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韩恩厚团队与“嫦娥”的十年情缘 正文

韩恩厚团队与“嫦娥”的十年情缘

[时尚] 时间:2024-03-28 22:22: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5次

  十年前团队与“嫦娥”结下不解之缘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韩恩厚团应用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的年情镁合金天线接收器外壳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的镁质惯组支架的腐蚀防控核心技术,均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科研团队研制而成,嫦娥满足了航天装备地面环境及空间环境的韩恩厚团复杂综合要求。

  该项目负责人、年情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嫦娥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恩厚团金属所韩恩厚研究员带领的年情这支科研团队攻克了传统镁合金防护涂层无法同时满足防腐和导电的难题,研制出镁合金表面防腐导电功能一体化涂层,嫦娥应用于2010年“嫦娥三号”,韩恩厚团并致力于技术的年情不断改进,十年磨一剑,嫦娥为我国的韩恩厚团探月工程保驾护航。

  减重对航天器至关重要,年情甚至以克计算。为了实现减重,在航天器上大量使用轻合金,镁合金成为减重常用材料,但它本身极易被腐蚀,这一直是影响其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2010年4月,该团队初次接触“嫦娥三号”项目。当时团队已经具有一定镁合金导电涂层相关工艺的技术储备。韩恩厚研究员、单大勇研究员与航天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正式开启了该技术的航天应用之旅。

  在“神舟五号”发射测试阶段,如何实现镁合金表面导电,且具备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是一大问题,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

  对此,韩恩厚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基础研究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和生产工艺优化找到了解决方法,决定采用化学镀镍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恰当的预处理方法使得镀层在镁合金基体上起到“钉扎”效应,解决了镀层结合力差的难题。同时采用多层镀的方法,如果底层镀层中存在缺陷,接下来的镀层可以把先前的缺陷覆盖上,这样避免贯穿缺陷的存在,最终在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具有良好结合力、耐蚀、导电性的金属镀层。

  十年来

  团队只钻研这薄薄的涂层

  与嫦娥系列前三次发射不同,“嫦娥五号”的任务更重、规模更大、难度更高、要解决的科学难题更多。

  环境的变化催生了技术的变革,韩恩厚研究员团队从镀液组分、预处理状态、化学镀工艺步骤及后处理参数等工序进行大量系统的尝试及优化,并对凹槽、孔隙等特殊位置的细节处理进行针对性改进,最终研制出了满足新环境的镁合金防腐导电性镀层。

  从“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韩恩厚研究员团队的这项技术在探月工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该团队的其他技术也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有所应用,为“嫦娥奔月”保驾护航。

  十年时间,韩恩厚研究员团队在一层薄薄的涂层上面呕心沥血,用心钻研,为我国探月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他们同许许多多的中国科学家一样,坚守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不断探索,披荆斩棘,不断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吴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