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你知道芬兰人品红酒要放桂皮么

[百科] 时间:2024-04-19 18:08: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39次

  中国小康网讯 近日,高校陕西西安一高校开设的开设“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再次人气爆棚。上课排队领酒杯,葡萄皮老师帮倒酒,酒文场面微醺。化鉴红酒有学生表示,赏课听说可以上课喝酒,知道直接就选了!芬兰放桂师俊玲老师介绍,人品该课程2017年就开设了,高校目的开设是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知道葡萄酒在社交礼仪中所起的作用。

1604368101488179.png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别人的葡萄皮高校”引发网友热议,实际上国外关于红酒的酒文趣闻也不鲜见。众所周知,化鉴红酒红酒要想风味得到充分释放,赏课需要在适宜的室温下有一个醒酒的过程。可是在北欧和德国部分地方,红酒却加热了饮用,还要加入各种重口味香料,那风味岂不是破坏了吗?实际上,从健康角度,这波操作自有它的道理。

  北欧冰雪国,红酒芳名长

  对于老饕们来说,在优雅的爵士乐伴奏下,邀集三五好友,醒上一瓶上好的红酒,在高脚杯中充分享受醇厚的酒体“挂壁”的快感,是最惬意不过的了。尤其是圣诞、新年之际,红酒更成为各大宴飨的重头之戏。

  然而,在北欧和德国的部分地区,却流行喝热红酒!简直“暴殄天物”啊,好好的杯中物,岂不是糟蹋了?更有甚者,还要加入多种香料,听上去,有点像绅士淑女穿上花棉袄的感觉!

  您千万别感到奇怪,实际上,这是人家的文化传统,热红酒还有专属的名字呢。在“冰雪之国”芬兰,它被称为被称为Glögi;在德国,则有个更长的名字——Glühnwein,谐音有点像“过long winter”,即“度过漫长的严冬”。

  好了,不开玩笑了,这些地区喝红酒,为什么有如此“奇葩”的传统,下面就将为大家揭秘,并且和您分享几枚有关红酒的健康锦囊。

  红酒虽小资,热法却豪放

  要说起芬兰的Glögi或德国的Glühnwein热红酒,还有相当考究的工序呢。如果是4人雅集,则需0.75升红酒,柳丁(橙)一枚,些许糖、适量的丁香。当然,热红酒的灵魂核心则是几根——肉桂棒!

  可不要小瞧肉桂的作用。我们平时吃的肉桂卷面包,撒的就是肉桂粉;喝的风味咖啡里,也少不了肉桂棒的身影,感觉上颇为小资。但在热红酒里处理肉桂棒,则比较豪放了,直接将肉桂棒丢入红酒,大火煮开。

  接下来,把柳橙去籽,用丁香把它扎成一只“刺猬”,放入锅中,煮到微微冒泡,再转小火继续煮。如果酒量小的话,可以再让酒精挥发一会儿。最后放糖搅拌,用漏勺滤去浮渣,热红酒便暖心“出垆”了。

1597373168836907.png

  《年轻的品酒师》/ 梅西耶(17世纪)

  热红酒在北欧和德国部分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是宴饮的必备之物。就像我国东北地区人们腌的酸菜一样,热红酒的风味也是各家殊异,但原料则万变不离其宗。

  红酒多醇厚,加热更健康

  实际上,红酒加热是有科学道理的,而且这样饮用,更有益健康。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加热的过程会挥发掉部分酒精,但这不是主要目的,因为与酒精一同挥发的,是另一种有害物质。

  我们都知道,我国传统的黄酒需要加热饮用,是因为里面含有微量硫化物,而硫化物具有致癌性,所以,我们必须挥发掉它。实际上红酒亦然,不管高档低档,都会人工添加二氧化硫,以起到防腐作用。

  二氧化硫已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归为3类致癌物。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没有不含二氧化硫的红酒。所以,即使传统饮法之中的“醒酒”,实际也是挥发二氧化硫的过程,但其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加热能使二氧化硫挥发得相对充分一些。除此之外,肉桂里的黄樟素也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归为2B类致癌物,而加热可以破坏黄樟素的分子结构,从而使肉桂只保留温补的有益功效。

  热一樽红酒,品亲情友情爱情之醇厚;得享身心之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子华)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