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血城管到扶贫新青年 澳洲海归傅云捷的“跨界”就业路

[焦点] 时间:2024-03-28 21:02: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72次

原标题:从热血城管到扶贫新青年 澳洲海归傅云捷的跨界“跨界”就业路

“这次回来,很多朋友都说我黑了。从热”10月中旬,血城新青从云南来上海出差的管到归傅傅云捷笑着对记者说。

比起八年前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时的扶贫青葱少年,眼前的年澳傅云捷看起来少了些书生气、多了几分稳重、洲海成熟,云捷但身上那股冲劲一直在。跨界

前路昭昭,从热只等风来。血城新青他在不同领域奔跑,管到归傅从不给人生设限,扶贫愿以青春韶光突破无限的年澳可能。

傅云捷在云南隆阳

学生时代,洲海他从文科小白转型理科硕士,并斩获澳洲名校金融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步入职场,他由海归城管化身援滇扶贫干部,从大都市走向农村,活跃的工作场所也从机关办公室、信息指挥台变成了田间地头、农户和老乡家中。身份变了,眼中的风景变了,傅云捷在一个个未知的领域留下脚印,对于过去、将来,他始终充满斗志:“人生中的每一个转变、每一段经历,都是对自我的历练。”

傅云捷在上海

金融高材生“转行”当城管,不负一腔赤子心

穿上一身神气威风的制服,是傅云捷从小的梦想:“我父亲在城管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童年时代我脑海中父亲的样子,便是身着制服、认真而忙碌地穿梭在上海弄堂之中。”2012年,这份梦想实现了:傅云捷顺利通过上海市首届城管统招考试,成为闵行区城管执法局的一员。

傅云捷和父亲

但上岗第二天,原本满心憧憬的傅云捷“慌了”。

因为新到岗,傅云捷还没领到制服。这天,他身穿便装跟着师傅在街头例行巡逻,途经一家随意摆摊经营的流动摊贩,两人便对摊主进行劝导,没成想遭到了不解,摊主甚至“拔刀相见”。摊贩的不配合,加之社会对城管的“刻板印象”,让24岁的傅云捷深受触动,也萌生了一个念头:是否能为执法队伍配备信息化装备,既能实时监督执法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执法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几年后,傅云捷被调任至勤务指挥科参与城管信息化建设,其中一项工作便是主抓硬件配备,最终落实了闵行区城管一线执法队员“单兵三件套”(执法记录仪、执法终端、数字集群手台)的配置工作,为城管执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他还协助区城管执法局对原有指挥中心的功能进行整合、优化升级,夯实“智慧城管”的硬件基础,为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傅云捷在城管指挥中心

傅云捷和父亲在闵行区融媒体中心直播间

在城管岗位上七年,“创全”对标、护航保障进博会、垃圾分类检查……事无巨细的工作是常态,啃的都是“硬骨头”。在许浦村,傅云捷和同事们创下51天拆违57.7万平方米的奇迹;在莘庄镇,他们用50天整治一条街,还居民一条秩序井然的名都路步行街。

金融硕士回国,放着进外企、银行的机会不要,偏当起城管?一开始,总有人对傅云捷的择业方向表示不解。他甚至还被老同学调侃过。但这些年下来,社会对城管这个行业越来越理解,老同学们也越来越了解和关注傅云捷的这份工作。

傅云捷早年在澳留学时,对国外井然有序的城市治理印象深刻,这也成为他回国后投身家乡、参与城市管理的原因之一。他说,“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到。作为一名上海人,有义务去做一些事情,让下一代生活得更好。”而且,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并不缺金融高材生,“相反,更急需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到城市管理队伍中来”。

在澳留学期间,傅云捷(右一)和同学合影

援滇扶贫服务老乡,这个80后是认真的

2020年5月1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隆阳区等31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在隆阳区担任沪滇扶贫协作联络专员的傅云捷说:“喜讯到来时,有人笑了,也有人哭了。”每个笑容、每滴泪水的背后,傅云捷都深有体会。

傅云捷和上海援滇干部、隆阳区委常委、副区长马骎一起走访贫困户

时间拨回2019年,正是傅云捷三十而立之年。上海市第十一批援滇干部选派工作启动后,他积极报名,作为闵行区援滇干部奔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扶贫办工作。

“我想去乡村看看,到父老乡亲身边去看看。也许北上广是我们展示给世界的名片,但是基层才是我们最真实的面貌。”又正值国家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自己是不是也能为基层建设做点贡献,成为国家历史转折的亲历者、见证者?援滇之前,傅云捷从没去过云南,仅仅从以往同事的口中了解一二。怀着一腔热血,傅云捷告别父母,踏上了赴滇的旅程。

傅云捷挂职的隆阳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全区有112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67个。过去一年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傅云捷和当地扶贫干部不知疲倦坚守着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也是随时随地办公,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挂包帮扶、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傅云捷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对沪滇扶贫项目月报进行指导

傅云捷主动请缨挂包帮扶了三户贫困户,每次走访都要开上4小时的山路,才到偏远的瓦马乡岩脚村。白天,他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走访,解答相关政策,了解农户诉求,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户户过关”。夜晚,他认真做总结,研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玉米是瓦马乡的主导粮食产业,怎么帮老乡卖掉滞销的玉米?娃娃在外读书,学费、生活费怎么办?……傅云捷把老乡的事当成自家事,逐项协调,逐项解决。

一年后,隆阳摘了“贫困帽”,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老乡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不少人还兴致勃勃地加入农产品合作社、特色水果种植等产业链,还有的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网友推介保山的小粒咖啡、蚕丝、核桃、芒果等优质农产品。

上海市农科院专家赴隆阳开展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培训

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傅云捷还发挥外语优势,作为翻译助理,参与协助隆阳成功引进一家澳洲企业,在隆阳当地种植有机蓝莓。

今年5月8日,傅云捷首次全程参与网络直播卖货,主会场的“带货”氛围热火朝天,分会场,少数民族老乡带来的文艺表演也是别开生面。从场景设计、展区布置、产品选择,到直播串词、售后服务,傅云捷都提前精心准备。辛苦终有回报——短短两小时直播有超过24万人“在线围观”,保山小粒咖啡最后吸引了200多人下单购买。

傅云捷和隆阳傈僳族四声部合唱团共同前往直播助农现场

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傅云捷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松劲,三年的援滇路才走了三分之一。如今又是一个新起点。他开始盘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重点推进隆阳区产业扶贫、文旅扶贫,为当地“造血”,实现乡村振兴。

傅云捷跟记者谈到国庆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在隆阳,他带着前去探亲的太太去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其中有一段返乡创业的故事,邻座一位年轻扶贫干部在观看时好几次流下泪水。看着身边这位朴实的、“笨笨”的扶贫人,傅云捷夫妻俩仿佛也感悟到了些什么。

傅云捷用相机记录瓦房乡徐掌村风貌

“隆阳的景很美。”傅云捷说,初遇隆阳,眼前的景就令他神往。工作之余,他也会拿起手机或相机,拍下随处可见的景色,和朋友圈的好友分享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水青山、秀丽风光。“那青翠的山林和碧绿的湖泊一直就在那,不远不近,天空总是很蓝,偶尔抬头看到彩虹,心情会变得很美。整座城市都依偎在业拉山、高黎贡山的怀抱里,世代接受着澜沧江、怒江的哺育。此情此景仿佛身处桃花源中,会舒畅,会流连,会觉得,它就是我心中那条‘消失的地平线’。”

傅云捷拍摄的隆阳风光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吴琼)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