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 建设新青海】人间净土的“最美”守望者——记“最美公务员”、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布周

[综合] 时间:2024-01-04 07:20: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次

原标题:【奋斗新时代 建设新青海】人间净土的最美“最美”守望者——记“最美公务员”、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奋斗主任布周

布周(中)和队员们在巡山途中。代建的守党委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来到可可西里,设新省江书记你会发现,青海青海区长河落日,人间白茫茫的净土记最一片纯净,最美的望者务是这里,我只是源国园管源园其中之一……”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布周得知自己入选“最美公务员”后,理局里管理处他的长江回答很朴实,也很平静。可西

在巍巍世界屋脊,主任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前沿阵地的布周一名工作者之一,布周在可可西里坚守了十个年头。最美悠悠十载,他与队员们共同经历了可可西里艰难守护之路,共同见证了可可西里艰难恢复涵养之路,共同目睹了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地绿意盎然、水系丰沛的自然画卷。

一份责任

初见布周时,他黝黑的脸庞上,眼神里给人一种坚韧和明亮。当问及来到可可西里管理处十年里的工作和生活,布周回答最多的就是“巡山”——工作单调而神圣。

“巡山是我的日常工作,和队员们一起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沿着既定的线路再到保护站上工作几天,看有没有火灾,有没有盗猎、盗采,统计路上碰到的动植物的数量,记在巡山日志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地形复杂,沙漠、河流、悬崖、雪山、流沙、沼泽……一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就有7000多个,可以说是“千湖之地”。在夏季,若遇到雨雪,沼泽遍布,河流变阔,到处是陷阱,路况就会很差,人车陷进泥潭,苦啊——几乎走不出来……

“巡一次山,经常是十天半个月出不来。我们有一个传统,巡山队员每次出发之前,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都要在院子里列队欢送,因为每一次巡山所面临的艰难险境是无法预料的。说白了就是害怕有去无回。”布周笑着说。

说出来只是一句如此轻描淡写的话,但在生命禁区风雪高原里,这句话背后的“磨难故事”,只有布周和他的队员们才知道和体会得到。

2013年7月,可可西里的巡山队员抓获了由新疆境内进入保护区的非法采金团伙,共查获非法采金人员53名及14辆大型机械车辆。

“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盗采分子的反抗,就安排了巡山队长和7名巡山队员当场对非法采金现场进行清理,然后带着其余队员押解他们去格尔木市。”

一路上,布周不敢合一眼,不敢有一丝放松,与队员们押解不法分子走了1100多公里,而这1100多公里,布周和他的队员们整整走了8天8夜。到达格尔木市区的那一刻,布周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回来后的布周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有的队员只是孩子,他们放弃了去省城工作的机会,来到这片禁地,不怕苦,不怕累,但当时若真的有什么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的父母交代。”说罢布周有些哽咽,将头转了过去。

10年来,在布周组织下先后3200余人次,开展大规模巡山120余次、中小规模巡山1200余次,破获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各类案件近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和查处违法人员300余人,有力维护了三江源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

48天!48天……布周和他的队友们也创下了深入无人区巡山反盗猎的人类身体极限的纪录。

一份守护

2016年的一次经历,让布周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当时,由于保护区腹地自8月中下旬突遭降雨降雪降温天气,加上沼泽、泥潭地等原因,造成巡山车辆行驶极其困难,6名巡山队员在圆满完成巡山任务返回途中被困。

当时布周当机立断,以索南达杰保护站为指挥中心,亲自带着救援队进入腹地。他们相互打气,沉着冷静,经过了12天的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艰难跋涉,布周将所有队员全部安全带回了驻地格尔木市区。

“从那天起,我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要尊重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生命。”布周说。

如今,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的布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高原生灵的身上。

每年4月、5月间,几千只藏羚羊从西藏的羌塘保护区和新疆的阿尔金山保护区迁徙过来,它们会经过可可西里无人区,到卓乃湖附近产羔,然后再返回原地。“现在我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它们保驾护航。这中间它们两次路过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我们就实行短期的交通管制,两边的路一堵,让藏羚羊先过去。”

除此之外,布周和他的队员们还要保存影像资料,然后把每天的监控视频播放几十遍,以此计算迁徙和回迁的数量。

“在可可西里,不同的保护站有不同的职责。五道梁保护站是藏羚羊迁徙的时候设置交通管制,让它们安全过去;设立卓乃湖保护站是防止产羊羔的时候其它肉食性动物影响母羊生产;索南达杰保护站是专门的救护中心。”布周说。

有时遇见迁徙途中走丢的小羊,布周和他的队员们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会暂时收养它们。

“放归小羊的时候,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放走,它又跑过来,跑过来又把它赶走。它一直回头看你,心里真的好难过。赶走它两次,它就跟着羊群走了。羊跟羊都长得一样,分不出谁是谁,无人区太大了,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了。但救助藏羚羊不能过多干扰,有时候就算看到狼吃羊也不能做什么,心里很难受,想把狼赶走,但没办法,这是生态平衡,是食物链。”布周说。

在布周和他队员们的严格执法下,盗猎藏羚羊的案件逐年下降,2009年以来,连续11年实现盗猎案件“零发生”,保护区藏羚羊数量逐年递增,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平静而悠闲地繁衍生息,可可西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物乐园”。

一份精神

布周常说:“在可可西里工作,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真心、耐心、时间和精力。”或许是因为守护可可西里的峥嵘岁月,布周对自己格外苛刻——认定事实不能有误,发现问题不能偏颇,动物数据记载不能有纰漏……

时光如白驹过隙,布周为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奉献最美的青春。面对一次次艰难险阻,他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在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前沿阵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密守护着生态红线。

其实,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就像青海高原人“敢于吃苦、敢打硬仗、敢于奉献”的两路精神、柴达木精神一样,在守护生态的道路上他们共同创造了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如今,从西部工委到索南达杰,再到可可西里管理处,一代代可可西里人,用青春用生命保护了这片圣洁的土地,保护了这片最后的净土。

回顾这10年来的艰难守护岁月,布周用青春与奋斗诉说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坚守岗位、尽心竭力、亲力亲为,以责任感为党守绿、为国护绿、为民植绿,用一腔热血履行着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

“可可西里”不仅是一个地域名称,更是一种“生态精神”的象征,可可西里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布周说,可可西里是他们的全部。如今,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资源涵养能力提升,草地覆盖度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可可西里再也没有听到盗猎者的枪声,珍稀野生动物有了一片宁静的生存净土,布周和他的队友将继续守护好这片净土。(陆广涛 程宦宁)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