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更优质、就医更便捷… 海南惠民项目交出靓丽“年终答卷”

[娱乐] 时间:2024-04-27 01:44: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57次

原标题:教育更优质、年终答卷就医更便捷… 海南惠民项目交出靓丽“年终答卷”

又到一年岁末时。教育捷海

这一年,更优更便惠民项目在海南遍地开花,质医人才安居房引来“凤凰筑巢”,南惠居民家门口就能买到平价菜,民项目交基本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和“小病不进城、出靓大病不出岛”……在政府惠民项目的年终答卷润物无声中,百姓生活一点一滴地变化着。教育捷海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更优更便让我们走进“我家这一年”,质医感受每一位受访者微小的南惠幸福瞬间。

可以期待的民项目交是,海南的出靓“民生答卷”还将继续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交出更新更好的答案。

教育更优质

“双减”落地 孩子童年更快乐

叶思卉(右一)在二胡兴趣班上学习拉二胡。年终答卷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摄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作业负担少了,孩子休息时间多了;学校活动场地更大,课后特色课程更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多了;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上下班同步,家长不用做‘赶路族’了。”12月21日,提到这一年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变化,三亚市民尹春月嘴角不禁上扬。

尹春月的女儿叶思卉是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年秋季开学,丹州小学新校址启用。该校位于三亚中央商务区东岸单元,学校总建筑面积2.77万余平方米。

教学楼以白色金属漆、韵律变化造型为设计特点,现代感十足,教室内希沃教学一体机、课桌椅、空调以及游泳池、篮球场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12月21日,海南日报记者在丹州小学看到,新校园不仅面积更大,教学设备与功能也更加完善,也为学校开设各类课后特色课程提供了充足的场地。

“现在学校请了专业的二胡老师,妈妈不用给我报名参加校外兴趣班了,我还会演奏《小星星》《找朋友》呢。”叶思卉说罢,主动向记者展示她的学习成果。

“以前女儿总嚷嚷着想要学二胡,课外兴趣班一节课费用从150元到300元不等,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尹春月说,丹州小学充分利用当地的高校资源,邀请三亚学院二胡教授魏巍作为学校二胡社团的任教老师,“有了专业的老师指导,女儿进步明显,今年还要参加学校的元旦演出。”

让尹春月感触更深的,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还有学校科学地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帮助孩子高效完成书面作业,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压力。

“做运动、读名著……这个学期以来,周末时间孩子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尹春月说,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是每一位家长内心的期盼。如今,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就医更便捷

打造医联体 “专家号”家门口挂

张志愿院士在给儋州患者进行口腔检查。 罗鑫 摄

海南日报记者 林书喜 特约记者 李珂 通讯员 罗鑫

12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率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专家团队,将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开展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及常见口腔疾病义诊活动。家住海口的吴先生已提前进行了预约,带6岁半的女儿小虹(化名)去看病,并接受颌面激光美容治疗。

小虹一出生就患有血管瘤,右边脸呈红色。经诊断,小虹患的是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目前,治疗鲜红斑痣最好的是激光治疗。吴先生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上海九院的治疗技术最为成熟有效。从女儿1岁多开始,他就经常带着女儿到上海治疗。

激光治疗的时间很短,也就十几分钟,可是加上排队挂号,等待治疗,以及往返上海的时间,需要花上3天的时间。“小孩小,去一趟上海,我和爱人都得一起去。”吴先生说,治疗费加上食宿和往返机票费用,一趟下来要花8000多元。令他欣慰的是,经过精心治疗,女儿的病情大为好转,原来鲜红的脸色已转为淡粉色。

吴先生说,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医生建议一个月治疗一次,最少也要两个月治疗一次,到今年上半年,他带女儿已去上海治疗了18次左右,花费将近20万元。在得知上海九院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共同打造医联体后,他就想,要是上海九院也把这项医疗技术也带到儋州该有多好。

今年,上海九院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口腔临床医学中心分设激光治疗专科,购进5台激光机,并安排一名专家长驻儋州,为患者诊治。获悉此消息,吴先生兴奋不已,“这对我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和福音。”吴先生说,从海口到儋州开车不到两个小时,他可以利用周末去,而且费用也就1000多元,费用大幅降低,再也不用往上海跑了。希望海南引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造福海南百姓。(海南日报那大12月22日电)

生活更多彩

黎族传统陶艺焕发新活力 非遗匠人守匠心

王柳娟为青少年传授泥陶技艺。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摄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12月21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松客路旁一间不起眼的黎族泥陶作坊里,“80后”黎族姑娘王柳娟半俯着腰身,把已研磨成粉的黏土反复揉成泥团,再铺成薄饼状制成器底,接着放在平滑的木板上拍打成片状,然后从器底四周一片片地往上贴片,直至贴筑成各种造型不一的陶坯。

