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落下大幕 杭州亚运会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休闲] 时间:2024-04-19 06:30: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6次

    北京日报记者 袁虹衡 李远飞 陈嘉堃 卓然  今天(10月8日),月日亚运优秀杭州亚运会将落下大幕。落下16天的大幕答卷盛会在“绿色、智能、杭州会交节俭、出份文明”的月日亚运优秀办赛理念下,将中华文化的落下博大精深、文明间的大幕答卷交流互鉴、竞技体育的杭州会交盎然魅力充分展现,为全世界奉上了一届“中国特色、出份亚洲风采、月日亚运优秀精彩纷呈”的落下体育盛会。  继承发展办赛中国特色  多年来,大幕答卷我国通过举办夏奥会、杭州会交冬奥会等一系列世界综合性体育盛会,出份积累、总结、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办赛经验。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正是“中国特色”办赛经验的延伸和发展。  以其中的“绿色”和“节俭”为例,这是当下举办任何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时,组委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杭州亚运会在场馆规划阶段就牢牢把住“绿色”和“节俭”关。56个竞赛场馆中,44个为改建或临建,仅有12个新建场馆。31个训练场馆则全部利用现有或已规划的场馆作适当改造,基本都为高校现有场馆或“十三五”规划中已有的体育设施,避免了赛后场馆空置或无人运营的情况。  在场馆设计和施工阶段,“绿色”和“节俭”同样无处不在。“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每月可节省35%的水,平均每天节水约1000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临安文体会展中心应用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作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节能可达30%。”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部长邱佩璜说,“在施工方面,亚运场馆优先使用绿色建材,对建筑垃圾进行绿色处理,尽可能减少建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比如宁波亚帆中心将陆域爆破工程产生的76万方石料用于海域防波堤建设。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改造过程中将建筑垃圾破碎并自动分类,作为建筑原料。”  交流互鉴展现亚洲风采  如何通过一次体育盛会、一座城市来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此次杭州亚运会又有了自己的发挥。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幕式,杭州亚运会还在火炬“薪火”、会徽“潮涌”、亚运会奖牌“湖山”以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等代表性元素上,充分体现了杭州的人文之美,展现了江南的特色和时代的活力。  “亚运会是亚洲体育文化盛会,乘亚运东风,我们围绕‘看亚运·游杭州’这条主线,推出100条亚运旅游线路。同时我们推出了50个亚运人文体验点。”亚运市运保指挥部副指挥长、城市观光工作组组长郭清晔说,“线路和点位涵盖了杭州三大世界遗产,体验了人类非遗,还包括了一些知名景区、生活艺术、智能制造等。”  在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杭州亚运会都设置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屋,其中涉及40多个非遗项目。在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当天,亚运村、主媒体中心、官方接待酒店都进行了精心布置,随处可以看到月亮、月兔、桂花树等中秋文化元素。组委会还策划了包括晚会、文化专场、互动游戏、非遗体验等丰富的中秋文化活动。  在让所有亚运会的参与者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的同时,杭州亚运会也根据亚奥理事会的相关章程和赛事惯例,设置了代表亚洲各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特色体育项目。“本届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中,除了31个参照下届巴黎奥运会设定的比赛项目外,还设置了9个非奥大项,这也是亚运会区别于奥运会的重要标识之一。”杭州亚运会竞赛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朱启南说,“在9个非奥项目中,我们不仅设置了武术、藤球、板球、克柔术和柔术等特色体育项目,还设置了滑板、攀岩、壁球和智力运动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努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观赛需求。”  亚运竞技比赛精彩纷呈  一届运动会的核心内容是竞技比赛。杭州亚运会是史上设项最多、参赛人数最多、竞赛组织难度最高的亚运会。从9月19日到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已产生了478枚金牌,有27个国家与地区的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有41个国家与地区运动员登上了领奖台,累计打破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28项,赛会纪录更是超过了150项,可谓精彩纷呈。  作为东道主,中国亚运代表团自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一直是金牌榜的首位,且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以来,每届金牌数破百。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中国亚运代表团的金牌总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9枚。而截至10月7日,中国亚运代表团在杭州亚运会上共获得了200金、111银、71铜共382枚奖牌,不仅毫无悬念地领跑金牌榜、奖牌榜,且创出了金牌数的历史新高。  精彩的竞技比赛加上中国健儿的出色发挥,自然会引起观众的追捧。加之本次亚运会恰逢中秋和国庆双节,迎来了更多的观赛人流。截至10月7日晨,杭州亚运会售票超过了305万张,票务收入超过了6.1亿元。“我们将已经售出的票量和验票进场的观众数量进行了计算,比例超过了92%。”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说,“观众入场最多的一天是10月1日,有29万名观众,其他竞赛日持续几天都是20万名以上。”  杭州亚运会的精彩举办,为当地体育产业提供了“平台”“契机”和“助推”,这也体现在赛事经济上。“一个城市经过亚运会这样超大规模、超长时间赛事的举办,会留下很多‘遗产’,硬件方面留下的体育场馆既能办赛,又能惠民。”毛根洪说,“在‘后亚运’时代,我们也确定了一些将在杭州举办的赛事。杭州作为一座‘赛会之城’的知名度和在其他赛事经济中的占有率,还会产生一个放大效应,持续地推进和带动与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本报杭州电)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