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争夺北京科兴生物近5年,未名医药先赔巨款

[综合] 时间:2024-04-19 00:37: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7次

1.png

图源:未名医药官网

  开始于2018年的财智北京科兴生物控制权争夺战,未名医药(002581.SZ)输一局。头条

  11月初,争夺未名医药对外披露《关于收到民事判决书的北京公告》,2022年10月31日,科兴北京市高院出具终审判决,生物维持北京四中院的近年巨款判决,对于未名医药方面因为拉电闸给北京科兴生物造成的未名疫苗产品损失,赔偿1540.4万元。医药

2.png

图源:未名生物公告

  未名医药称,先赔其参股的财智北京科兴生物在疫苗研发生产过程中,人员、头条技术、争夺设备等资源不断输送至北京科兴生物的北京外方控股方——香港科兴旗下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此,科兴其全资子公司厦门未名作为主体起诉香港科兴索赔2亿并要求解散北京科兴生物。

  未名医药先赔一笔

  上述事件缘起2018年4月17日,北京科兴生物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39号的办公楼及厂房的电源,被通过位于同一地址的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配电室的总控开关人为切断,造成北京科兴疫苗产品共计市场价值1540.4万元的损失。

  电源被人为切断后,北京科兴的控股股东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香港”)将未名医药、厦门未名及潘爱华均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据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曾于2020年9月17日出具的《民事判决书》,认为该起事件起因是厦门未名与科兴香港关于北京科兴控制权存在争议。当时,潘爱华是由厦门未名委派担任的北京科兴董事长。因此,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厦门未名、潘爱华向北京科兴连带赔偿损失1540.4万。

  未名医药方面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虽然侵权行为发生时未名医药没有参与,不是共同侵权人,但厦门未名的唯一股东是未名医药,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厦门未名在二审中提供的财务审计报表不能证明自己的财务独立于未名医药,于是法院判决未名医药对1540.4万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判决结果无疑让本就业绩不佳的未名医药雪上加霜。未名医药也在公告中坦言“连带赔偿预计将对公司当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据未名医药的三季报披露,其从营收、净利到现金流,全部下滑。2022年前三个季度营收近2.76亿,同比降12.75%;扣非净利6000余万,同比降82.36%。

3.png

图源:未名医药公告

  北京科兴生物股权争夺战

  那北京科兴生物是什么来头呢?

  资料显示,北京科兴生物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疫苗生产企业,第一股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疫苗企业——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控股”),其通过全资子公司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科兴”)持北京科兴生物73.09%股份;另一股东为未名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厦门),持股26.91%。

4.png

图源:北京科兴生物官网

  事实上,未名医药和科兴控股之间的股权关系一直错综交织。

  2009年,科兴控股成为国内首个在美国上市的疫苗企业,其核心资产为北京科兴生物。1994年,未名集团收购即将破产倒闭的深圳科兴。2001年,深圳科兴参与设立了北京科兴,并持有北京科兴的45.54%股份。

  北京科兴的股权结构此后经过了多次改变,未名集团一方的持股比例不断降低。2005年前后,北京科兴生物的大部分股份已通过科兴生物间接实现美股证券化。

  最终,科兴控股通过子公司持有北京科兴的73.09%股份,未名医药通过子公司持有北京科兴的26.91%股份。未名医药或未名集团并未持有美股上市公司科兴生物的股份。

  2015年年底,顺应中概股回归潮,科兴控股希望启动私有化进程,回归A股资本市场。按照北京科兴生物的每年业绩,在A股将会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未名医药也将受益。

  2016年初,以尹卫东为首的北京科兴管理层和以未名医药董事长潘爱华为代表的竞买者对北京科兴均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但私有化进展情况并不理想。

  2017年6月,科兴控股宣布,已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卫东注册成立的母公司Sinovac (Cayman)Limited 和母公司全资拥有的合并子公司Sinovac Amalgamation Sub Limited 签订最终合并协议,规定母公司将以大约4.018亿美元收购科兴控股。

  然而,仅仅24小时后,未名医药买方团又发出无约束力收购要约,将价格提升至每股普通股8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科兴控股已发行的全部普通股,这一价格比尹卫东及相关私募股权基金(即科兴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尹卫东牵头的内部买方集团)的收购价格溢价约14.3%。

  未名医药买方团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联合央企中信并购基金及中金前海基金等组建,曾在2016年2月3日向科兴生物特别委员会提交初步要约,当时初步报价为7美元/股。

  2018年2月6日,科兴控股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彻底点燃北京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争夺战。会后,尹方、潘方各自发布两版截然不同的公告。在两方的撕扯下,私有化进程被迫搁置。

  随后双方冲突升级,还出现了“公司印章证照纠纷”、“4·17断电夺厂”等事件,也引发了双方在国内外对簿公堂。

  争夺现金奶牛

  双方在私有化过程中的“争夺”,也是对北京科兴生物前景的看好。

  北京科兴生物未来的市场表现方面,EV71疫苗不得不提。其旗下拥有北京科兴生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等多种疫苗产品。

  据了解,每剂EV71疫苗全国零售建议价格218元,市场价格在260元上下,每个儿童需注射两支。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首年,全国新生儿人数达1750万人,以30%的接种率测算,EV71的市场规模便在20亿元之上。这款疫苗对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EV71疫苗生产获批的企业,包括北京科兴在内仅有3家。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统计,EV71疫苗2017年合计批签发1492.28万支,其中,科兴控股批签发280.45万支,占总批签发量的18.79%。到2020年我国EV71疫苗批签发量1551.35万支。

  北京科兴生物对于未名医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据未名医药2017年年报显示,北京科兴生物作为未名医药全资子公司参股企业,为其贡献的净利润高达49.47%。

  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2021年,未名医药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1.96亿元和2.71亿元,确认的北京科兴生物投资收益分别为1.28亿元、1.11亿元和4.70亿元。

  未名医药索赔2亿

  据未名医药2021年报披露,2018年2月27日,外方股东在中方股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更换董事,破坏北京科兴生物董事的委派规则,致使公司的运行机制失灵,公司陷入僵局。中方股东游离于北京科兴生物之外,不能基于其投资享有公司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股东权利,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害,中外股东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未名医药称,科兴香港有一家科兴中维,设立的目的仅系作为医药研发企业。但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科兴香港在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将北京科兴生物的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不断输送至科兴中维,并且通过变更科兴中维经营范围、将新冠疫苗车间建设项目建设主体由北京科兴生物变更为科兴中维等方式,使科兴中维变成与北京科兴生物经营范围基本一致的集人用疫苗科研、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医药企业,以获取新冠疫苗销售利润。

  2021年2月5日,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国内附条件上市,但申请方仅为科兴中维,北京科兴生物被完全排除在外。未名医药称,根据公开渠道公示的数据推算,仅2021年上半年科兴中维因新冠疫苗盈利即已超500亿元。科兴香港方面的侵权行为,已造成北京科兴生物巨额经济损失。

  2021年11月12日,厦门未名作为主体起诉索赔2亿,至今法院尚未开庭。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澎湃新闻、新京报、财联社、南方周末、红星新闻等)

  编辑:白静

  校对:袁凯

  审核:龚紫陌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