“前后至少历经10多道手工工序,陶坯还要等上数天风干成型,再倒扣摆放在柴堆上点火烧陶,最终才能制成各种形状的黎族泥陶成品,现今这门非遗技艺已跻身‘国家级’。”王柳娟介绍,早在2012年,她被选聘到白沙青松乡文化站任职管理员,一次机缘巧合,参加了青松乡举办的第一期黎族泥片制陶培训班,并自此喜欢上了这门黎族传统技艺。在日积月累的磨炼中,王柳娟制作陶坯的工具由原先传统的木拍、竹片、竹根等,增加了螺壳、割刀、画笔、转盘等辅助工具,也让黎族泥片贴筑法制陶成品变得更为美观,更具有观赏性。2017年,她获评为黎族传统泥片制陶技艺白沙县级非遗传承人,并成立了白沙打安柳娟黎陶制品工艺坊;2020年,王柳娟制陶技艺再获认可,获评为我省“南海工匠”称号,黎族传统泥片制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又迎来了更多的生机活力。

王柳娟介绍,近年来,我省有关部门及白沙相继推出非遗技艺及作品展示、展销活动,也让外观看似不起眼的黎族传统泥片制陶作品有了更好、更宽广的展示展销平台。以今年为例,4月,在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期间,她及创作团队带来多件泥片制陶作品亮相“三月三”白沙分会场非遗技艺展示展销活动现场,颇受关注;今年6月,在我省有关部门及白沙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中,王柳娟的黎族泥片贴筑法制陶技艺得到省内外不少非遗传承及工艺同行的赏识,而她也通过积极参加培训、展示展销等方式,让这门黎族非遗技艺走进白沙各乡镇、校园和农村。

这一年,王柳娟的两个孩子也经常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来到黎族泥陶作坊,跟随母亲学艺。“这是一门非遗技艺,也是我们黎族的传统文化,学懂它,能让生活更多彩!”对于这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王柳娟有了更多的憧憬与信心。

保障更全面

外来人才住上安居房 安居安心且乐业

李汉东在批改学生作业。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摄

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这一年我来到琼海工作,在政策保障下,住房等问题解决了,我也能安下心来工作。我很喜欢琼海的环境和生活,未来也打算扎根琼海,与海南自贸港共同成长。”12月21日晚,海南日报记者见到琼海中学教师李汉东时,他刚刚结束晚修回到办公室,准备批改学生的作业。

李汉东是天津人,自从2014年到海南就读大学以来,一直在海南学习、生活。今年8月,他决定留在海南工作,于是应聘到琼海中学,成为一名生物教师。

“本来到琼海工作前还担心住宿的问题,却没想到政策保障非常给力。”李汉东告诉记者,政府提供的人才安居房离学校距离很近,小区环境也很好,十分安静宜居,小区内还有篮球场以及其他健身场所,“还很实惠,我和同事共住一套95平方米的房子,1个人只需负担房租200多元,而且房子还比我之前在网上看的许多房源都要好。”

保障住房的申请程序也十分便捷高效。李汉东说,教师个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统一申报。8月申报,9月入职时住宿问题就已得到了解决,“与我一同进入琼海中学工作的20多名新教师,大都通过政策实现了住房保障。而且政府都给我们装修好了,只添置了一些家电家具就顺利入住了。”

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为李汉东节省了很多精力,现在他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除了负责3个班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政府的保障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做好教学工作,发挥所长。”

工作与生活渐入正轨,李汉东对今后的生活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他表示,自己未来计划将父母也接到琼海来,同时把自己的户口也迁移过来,扎根海南,建设海南。

消费更多元

菜价平、展会多 城市越来越有味

海口市民在选购新鲜蔬菜。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日报记者 郭萃 实习生 张楠楠

12月21日,海口市民陈丽像往常一样,早上7时30分从家里出门,送女儿去上班后,自己再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而这期间,70岁的母亲吴玉兰则在家门口的菜篮子平价菜店买好菜,晚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饭菜,等待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回家。

这是陈丽一家普普通通的一天,日复一日的生活虽然普通,但因为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互陪伴,并不显单调。

2021年即将结束,这一年,对于陈丽一家来说,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却有很多小细节与以往不同了。

“年中家门口新增了一家菜篮子平价菜店,母亲每天买菜更方便实惠了,前不久我们夫妻俩也把家里第二辆车从汽油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女儿则从广州辞职回来海口,找了一份收入不错且稳定的工作,现在还准备朝电商方向发展,大家的消费方式和观念似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陈丽说道。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消费供给不断拓展升级,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一系列高端展会在海口举办,丰富了海口市民的消费体验,而“菜篮子”的持续稳定也让市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5月7日至10日在海口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则让陈丽的女儿王霏霏过了一把家门口“逛全球、买全球”的瘾。

今年23岁的王霏霏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广州工作,然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让她看到了回家乡发展的机遇,“5月初请假回海口,恰巧逛了消博会,在逛展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个更国际化的海口。”王霏霏说道,当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消博会现场的照片后,获得不少好友点赞,这让她感到很自豪。

于是王霏霏毅然决然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到海口。“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持续深入,海口会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遇。”王霏霏说道。

吴玉兰的感受却很简单:“菜品丰富了,价格便宜了,在台风天也能买到平价菜,我们更加安心了。每天做好一桌子菜,看着家人吃完就是我的幸福。”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