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正文

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休闲] 时间:2024-04-20 04:40: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3次
中评社北京5月8日电/2014年2月,纵深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推进同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京津冀协9年来,纵深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同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京津冀协2023年是纵深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谋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进同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京津冀协    区域经济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京津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怎样的纵深展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如何?    刘秉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进同实现国家战略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京津冀协珠三角地区比肩而立,纵深展是推进同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京津冀协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规划,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将为我国经济振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其次,京津冀肩负着“均衡”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既包括南北均衡也包含区域内部的落差平衡问题。北京、天津人均GDP水平全国领先并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河北人均GDP水平不到京津的二分之一,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资源约束趋紧。因此,京津冀地区是在区域落差显着、生态环境脆弱的条件下进行协同发展,既要解决本地特性问题,又肩负着探索解决全国共性问题的先行先试重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和“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促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尺度内进行流动和组合,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集约发展新路子,实现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关键突破和有益补充。从新发展格局角度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几大特点:一是构筑经济新高地,即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经济中心;二是大尺度空间优化的新样板,即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以增长极为抓手,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乏力难题的新突破;四是做好区域协调、缩减区域落差的新尝试;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示范;六是生态修复、“双碳”减排、集约式发展的新试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来,在相关部委和三省市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描绘了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宏伟蓝图,明确了三地功能定位。顶层设计完成后,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持续增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0万亿元,是2013年的1.8倍。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实推进,目前已有20多所北京市属学校、医院向京郊转移,近3000家制造业企业和1000个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得到疏解,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500多家,北京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雄安高铁站已建成投用,“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道路网络全面建成,启动区、高铁站等组团间连接道路建成通车,不仅有利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也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奠定了基础,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加快在新区落地。    在协同发展引领下,京津冀三地在交通、民生等诸多领域取得显着成效。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有序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为主骨架、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新格局。从产业协同看,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转变为2022年4.8∶29.6∶65.6。三省市加强科研联动,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由2014年的4.8%上升至2021年的8.1%。三省市立足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协调联动,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实现。    新发展阶段,要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解决更为实质性、关键性的问题。一是探索区域经济新动能转换与加速发展新路径,夯实世界级城市群的物质基础。处理好京津冀地区旧动能与新动能的关系,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与河北雄厚的产业基础结合起来,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机制。二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空间优化新样板。建好“一核、双城、三轴”,在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同时,启动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加快京津同城化发展。发挥京津中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中心空间结构优化高质量轴带布局,加快沧州、廊坊、武清等区域节点城市建设。培育次级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市等,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体系。三是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以《纲要》为引领,着力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通过释放经济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区域整体实力,走出一条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    产业协同从“探索”走向“深入”    产业协同是最大的协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展如何?    李平(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此京津冀开启“一核两翼”新格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9年来产业协同跃上了新台阶。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从2013年的6.2∶35.7∶58.1转变为2022年的4.8∶29.6∶65.6,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着。其中,北京产业结构呈现高精尖特征,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3.9%,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接近三成。天津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占全市制造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7.3%,占全市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2022年河北三次产业结构为10.4∶40.2∶49.4,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作用突出。    产业转移承接向纵深推进。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京津冀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基本形成了“京津研发、河北制造,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空间布局。天津集中打造将综合承接平台和专业承担平台相结合的“1+16”承接体系,2022年吸引京冀投资额1989.4亿元,引进北京投资新设机构1406家,新落地重大项目318个。河北重点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截至2021年末,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    产业互补“链动”融合加速。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分工体系,通过重点产业间互补融合,提高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融合度和稳固度,形成立足北京、辐射津冀的产业协同集聚区。北京基于研发优势,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天津基于制造优势,通过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重点打造集成电路、车联网等核心产业链;河北围绕产业链现代化,谋划布局“4+4+3+N”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钢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链。通过重点产业链分工配套和联动发力,目前三地已实现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引领全国,重点产业同频共振和互补融合让三地产业协同水平迈上新高度。    数字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随着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渗透交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动力,助推三地初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京津冀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占全国的10%左右。2015年至2022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8719.4亿元增加到17330.2亿元,占GDP比重超四成;天津计划到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55%;2021年河北数字经济规模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达34.4%。三地数字经济主导地位持续增强,并通过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数据枢纽和数字经济联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创新共同体建设成效显着。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产业创新格局向更高水平迈进,三地不断拓展重点领域合作深度,初步建立了定位明确、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的创新共同体。首先,深化金融协同发展,建立京津冀投融资协同共享机制,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其次,加快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三地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共享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等组合拳,为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坚实支撑。再次,加快建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2014年以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三地共同申报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未来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一要依靠创新驱动,聚焦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领域,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优化津冀产业链。二要重视信息技术产业,依托数字经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借助北京在科技创新、数字技术、高端人才上的优势,推动天津先进制造业进一步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加快赋能河北传统制造业,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三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成果协同转化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金融体系。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