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全民健康】刚拍的CT,为啥换家医院就不认了?

[知识] 时间:2024-03-28 19:49: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31次

明明刚在医院做完检查,透视换一家医院甚至换一个院区或者科室,社全还需再查一遍,民健费钱又费时,康刚这种情况让许多患者看病就医时颇为上火,为啥还没开始治病单据先攒了一堆。医院

近日,透视河南的社全郭女士不慎摔倒导致头部受到撞击,于是民健在市里的医院做完CT,带着片子回到县城医院后却又让重新做。康刚“同样的为啥检查项目,同样的医院检查部位,为何换到小地方的透视医院,反而认不了?”郭女士满心疑惑。社全最终,民健两次检查结果完全相同,都是颞骨骨折。

和郭女士经历相同的患者不在少数,不管是在同一个城市还是不同城市的医院,不管检查做了多久,经常被要求重新做检查,医院之间对检查结果互不认可。事实上,为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相关部门持续落实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下简称医检互认),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不愿认、不敢认等顾虑。

image.png

图源:卡乐图片 摄影/贾琼

不同科室、院区不互认检查

去年,重庆的何先生吃海鲜后感到肚子疼。在某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时,做了腹部CT、核磁共振、查血等多项检查,结果显示为肠梗堵塞。医生认为情况比较严重,需转到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第二天,何先生转到外科后,医生要求重新检查。“前一天刚查完,重复做不仅多花时间、金钱,还可能耽误病情。”何先生说。某知名三甲医院医生对此表示,如果外科医生认为何先生的病情经过一天后发生变化,可以重做CT和血常规,但其他检查一般不需重做。

河南的邱先生遇到过同一家医院不同院区要求重复检查的情况。他在郑州某三甲医院就诊,做了穿刺检查后,被确诊为某恶性肿瘤,医生建议其转到新院区治疗。5天后,邱先生转到新院区,医生要求其再做一次穿刺。“医院周五和周末不做穿刺,做完后要等4天才出结果,相当于前后要多等一周时间。”邱先生说。

医检互认难点在哪?

据媒体调查,由于不同医疗机构检验水平的差异性、医疗检查本身的特殊性、责任划分不明等原因,加上医检费用占医院收入比重较大,医检互认容易受到医生的隐性抵制,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

“有些项目要实施互认其实是很难的,能不能互认要根据情况来定。”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医生介绍,对于一些比较稳定的项目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或者肠镜、胃镜等短期内不需要重复做的医学影像检查,医院之间进行结果互认没有问题。但是有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变化特别快,多次检查对于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这名医生曾接诊过一个病例:一位32岁的女性病人在老家医院做超声检查显示右侧乳腺结节8毫米,一个月后来他所在医院检查却发现结节长至1.2厘米,且出现乳房胀痛、溢液等不适症状,立即手术做病理检查确诊其为早期乳腺癌。

“如果当时没有再做一次检查,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该医生说,所以一些可疑结节的动态随访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反复检查能准确判断是否有恶性倾向,从而及早干预。

还有医生担心,各医院之间由于技术水平差异,可能影响检查检验结果。不同仪器、不同层级医师做的检查结果会有一定出入。有时候检查数据几乎是一致的,但各医院医生的判断出入很大。

另外还涉及利益问题。“不可否认,检查项目仍然是医院的一部分经济支撑。而且医院的检查设备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不便宜,要尽可能把成本赚回来。如果患者的检查都在其他医院做了,到我们医院不需要重新检查,那成本怎么回得来?”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管理者说。

医检互认有利于降低费用负担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简化就医环节,提高诊疗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按照医保政策,参保人的检查费用多由个人和医保基金支付。减少重复检查,也就意味着降低参保人、医保基金及政府的费用负担。”有专家这样说。此外,对医院来说,医检互认最直接的好处是加快床位周转,减少住不上院或排队等候住院的情况。

专家表示,个别医疗机构可能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开展重复检查、过度检查。部分医院就医流程固化,至于患者是否刚检查过,医生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不进行灵活掌握。还有些医务人员为避免执业风险,可能作出防御性医疗行为,要求患者重新检查。

任重道远仍需稳步推进

2022年3月起实施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以及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2023年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

近些年医检互认制度不断完善,很多地方建立了互认机制,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医检互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冲破一些障碍、建立绿色通道,比如更好地提供质控保障、加大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训,才能更好地保证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专家看来,医疗机构应打破不同院区、科室间的信息壁垒,做到院内检查检验结果能互认的及时互认。相关部门应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加强对检查检验人员的培训,统一技术和质控标准,推动更多检查检验项目跨机构互认。

同时,医检互认仍带有一定主观性。专家表示,一方面,何为重复检查、由谁来认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有的重复检查可能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及医生的处方自主权,认定起来困难重重,这也是阻碍进一步实行和推广医检互认的因素之一。

针对为创收导致的重复检查问题,有专家建议推广按病组付费和点数法付费,依据历史数据,将诊疗方案按照消耗医疗资源的多少划分为若干付费组,同一付费组无论医疗机构实际花费多少医疗资源,医保基金都按照统一的付费标准支付,让医疗机构缺乏过度检查、重复检查的动力。

理想的医检互认模式是建立医共体,统筹地区或临近的多家医疗机构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共同体内部采用相同的诊疗方案和互认机制,在增强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参保人的就医体验。

(透视社综合工人日报、大皖新闻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