻人主动来打招呼,“你是敏慈不老?”走红以后,江敏慈感觉自己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近了不少。

江敏慈算是个“任性”的“网红”——视频不定期更新,也鲜有特定的主题,“因为要看孙子什么时候有空帮我拍”;但江敏慈又是个认真的UP主。她怕自己录视频时忘记该讲什么,就写下故事提纲,拿在手上边看边讲。涉及不易用语言描述的物品,她会提前手绘出示意图,或在镜头前晒出老照片。

至于该讲哪些事,江敏慈却很少纠结,时光早已帮她挑拣。记忆里那些最难忘的日子,就是她最想讲述的故事。但时光也冲淡了老人的记忆,诸如入学年份、老师人名等具体细节,江敏慈常常一一忆起,但拍视频时却怎么也想不起。

每每此刻,她总忍不住感慨一句,“老啦。”屏幕另一侧,年轻的观众则通过“弹幕”回应:奶奶不老!

面对被科技改变的生活,江敏慈的困惑或许是大多数老人共同的烦恼,在镜头前,她讲述了自己曾担心钱会在手机上不知不觉消失,但疫情期间又如何学会了扫码付款。江敏慈“触网”的脚步还未停下,最近她正学习如何独立设计、拍摄、剪辑视频。

2 山东UP主王冬:把寄礼物的钱给人退回去

山东老汉王冬的视频并没有特别设计过,他始终怀着一种做饭给孩子吃的幸福感。无论拍不拍视频,王冬的生活都和农村其他老人一样简单朴实,也正因此,观众们有了共鸣,在这里找到了对自家长辈的情感寄托。“走红不是目的,记录的意义更大,”孙子王乐说,他只想留下老人最真实的生活片段。

“大家好,俺孙子回来了,今天炒个辣子鸡给俺孙子吃!”红砖与水泥板堆砌成的切菜台前,老人抬手招呼,腼腆一笑,这是83岁的王冬面对互联网说的第一句话。

王冬曾是山东枣庄峄城农村里的一名厨师,多次掌勺村里的“流水席”。虽年事已高,仍喜爱给晚辈下厨。农家小院,水泥灶台,是他大展厨艺的舞台。

然而,在孙子王乐回归农村之前,王冬有着所有留守老人相似的烦恼,总盼着孩子们的一通电话。

2019年春节,王乐回乡过年,王冬再次嘱咐孙子,多忙都得一周给家里来一通电话。可春节后,王乐还是没啥改变。一个月后,王乐打来电话,“你算算,我这个年龄,你还能给我打几次电话?”王乐听完心里一阵难过,他想,是啊,还能打几次?于是在2019年4月干脆辞掉市区的工作,回家陪爷爷去。

在农村和老人一起生活,王乐想给老人留本“视频相册”——他把老人烧菜的视频拍摄剪辑后上传B站,分享给在外工作的家人看。如今,王乐回看第一个视频,转场粗糙、抖动,没有多少专业性可言,却翻开了老王家回忆相册的首页篇章。王乐的父母、大伯都催着他更新,家人们成了“农乡大爷酱”的第一批忠实粉丝。

镜头里,北方老人最朴实的农村生活被一天天记录下来,种田、养鹅、做饭……王冬每日凌晨四五点起床,在菜园里忙到中午。王乐有空时,便凑着饭点去拍个视频。

视频开头,王冬会给屏幕另一头的“小朋友”打个招呼,一一解说做美食的每个步骤。视频结尾大餐出炉,王冬眯起小眼,咧嘴一笑,“小朋友们再见。”

从拿手的辣子鸡、红烧肉到炸鸡腿,王乐帮爷爷买来菜谱,一部部美食视频,就一天天更新下来。王乐说,视频并没有特别设计过,爷爷始终怀着一种做饭给孩子吃的幸福感。无论拍不拍视频,王冬的生活都和农村其他老人一样简单朴实,也正因此,观众们有了共鸣,在这里找到了对自家长辈的情感寄托。

通过孙子的视频“触网走红”后,王冬逐渐弄懂了些许网络上的事物。他知道“粉丝”是指喜欢自己的人,而屏幕那端有很多年轻人在关注他。互联网的生活也逐渐成了邻里的谈资,每每和村里人提起,老爷子都会露出得意的微笑。B站寄来10万粉丝牌时,王冬还想打成奖牌随时挂在身上,“他想让大家都知道他是个UP主。”王乐说。

在王乐眼中,爷爷王冬身上仍有老一辈人的实在。去年夏天,两个粉丝专程来村里看望老人。王冬高兴,但又担心小辈远道而来太过破费,就拉着王乐到一边说道,“人家开车烧油钱,买东西来也花钱。”网上有粉丝要寄礼物来,他也总提醒王乐,“把钱给回人家。”

视频更新快一年半,老人和村庄的一年四季都已拍过,有些内容逐渐开始重复。王乐也曾想过要不要丰富视频内容,多加些主题,但想起自己拍摄的初衷,也就作罢。“走红不是目的,记录的意义更大,”他只想留下老人最真实的生活片段。

用着老人机的王冬,仍对智能手机等新鲜事物保持着好奇。王乐所在的枣庄农村离城区不远,背靠大山,常住人口1000多人,如今大多是老人留守村中。有天,王冬买菜回来向孙子感慨,“现在科技了不得,有个人买东西拿手机一照,钱就过去了,你说这钱是怎么过去的?”

