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学史明理 | 常走群众走的路 正文

学史明理 | 常走群众走的路

[休闲] 时间:2024-04-16 18:19: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67次

原标题:学史明理 | 常走群众走的学史路

■ 张永生

学党史:

20世纪60年代初,风沙、明理盐碱、常走内涝是群众紧靠黄河的河南兰考县面临的三大灾害。为了改变兰考的学史落后面貌,患有慢性肝病的明理焦裕禄到兰考上任的第二天,就到灾情严重的常走公社和大队了解情况,到农户家中访贫问苦。群众在兰考工作的学史470多天里,焦裕禄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明理120多个。他常常顶着大风沙,常走查风口,群众探流沙;大雨瓢泼的学史时候,他带头蹚着齐腰深的明理洪水查看水势……

悟初心: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常走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尽党的好干部的为民情怀,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兰考80%以上的大队,这样的工作强度和艰辛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焦裕禄以惊人的毅力做到了,且每一步踏得都很坚实。所以,他摸透了灾害的详情,找到了治理灾害的方法,提出了短时间内改变现状的规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因为感受到焦裕禄爱民为民的炽热情怀,当地群众踊跃加入治理灾害的队伍,奋力改变家乡面貌。经过接续奋斗,兰考终将盐碱地变成了大粮仓。这为我们今天做好群众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群众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做好,找准“桥”和“船”至关重要。迈开腿,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把实际情况摸透,把问题原因找准,才能增强方向感,找到突破口。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块苦、一起干,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实惠,才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一言以蔽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群众路线,“一来一去”,有“路”才有“线”。走群众路线,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情入”: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做群众的“小棉袄”,感知群众的喜怒哀乐,把群众的烦事当作自己的心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现实中,有的干部觉得已经很“卖力”,可群众的感受并不强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沉下去,因而号不准群众需求的“脉”,或者虽然走下去了,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实招,因而与群众有隔膜。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与焦裕禄所处的年代相比,如今联系群众的渠道日益多元,了解民情的方法日益多样,做群众工作的“工具箱”日益丰富,但对党员干部来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不能忘记——要常走群众走的路。(张永生)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