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村里来了个“黄老师” 正文

村里来了个“黄老师”

[探索] 时间:2024-04-25 23:50: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25次

原标题:村里来了个“黄老师”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山路崎岖,黄老师偶有落石。村里

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出发的黄老师97公里山路,由于太过颠簸,村里开车通常得走上3个多小时。黄老师黄老师不时提醒同车人:“你得把蛋糕捧起来,村里不然到学校就没法给孩子们吃了。黄老师”

初冬季节,村里对于黄老师而言,黄老师这是村里一次特殊的时刻,在大山背后,黄老师有一群翘首企盼“黄老师”的村里牧区孩子。

“黄老师”名叫黄高奎,黄老师是村里曲什安镇才乃亥村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1993年他从湟源县迁到此地。黄老师才乃亥村是一个多民族的村落,居住着汉、藏、回等群众,当时才乃亥完全小学教师特别紧缺,全校几个年级的学生要由仅有的几个老师轮流上课。

乡上得知才乃亥村有一位文化程度高的青年,而且还有小学教师合格证后,多次来到黄高奎家里面了解他的情况,并聘请他为村里的小学代课教师。

起初,黄老师的生活是清贫的,尤其是做为一个临时聘用的代课老师,一个月仅有很少的工资,不仅要从事农活,还要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

前些年,从走上代课老师的那一刻起,黄高奎就一心扑在了教育事业上。有人说:“你只有27岁,年轻轻的,又有文化,不去想办法挣钱,却当个穷教书匠。”或许是缘分,或许是责任,黄高奎说:“自己对孩子们有特殊感情,只要孩子们好好上学,考大学,将来有出息就行了”。

教书中虽然有许多困难和不适应,但黄高奎从未抱怨过,他执着专注地做着他认定对的事情。很快,黄高奎通过与在校老教师交流,翻阅资料,熟悉了当地小学的现行教材。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拓展演练典型试题,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考点,增强了信心。

有时,黄高奎会把学生一个个叫到办公室来谈心,从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所思所想再慢慢过渡到学习情况,有时候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他的真诚逐渐让学生敞开心扉。

慢慢地,黄高奎的办公桌前,总是围着一群学生。有时候,是孩子们听他讲解习题;有时候,是他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有时候,是师生轻松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他用“心”和学生相处,如朋友般交流、亲人般关爱,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渐渐拉近了。

2009年,才乃亥村四社的学生刘桂花因高考落榜,情绪一度很低落,正当一家人陷入对孩子的前途感到渺茫时,黄高奎主动到她家出谋划策,后来自己掏钱专门到西宁为孩子联系了学校,并亲自送该生入学。如今,刘桂花已经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这只是黄高奎帮助村里学生的一个缩影。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黄高奎说,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未来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生改变的不只是环境和孩子们,还有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不论家庭条件怎么样,家长们都表示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

每个周末、每个假期,黄高奎都会利用课余时间,下乡调研学生的情况,他走遍了才乃亥村的角角落落,他带着孩子们上课、玩耍,筹集教育资金、生活物资,修缮校舍……

20多年来,黄高奎见证了基础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低矮昏暗的教室,到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由破旧的图书土房,到藏书丰厚的图书室;由坑坑洼洼的操场,到拥有标准化跑道的运动场。

“孩子上学的学费、住宿费、书费不花一分钱,还有生活补助,这样的好日子我们要珍惜。”黄高奎常对学生这样说。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桶水,而是点燃一团团火。“如果说最想给孩子带来什么,那么我想让他们明白,人生有很多选择,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黄高奎说。(王湘琳 兴海组)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