面对老人因网生趣,王乐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回答,这也让王冬逐渐搞懂了网络、移动支付等一个个现代科技的产物。有了孙子王乐的陪伴,王冬跨越这道数字鸿沟就容易多了。

3 福建UP主卢正义:视频发布后守在手机前看弹幕

瞧见好评时,卢正义常腼腆笑笑,感慨木雕技艺没有被年轻一代遗忘;而对于网友说他刻得不像的评价,他也开明以对,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做得不好是正常的。只是在下一回雕刻时,他会花费更多功夫琢磨人物,新一代的直来直往与老一辈的精益求精,碰撞出了互相欣赏的火花。

在认识阿伟之前,卢正义是个离网络不远不近的福建老人。

此前,卢正义的智能手机只用来看过莆仙戏。每天闲暇时打打牌,听听戏,弹弹乐器。而现在,互联网那头的百万“二次元”粉丝们,着急等待他的新作。

“我叫卢正义,一个年轻的木匠人。”黑色圆框眼镜,灰色背心,偶尔穿印着瑞克和莫蒂的文化衫,白发苍苍的“小卢”在视频中自称年方二十有七,因他在27岁拿起凿子学木雕。视频中,他操着福建口音,说着互联网热词,像个调皮“老顽童”。

自今年5月以来,借助一把凿子,72岁的“小卢”已从木头里“取”出了数十个二次元手办(动漫角色的模型),他的账号“卢正义的雕刻时光”在B站拥有超过126万年轻粉丝。

做木雕的“老二次元”与网络结缘,出于年轻人的主动挖掘。

阿伟(化名)是名摄影师,他曾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些木雕艺人的视频,将手艺人塑造成穷困潦倒、生活困难的形象。这让他有些不甘心,“中国传统手艺不该用这种方式传播。”经人介绍,他找到了72岁的木雕手艺人卢正义。

卢正义是生活在福建莆田仙游的手艺人,此前已有七八年未做木雕,由于动漫人物与传统木雕人物造型截然不同,面对来客阿伟的请求,他只担心自己做不好。年轻人喜欢的动漫女性角色清一色的大眼小鼻,不少男性角色头发则呈爆炸状,对于只雕过关公、佛像、菩萨一类传统形象的卢正义而言,颇有些突破认知。

好奇不同年代审美差异的同时,卢正义决定按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试试看。阿伟陪着他一起看动漫片段,钻研动漫人物的神态面貌。

制作动漫木雕的视频上线后,关注度远远超出卢正义和阿伟的预期,短短几个月在B站已有百万粉丝。

每拍一期视频,卢正义就留下一件木雕作品。至今,卢正义最满意的,还数9月雕刻的孙悟空。这个角色来自于今年大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相比于过往影视中金光闪闪的齐天大圣,游戏里悟空的形象则多了份冷峻。

这部如电影般精致的游戏视频,让仅知晓“俄罗斯方块”的卢正义大吃一惊,深感技术发展之快,有过西游记等中华传统形象的雕刻经验,卢正义本以为心里有底,但最终仍花费近一周时间打磨该作品。对于悟空不羁的神态,飘扬的毛发,每次阿伟都觉得满意,但卢正义却仍要求再花些功夫,力求完美。视频刚发布那段时间,他守在手机前看弹幕,看到别人的夸奖,心里的担子才稍稍放下。

在阿伟的帮助下,传统手艺赶上了新潮流,72岁的卢正义正开启一段新事业,他学会在B站上与网友交流互动,用智能手机也更加频繁。

“阿伟,网站上的硬币有什么用?”

“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你的视频。”

“那我也要好多硬币。”

腼腆羞涩的小老头笑起来露出银牙,T恤上印着“年轻帮”。

■链接

专家:

老人“触网走红”频现 突破次元的对话上演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老人逐步触网已是必然趋势,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数字化生活间仍存在明显壁垒。近些年来老人“触网走红”频现,意味着突破次元的对话正在不断上演。

如何让老人安全触网,在周裕琼看来,数字反哺是一条可行的解决路径。面对老人的“技术恐惧症”,家庭应走好每一步——提供设备,教会老人如何上网,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其中数字素养反哺则最为重要,如教会老人识别谣言、验证信息真实性。

周裕琼分析认为,随着老人触网不断深入,将迈入数字文化反哺阶段,即引导老人了解青年亚文化等新文化潮流,使他们人老心不老,更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同时,考虑到空巢老人增多,启动全社会的反哺机制也迫在眉睫。

数字鸿沟曾分隔了几代人,数字化浪潮下,青年人如鱼得水,中年人亦步亦趋,老年人望尘莫及。时代步履不会停留,年轻一代们还需转身探手,将老人们接入数字新生活。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