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好敲门砖(中)——明校勘晋国三头猪过河去干啥?(古书今读(二))

[综合] 时间:2024-03-29 07:46: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60次

原标题:找好敲门砖(中)——明校勘晋国三头猪过河去干啥?(古书今读(二))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找好砖中猪过古书都是敲门靠抄写传播的。人工抄写,明校再仔细的勘晋人也会出错。因此,国头干啥古书对于古书中的河去一些说法,不能轻信。今读

孔子的找好砖中猪过徒弟子夏,有一次旅行路过卫国,敲门看到该国的明校史书中说:“晋师三豕涉河。”翻译过来就是勘晋说晋国军队的三头猪渡过黄河。子夏说这肯定不对,国头干啥古书应该是河去晋国军队在己亥年(我国传统纪年方式)过河,“己”与“三”相近,今读“亥”与“豕”相似,找好砖中猪过抄写时写错了。后来,子夏到了晋国,问起当地人这件事,回应确实是“晋师己亥涉河”。

“己”与“三”、“亥”与“豕”的字形相差挺大,怎么会抄错呢?我们今天写字机会少,难以体会。写得多了,确实容易出错,哪怕字形相差较远。古谚语说:“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因此,“鲁鱼亥豕”后来成为专门指错别字的成语。

古书在传抄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晋国军队三头猪这样的错误,凭常识就能判断出有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抄错了,要是不仔细辨析,是看不出来的。

《战国策》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触龙说(音同睡,说服的意思)赵太后”,讲述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想,帮你行,但你得有抵押,不然这忙不就白帮了吗?于是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呢,溺爱长安君,舍不得,执意不肯,并一意孤行,表示决不听劝。

后来,赵国大臣触龙用“爱孩子就要为他做长远考虑”的道理说服了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当了人质,换取了救兵。

这个故事曾经很流行的说法是“触詟(音同哲)说赵太后”。对此,清代学者王念孙说了,《史记》里写的是“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触龙说愿意见太后。写成“触詟”的原因是把“龙言”二字误合为一个字。因为古人写字是从上往下,所以出了这样的错误。1973年,马王堆出土了帛书,上面正是写的“触龙”。一桩公案才得了结。

触詟愿意去见太后,从语义上讲也没错,不容易看出问题。这也就是懂校勘的学者,才能用啄木鸟一般的眼光,挑出这样的错误。

因此,校勘的作用,主要就是把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出来更正,恢复原貌。古籍校勘之所以成为一种学术,就是因为古籍构成复杂,存在不同的写法和解释,必须在各种相异写法中,参合比较,判断正误,以存真复原。

怎么做?陈垣先生提出过“四校法”:对校,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刻本比较异同;本校,根据本书思想,对前后文义矛盾之处进行逻辑分析;他校,搜集他书中关于本书的资料进行考证;理校,依靠校勘者本人的知识系统对文辞的疑难问题进行论证。

不管用哪种校勘法,也不能想当然,轻易改动原书。

南宋学者彭叔夏,十二三岁的时候抄写太祖皇帝《实录》。他照着抄的书上写到“兴衰治□之源”的时候,发现缺失了一个字。彭叔夏根据上下文琢磨,“治”后面一定是跟着“乱”才能说得通,于是写成“兴衰治乱之源”。后来,他得到该书的一个善本,上写“兴衰治忽之源”,这才知道自己当时改错了。他说,三折肱为良医,我这才知道书是不能凭借臆测轻易更改的啊。

校勘的高妙之处在此,危险之处也在此。(熊 建)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