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出炉”!这些寓意你知道吗?

[焦点] 时间:2024-04-20 16:01: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17次

原标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出炉”!出炉这些寓意你知道吗?

深浅不一的海南绿色线条勾勒出五指山雨林的勃勃生机,一雌一雄两只海南长臂猿手挽手,热带犹如中国篆体字“林”字……历经一年半的雨林寓意社会方案征集期,在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国家公园经省委审议原则通过并决定,形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于11月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标识至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再添一个集中展示建设发展理念的知道鲜明符号。

俯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五指山。出炉方山 摄

“形象标识的海南发布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推进了公园建设迈向新的热带高度,同时通过形象标识的雨林寓意确定,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打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新的国家公园形象。”在当天召开的形象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夏斐表示,标识接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定会用好这个标识,将其广泛应用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对内宣传展示领域和对外合作交流,发挥好标识的文化引领作用,把标识所体现的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解析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形象标识简洁大方

蕴含自然与人文之美

简洁的线条,灵动的造型,浓厚的中国风,加上独特的热带雨林元素……11月2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一经亮相便备受好评。

这一形象标识由上方的写意五指山和海南长臂猿、中间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英文名称和下方的红色印章标识等部分组成,其中五指山的第一、二、四、五峰由4种不同的绿色线条勾勒而成,画面正中央,深咖啡色和金黄色的两只海南长臂猿亲密相拥,犹如中国篆体字“林”字,恰好组成五指山的第三峰。

“写意五指山由4种不同的绿色组成,海南的绿有春夏秋冬的绿,这是海南热带雨林的独特之处,要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出来。与此同时,用深咖啡色和金黄色巧妙地描绘出海南长臂猿的雌雄,用以代表海南热带雨林的物种特色。”夏斐透露,这一创意出自《道德经》四十二章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为以海南长臂猿为代表的热带雨林动植物生生不息、延绵不绝。标识浓重体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视程度,象征海南岛的沃土及阳光成就了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

如果说五指山与海南长臂猿体现出海南热带雨林的自然之美,那标识下方运用苏东坡书法字体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十个大字和鲜红的“雨林”篆体字中国印,则颇具人文之美。

“之所以选择苏东坡书法,一是展现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二是苏东坡在海南居住三年,是较早提倡环保理念、注重生态平衡的人士之一。”夏斐认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在设计时强调本土文化,而苏东坡正好能体现海南的历史文化,更有说服力。

在他看来,整幅设计作品简洁大方、形象性强,直观易懂,将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海南的历史文化与国际先进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呈现出海南开放、包容的新形象。

形象标识“诞生”不易

优中选优精益求精

从征集到正式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的“出炉”来得并不容易。

早在2019年4月20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当月,便已开始向全球有奖征集形象标识(Logo)。2020年8月,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再次向社会有奖公开征集。在两次公开征集活动中,共收到200余件作品,其中专业机构投稿作品56件,占投稿数量的26%。

经组织林业及生态专家、书法家、色彩专家、设计师等多名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初评出4件作品。

2020年8月19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讨论审议,形成深化设计的共识:一是突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最主要的代表元素:五指山、海南长臂猿、热带雨林等;二是有鲜明中国风格,同时又是国际化的表达;三是确定由曾多次服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本土优秀设计师谢献文及其团队和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团队分别吸纳会议讨论意见进行完善。

“为设计好形象标识,我们收集了上万张海南热带雨林的实景高清图片并通过多次实地采风,充分了解海南热带雨林的演变过程和独特之处,从中获取设计灵感。”谢献文透露,在多次的实地走访和直观感受中,他发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绿色色彩分明,也是热带雨林的本色,有巨大的象征性,这让绿色成了设计团队在色彩运用上的主色。

作品主基调确定后,谢献文设计团队随即请来设计师、书法家、画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出思路、评议、指导,先后征询了多名专业学者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并根据主创团队的意见对方案多次进行修改完善,经一次次修改、打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的最终版本得以确定,可谓汇聚了各方智慧。

形象标识肩负重任

展示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理念

作为集中展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理念的符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一经面世,便肩负起提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知晓度和美誉度的重任。

夏斐表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定会用好这个标识,发挥好标识的文化引领作用,把标识所体现的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解析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而事实上,这一形象标识的发布,只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构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迈出的其中一步。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指运用系统、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使受众实现对品牌形象的快速识别与认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识别系统分为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要素系统两方面,其中,基本要素系统主要包括:国家公园名称、国家公园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等;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办公事务用品、应用设备、产品包装、广告媒体、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我们希望运用完整的、体系的视觉传达方式,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公园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国家公园形象。当国家公园视觉识别最基本要素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被确定后,接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就要从事这些要素的精细化作业,开发各应用项目。”夏斐透露,接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将以国家公园形象标识为基础,进行一些旅游产品开发与应用,通过文创产品与旅游商品,更好地宣传、介绍国家公园和树立良好国家公园形象。

(撰文/孟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亮点纷呈

1

创新建立了多层级的协同管理机制

一是部省协同。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充分调动了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两个层面的积极性,这种国家部委与省级政府协作强力推进机制是全国首例。二是省市县协同。建立了省级与区域协调委员会、省县生态搬迁领导小组,国家公园管理局与试点范围内市县干部交叉任职、社区协调委员会等机制。三是部门协同。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指挥,省林业局和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资规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试点中的人、财、物等问题。多层级的协调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初步建立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四梁八柱”。

2

探索建立了局地联动、联合执法机制

颁布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政府的联合执法机制,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置执法监督处,牵头负责指导、协调国家公园区域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地方政府设立国家公园执法大队,分别派驻到国家公园各分局,实行属地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区内的森林公安承担涉林执法工作。

3

探索建立生态移民、教育移民等多种移民搬迁模式

创新生态搬迁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新模式,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将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集体土地与区外的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有效地解决了搬迁土地处置难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生态搬迁目标;在王下乡开展教育移民的实践,通过时间换空间的形式,有效降低国家公园范围内的人口,减轻了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压力。

4

探索多种信息化试验平台

在尖峰岭、霸王岭等分局开展核心保护区电子围栏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试点建设,实现了对试点区域内主要保护对象、人类活动的全天候科学监控。

5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区建立了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并初步形成体系,科研监测体系完整、支撑有力

从1957年中国林科院就开始在尖峰岭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内容系统完整,有几十年的长期数据。有中国林科院、海南大学等稳定的支撑单位,初步形成由国家、省部、林科院与管理局等多层级的生态监测站点网络体系,并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为实现生态产品有效转化,践行“两山”理论建立了坚实基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主要任务推进情况

将原19个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成立尖峰岭、霸王岭等7个分局

试点区涉及的9个市县设立国家公园执法大队,分别派驻到国家公园各分局

出台《关于促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指导意见》等10多项制度办法

印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交通基础设施、生态旅游3个专项规划

积极推进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共11个自然村470户1885人的搬迁工作

7个管理分局牵头成立由周边市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人大代表参与的9个区域性协调委员会

实施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7192亩

(孟瑶)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