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论丛 | 积极探索“五行”生态产业化的实践路径

[探索] 时间:2024-03-29 09:43: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56次

原标题:湖北日报论丛 | 积极探索“五行”生态产业化的五行实践路径

□ 何大春

阅读提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湖北化生态修复蕴含着巨大的日报要素供给空间。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论丛路径整体系统观,一体推进“治山、积极治水、探索治气、生态实践治城”,产业打好蓝天、五行碧水、湖北化净土保卫战,日报既保护“绿水青山”的论丛路径自然财富,又以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产业落地,积极创造更多“真金白银”的探索经济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实践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近年来,湖北省长投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产业投资、绿色城镇建设”主业,探索将生态建设细分为“金”(绿色矿山建设、矿山修复等)、“木”(生态储备林等)、“水”(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给排水建设等)、“火”(工业固废处理、分布式能源等)、“土”(河道疏浚、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型城镇化等)“五行”产业,把以往“独立作战”的单个生态产业,串连成系统协同的生态产业链,为长江大保护战略落地实施积极探索路径。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有利于推动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耦合优化。

践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深邃历史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按照“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律,循环变化、反复其道。“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深度融合传统理念,把生态经济体系具化为“五行”生态产业链和实体生态项目,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五行”生态产业链直接对应“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既保护“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又以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产业落地,创造更多“真金白银”的经济财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五行”生态产业链,既是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具体细化,又为绿色发展提供环境支撑。让企业围绕“五行”生态产业链,立足自身优势进行合理布局,有助于提高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生态产品综合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平衡,近期与远期、公益与收益、政府与企业三个双赢。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修复蕴含着巨大的要素供给空间。“五行”生态产业链打破行业、区域、流域和生态要素等界限,变碎片化修复为系统性修复生态“疮疤”,既“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又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从根本上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的长投实践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湖北省长投集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五行”生态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的“五行”路径,为国有平台投身绿色发展、加快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牢记使命,聚焦主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投集团作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综合投融资平台,主动对接战略方向调整,将主业明确为“生态产业投资、绿色城镇建设”,将品牌定位为“长和天地、投循自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生态建设“五行”板块,加快战略落地;出资企业层面对现有产业进行全面梳理,高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旗帜。

整合资源,培育主业。全面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坚定不移将政府赋予的长江大保护、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物医药制造等政策资源向主业倾斜,坚决退出非主业项目和产业,全力培育生态产业。一是紧扣政府赋能。成立了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公司、湖北省长投环保有限公司,确立了“一主三司”(在长投集团一个责任主体下,新设立生态投资公司、环保公司和绿色发展基金管理公司)投融资框架体系。二是新购技术企业。瞄准行业技术龙头,积极开展并购合作,通过控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强化技术和质量支撑。三是新建市场主体。通过全面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进入长江流域河道疏浚及弃砂综合利用领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域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乡村生态规划设计及治理等领域。四是新设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央企和生态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与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底蕴、有情怀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推进项目,昭示主业。紧紧围绕“三水共治”“十大标志性战役”“十大战略性举措”等湖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开展“昭示主业”行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一是围绕规划推进“四类”项目。紧盯《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重点项目库,以国家储备林、武汉市青山北湖生态试验区等湖北长江大保护的综合示范性项目、跨区域跨流域项目、重点控制性项目、产业导入型项目等四类项目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承接、引领、协调、服务”四大作用,积极履行“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大责任。二是围绕协议推进“两大”业务。紧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合作协议,加快推进省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三是接续开展项目攻坚。针对生态项目多为公益性、准公益性的特点,抢抓战略机遇和资源,分阶段集中开展生态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为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机遇,集团紧紧围绕“五行”生态产业,成立指挥部和五个工作专班,集中火力打开缺口,争取主动占领市场。

实践证明,湖北长投集团通过“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绿色投资从2017年的零,到2019年的50亿元,到今年预计超百亿元,三年实现“三级跳”。生态优势已成为企业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使企业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格局中赢得了主动。

笃定前行,创新完善“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长投集团将不断探索完善“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切实守护好湖北碧水、蓝天、净土。

更大力度稳链补链强链。以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五行”生态产业化路径战略研究,科学谋划稳链补链强链工作,不断做大做强“五行”生态产业。一是抓项目扩投资。聚焦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下力气研究政策切入点,分领域建立“五行”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更多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同时,主动对接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抓紧落地一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型城镇化、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补短板强功能。按照聚焦生态主业、聚焦优势产业、聚焦补齐短板、聚焦新兴产业的要求,加快并购与自身产业有互补性、未来发展有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获取核心技术、优化资产结构,补齐“五行”生态项目“融投建管运”产业链短板。三是以循环促平衡。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对内,鼓励引导出资企业在“五行”生态项目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生态建设板块与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绿色城镇板块深度融合;对外,充分挖掘生态项目的商业价值,探索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畅通“五行”生态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更大力度提高品牌实力。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一是提高决策效率。优化集团“三重一大”决策流程,主动靠前当好“店小二”,最大限度激发出资企业活力。二是坚持瘦身健体。坚决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通过出资人主导、市场化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长投品牌。充分发挥省级综合投融资平台优势,对上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承接整合更多政策资金资源;对下通过并购优质企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对内通过混改引入更多“四有”战投伙伴,引入更多资本、技术和智力资源;对外,打响长投生态示范项目品牌,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更大力度创新发展模式。以生态绿色为统领、产业体系为支撑、城镇建设为基础、生态金融为保障,持续探索实践有长投特色的“五行”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一是创新投资融资模式。在“一主三司”投融资体系基础上,广泛争取政策性银行、金融类股权、社会资金的投入,重点争取银行的政策性融资支持,做强生态资本运作平台,为生态项目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内部,以集团名义统一承接生态项目,按出资企业功能定位和“五行”分类逐一对接,同时发挥集团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等业务板块优势,进行产业导入和金融支持,将短期内能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和纯公益性项目打包,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利润平衡、集群作战。外部,加强与“五行”生态产业链“四有”伙伴和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全力扩大市场优势和话语权。三是创新项目盈利模式。坚持生态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营运一体化实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项目发包单位将“五行”项目整体打包交由长投集团实施,将单类“五行”项目进行跨区域打包,以“丰歉互补、综合平衡”的区域生态修复和产业导入,解决项目盈利主要依靠施工反哺和技术撬动、不可持续和不够稳定的问题。

(作者系湖北省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