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做大做强香菇特色产业 正文

做大做强香菇特色产业

[探索] 时间:2024-04-18 13:55: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76次

    《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宝程

    

    

    

      7月15日6时左右,做大做强牛丽娟与五个姐妹拿着筐、香菇桶走进大棚里,特色还有最后一座大棚里的产业香菇没有摘完。

    

    

    

      这个棚较小,做大做强长80米,香菇宽9米,特色能栽种香菇菌棒1.7万个。产业像这样的做大做强棚,附近有18座。香菇至当日11时左右,特色六人摘了大半。产业中午休息时,做大做强牛丽娟一边拭去额头上的香菇汗水,一边开心地说:“今年的特色香菇长势又不错,看来能卖个好价钱。姐妹们每天干10个小时,不远走,就能挣100多元钱,连家都照顾了,真挺好。”

    

    

    

    

    

      44岁的董利业老家在南票区高桥镇,离大兴乡不远,他对农业较熟悉,头脑灵活,能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2019年,他与大兴乡石灰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商讨,决定利用流转的土地及山坡荒地扣大棚、栽种香菇。

    

    

    

      从建昌县养马甸子乡参观学习后,董利业的底气更足了。经过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审批、扶持后,一座座大棚建起来了。截至目前,共建有25座大棚。除了18座小型大棚外,还有7座长170米、宽9米的大型大棚,一个大型大棚能栽种菌棒4万多个。

    

    

    

      据董利业介绍,菌棒由三种材料制成,分别为80%木屑、19%麦麸皮、1%石膏。石膏起定型作用,每一个菌棒高58厘米、直径16厘米。菌棒制作完成后,交由二级菌类公司接菌。

    

    

    

      “每年有两次往菌棒上接菌,受气温影响,分别是2月末和9月初,天气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否则香菇长势慢或不长。”董利业说,“我们这里的香菇产业技术含量高,加上科学的棚间管理,能保证常年收获。”

    

    

    

    

    

      牛丽娟等人都是该村及邻村村民,几年来,一直在大棚里侍弄香菇,对香菇的生长习性颇为了解。她说,香菇的生长环境必须潮湿,隔三差五要往菌棒上注水,不需要打药、施肥,保证了香菇纯天然无污染。

    

    

    

      之前大量摘香菇时,80余名村民忙里忙外,到后期活儿不多时,每天也有30人忙活。经过管理者、生产者们的共同努力,25座大棚收获香菇60万公斤。收获后的香菇,晾晒后放到恒温库里保存。

    

    

    

      “今天下午能全部摘完,然后清除废弃的菌棒,再给菌棒、棚里杀菌。过几天准备工作完毕后再接菌,如此重复,保证没有断档期。”牛丽娟说。

    

    

    

      由于该地的香菇肉质紧实、色泽正宗、口感颇佳、口碑良好,沈阳、大连、秦皇岛、唐山等地很多客商纷纷从这里订货,产生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在董利业的带领下,很多村民看到了香菇市场广阔的前景,加入到种植香菇的队伍中来。

    

    

    

      致富路上尝到了甜头,加上累积的种植经验,董利业的信心越来越足。最近一段时间,经过有关部门批复,董利业又筹建了8座大棚,准备将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时,让大兴的香菇声名鹊起,一步步走向兴旺。

    

    

    

      《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兵 摄 【责任编辑:赵艳艳  编辑:金丹】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