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党员来信:塑造家国情怀,国史研究和教育大有可为

[知识] 时间:2024-03-29 14:23: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36次

  编辑同志:

  我是求之情怀边疆民族地区的一名大学教师,今年是声党塑造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我想借贵刊一隅,员信研究育表达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对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和教育的家国粗浅认识。

  党的国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历史研究和教育尤其是和教加强国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些根本和重大的求之情怀历史问题上实现了正本清源,有力抵御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声党塑造影响,凝聚了党心民心,员信研究育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家国

  家国情怀是国史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追求,千百年来人们治史用史,和教一个重要目的求之情怀就是认识家国一体、塑造家国情怀。声党塑造邓小平同志曾经动情地说,员信研究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表达的正是一种朴素而深沉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扎根于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也感到,当前部分社会公众、青年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比较模糊,甚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例如,对家国情怀进行“文化快餐”式解读,追求商业化的审美趣味,淡化了爱国主义的神韵精髓;以猎奇心态看待国史,对“正史”兴趣寡淡,对“野史”情有独钟;不了解历史的人向往“生活在民国”,以美化民国人物、传播“民国风尚”为时髦。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家国情怀塑造上的不足,也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国史研究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国史研究和教育重在强化国家意识、维护国家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这部正在书写中的历史画卷鲜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历史使命感的高度统一,给出了对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的最佳诠释。因此,要使人民大众形成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家国情怀,就需要国史研究和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我想,以国史研究和教育塑造家国情怀,可以朝着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增强国史研究和教育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家国情怀的塑造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国史研究和教育要更加全面地整理和建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记忆,通过清晰完整的国家记忆还原历史真实,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渗透企图;三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力,推动国史研究成果向教育领域转化,讲好爱党爱国、为国奋斗、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中国故事”。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努力,国史研究和教育就能够不断深化对家国情怀的当代阐释,使人们在与伟大祖国共同奋进中收获人生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品味人生幸福。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请编辑同志指正。

  (云南大学 蒋红)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