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青海】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抓“六保”促“六稳”一线见闻⑯

[焦点] 时间:2024-03-19 14:54: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06次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在青海】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抓“六保”促“六稳”一线见闻⑯

社区工作人员张春慧正在进行低保认证。六保摄影:王晶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王大叔,高质您在吗?我来给您做低保认证。展青”2021年12月27日,民生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街道长江路社区工作人员张春慧来到122号院探访辖区困难群众。托底王俊繁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让民旧棉袄,戴着一顶遮阳帽热情地将社区工作人员邀请进屋。心更线

走进二十多平方米的暖抓屋子环顾四周,一张破旧的促稳床、一张桌子、闻⑯一个衣柜、六保一个冰箱,高质床上的展青收音机正在播放音乐。张春慧一行三人加上王俊繁,民生小屋里立马热闹了起来。托底

“王俊繁今年73岁,一个人独自居住,一只眼睛很早就看不见了,另一只眼睛因白内障高度近视,属于视力一级残疾,出门的时候得拄着拐杖摸索着走路。”张春慧对记者说。

“前阵子有人来帮您打扫卫生,收拾得干净吗?我今天来做个回访,顺道把您的低保认证一下。”张春慧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记录。

说起现在的好政策,王俊繁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激动地指着家里的角角落落说:“小区棚户区改造的时候免费帮我们重新装了窗户,现在严实得很,任凭外面风吹雨打家里也不再冷了。你们看,我的洗衣机是社区买的,就连我的拐杖也是社区送的,家里每个季度还有人过来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跟我说说话,他们经常问我还需要什么不?其实呀,我已经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了。”

“以前我的日常生活主要靠每月110元的高龄补贴维持,如今,我有了低保,还能享受清洁、生活、医疗等服务,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温暖!”王俊繁压着手指给记者算起了一笔账:“残疾人补贴250元、低保金600多元、居家养老服务150元……逢年过节的时候还给我送来生活用品,生活根本不用愁,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随后,张春慧一行人又来到了韩燕老人的家,据了解,这位老人今年已经76岁了,患有腰间盘突出、高血压、胆囊炎等疾病,丈夫去世后,家中没有了劳动力,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她的儿子韩小岗今年42岁,因为小时候发高烧,造成肢体言语双重一级残疾,多年来一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韩阿姨,这两天降温了,您觉得家里冷不冷?”

“不冷不冷,咱们棚户区改造后,保温层有了,窗户也加厚了,而且今年刚装了暖气,热乎乎的。”老人激动地说:“我们每个月买药的花费可大了,多亏了政策补贴的钱,不然药费都负担不起呢。今年7月份我做了白内障手术,花了6000多元,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根据政策给我申请了5000多元的临时救助金,花出去的钱基本上都补回来了。”

“对于困难群众的救助,社区有社区的优势。今年以来礼让街街道长江路社区结合‘为民办实事’为辖区居民实现微心愿72个,与联点单位一起开展慰问帮扶活动14场次,辖区213名困难群众享受低保、高龄补贴等政策,22人享受物质+服务。”城中区礼让街街道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鲁玉金说。

像王俊繁和韩燕这样的家庭只是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项目中受益者的缩影。2020年10月,西宁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城市,以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为主线,对现有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孤困儿童等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基本生活进行全面保障。

走访中,记者看到,西宁市在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中,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基本生活有保障,让民生工作的温度直达人心,不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延平)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