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陶 埙 正文

陶 埙

[热点] 时间:2024-04-19 15:43: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7次

原标题:陶 埙

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

出土地点:同德县宗日遗址

基本信息:通高6.6厘米,陶埙宽4.6厘米,陶埙底径2厘米。陶埙

呈扁椭圆状,陶埙泥质红褐陶,陶埙顶端设一圆形吹孔,陶埙腹部钻对称的陶埙两个按孔,中空,陶埙平底。陶埙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陶埙是陶埙我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埙。

埙是陶埙黄河流域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陶埙古老乐器。《史记·乐书》司马贞《索隐》云:“埙,陶埙以土为之,陶埙大如鹅子,形似秤锤,吹之为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中均发现有陶埙。著名音乐家吕骥惊喜地发现,半坡陶埙若用全开、全闭两种按孔法换角度吹奏,可吹出“5.6.7.高音1”四声音阶序列。

在我省曾出土了几件陶埙:一件出土于化隆回族自治县下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中,表面磨光,整个器形呈扁圆状,一端有一钮,为系绳之用,并有一吹孔,在器物表面有对称的四个小孔;柳湾墓地M79也出土一件陶埙,属黏土烧制而成,椭圆形制,中空,口径1.5厘米,高3.2厘米,底径1.6厘米;同德宗日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为扁椭圆形,泥质红褐陶,顶端有一圆形吹孔,腹部有对称的两个小孔,器呈扁椭圆状,中空,平底。这几件器物虽未经测音实验,估计也能吹出具有不同音质音频的乐符来。

青海出土的这些埙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器物外形都为梭形,但形制并不规范,开口情况也各不相同,有单孔、多孔,能发出单音或简单复音,用途多为召集氏族成员或祭祀活动中进行宗教沟通的陶响器。

汉朝马融《长笛赋》载:“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娲制簧,暴辛为埙,倕之和钟,叔之离磬。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穷妙极巧,旷以日月,然后成器。”从文物考古发掘看,陕西的半坡和姜寨遗址中均有埙出土,在浙江河姆渡文化第四层遗址发现的卵形埙,仅一吹孔,距今约七千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埙”的实物遗存。

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属于边棱音罐体气鸣乐器。埙的音孔最初只有一个,以后逐渐增加,多达六七个音孔。其形制,一般呈平底锐上,形如秤锤,亦有卵形、筒形、兽形、管形、橄榄形、鱼形等多种,卵形的颇多。埙多以素面为主,有的有一些简单的装饰纹饰。据《中国文化史词典》载:埙是我国古老而原始的吹奏乐器。土、石、硬木、兽骨、象牙都可用以制作,但最早的要算是“烧土为之”的埙,故亦名“陶埙”。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八音中的土类乐器。在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所载的29种乐器中,埙是其中之一。埙的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多个按音孔,用手捧着吹。吹奏技巧与箫、笛相近,以口风的俯仰缓急与滑音来改变埙的音律、音调。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音乐之后有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从《周礼》《汉书》等文献中可看出,被列为八音之首的埙,早在商、周前就是宫廷宴舞、祭祀礼乐中的重要乐器。埙的音色低沉浑厚、圆润通透。在古代,埙和篪合奏,篪是一种竹制乐器,专用于雅乐。《诗经·大雅·板》有“天之牖民,如埙如篪”的诗句。《诗经·小雅·何人斯》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描写,《荀子·乐论》形容“埙篪翁博”,表明埙篪结伴同登大雅之堂,所奏音乐相合优美,珠联璧合。后人即以“埙篪”或“伯埙仲篪”来赞美兄弟和睦。直到明、清,埙在宫廷音乐中仍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成书于乾隆年间的《西宁府新志》记载,文庙祭祀乐器中就有埙,这表明,当时的河湟地区,埙仍然在乐队的编制中。

埙拥有“天籁”之音的美称,用埙吹奏出来的旋律古雅,音域宽广、低沉、浑厚,似从远古传来一曲大自然的歌声,听之,仿佛身心都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那在嘈杂的都市里产生的浮躁感顿时荡然无存。《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陶埙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音色具有神秘、空灵、沧桑、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的特点,有着非常鲜明的古朴风格,使人产生强烈的返朴意识。也许正是由于埙的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演奏中,赋予了埙乐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诸如《苏武牧羊》《黄莺赋》等都是典型的埙曲。(李积英)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