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零距离|一条重焕生机的万里茶道

[综合] 时间:2024-04-27 11:19: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76次
福州/圣彼得堡9月27日电 题:一条重焕生机的万道万里茶道

  记者金学耕 魏忠杰 王晨笛

  9月的闽北古镇武夷山下梅村,树影婆娑,零距离条里茶静谧安然。重焕走近村口,生机可见“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石碑,万道意蕴悠长。零距离条里茶

    

  9月5日,重焕俄罗斯籍记者玛莎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的生机“武夷山万里茶道起点”雕塑参观。记者 姜克红 摄

  自17世纪末开始,万道伴随着俄罗斯市场对茶叶需求的零距离条里茶不断增加和中俄茶叶贸易的逐渐兴盛,以大盛魁商号为领头羊的重焕晋商抓住机遇,贯通了南起武夷山、生机北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万道茶叶贸易之路,这条长达1.3万公里的零距离条里茶贸易通道被称作万里茶道。

  古道悠悠,重焕茶香缕缕。如今,随着中蒙俄三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这条曾经的“世纪动脉”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不断重新发现,在推动经贸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时代浪潮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9月5日,游客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参观。记者 姜克红 摄

  茶道贸易促进南北方及中外文化交融

  下梅村自清初起即有晋商来此贩茶,后发展成闽北地区最大的茶贸集散地。当地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下梅村茶叶贸易的繁盛。

  据武夷山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邹应文介绍,晋商与下梅村商贾合作,精选收购茶叶,在当地创立茶坊、茶库,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一路辗转运至河北张家口,再换骆驼运到俄罗斯为茶叶贸易而特设的边贸城市恰克图,最终到达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继而销往欧洲其他国家。晋商与下梅邹氏合作设立了“景隆号”商号,双方精诚合作100多年,每年获利百余万两白银。

    

  9月5日,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武夷山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邹应文冲泡武夷岩茶。记者 姜克红 摄

  茶叶自中国采摘到运至俄欧销售,全程约需一年。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利于茶叶保存,经万里茶道陆路贩运至俄欧的茶叶,味道和质量胜过通过海路输入的茶叶,在当地更受青睐。

  咸丰年间,南方茶路受阻,晋商把目光转向湖南安化和湖北羊楼洞,在当地将茶叶加工成砖茶,沿水路运至汉口集中再往北陆路转运。熙熙攘攘间,万里茶道继续散发着魅力与醇香。

    

  9月9日,在湖北赤壁,黑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权威在闻砖茶。发(杜子璇摄)

  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权威说,砖茶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其利于长时间保存,陈年青砖茶的味道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浓郁纯正。

  19世纪中期,俄商纷纷前来汉口开展茶叶贸易。他们最初在湖北羊楼洞一带开设茶厂,后又将茶厂搬迁到汉口并改用蒸汽机和水压机制作砖茶,主营茶叶对俄出口。此后,汉口茶叶出口快速增长。到19世纪末,汉口茶叶出口量已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0%以上,汉口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茶港”。

    

  9月9日,游客在湖北赤壁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参观游览。发(杜子璇摄)

  如今在武汉汉口区沿江大道一带,仍可见多栋当年俄商修建的俄式建筑,它们共同见证了中俄茶叶贸易的历史。在俄商顺丰茶栈码头旧址上修建的万里茶道雕塑文化园,8组雕塑生动再现当年茶叶贸易的景象。

  随着一条条运茶驼道的延伸,一座座城镇在荒原崛起,文化随之交融。

  深入俄罗斯民心的饮茶习俗

  茶叶在几个世纪前传入俄罗斯后,逐渐为当地居民接受并喜爱,俄罗斯因此发展了本国独特的饮茶文化。伴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18世纪俄罗斯出现了专门用于煮茶的茶炊。直到今天,配着糖果点心喝加糖的茶仍受俄罗斯人青睐。

    

  9月25日,两名俄罗斯女子在圣彼得堡的家中喝茶。发(莫京娜摄)

  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普希金在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写道:“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诗人笔下的茶炊烘托出俄罗斯茶文化特有的温馨气氛。

  为满足人们的饮茶需求,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等地曾大量开设茶馆。俄政府为打击酗酒,甚至一度给各地茶馆以税收优惠,鼓励人们用饮茶来代替饮酒。

    

  7月14日,参观者在俄罗斯莫斯科茶业博览会上品茶。发(亚历山大摄)

  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主席谢尔盖·卡拉什尼科夫说,中国茶叶对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部分替代了克瓦斯、啤酒及家酿酒,饮茶习俗在俄罗斯文化中已根深蒂固,“茶事实上已经成为俄罗斯的一种民族饮品”。

    

  这是9月2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茶博物馆拍摄的中国普洱茶展品。记者 安晓萌 摄

  在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地区,茶叶助消化、解油腻的功效尤其受到以肉食为主的牧民喜爱,而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则成了蒙古族居民的传统茶饮。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山西祁县昭馀古城渠家大院一角。记者 詹彦 摄

  山西并非茶源地,而晋商却主导万里茶道200多年,有商号、茶庄甚至在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城市设立分号或分庄。对此,山西祁县晋商研究所所长田建说,“晋商以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务实经营、和衷共济、经世济民的精神开辟了万里茶道,并且在这条道路上推动形成了互通互赢、和谐相处的贸易格局”。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山西祁县昭馀古城渠家大院一角。记者 詹彦 摄

  在山西祁县昭馀古城的渠家大院,有一本手抄本《行商遗要》,详细记录了祁县商人在湖南安化办茶的情况:从茶叶收购、加工、包装到运输,每道工序都有详细规定。而近年来发现的另一本晋商手稿《行商纪略》,则详细记录了祁县茶商在福建下梅以及湖北羊楼洞等地办茶、随后北上销茶的历史。

  万里茶道重焕生机

  在两个半世纪里,万里茶道“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贸易不断,成为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重要国际商道,中俄两国以茶为主的贸易,推动了我国内地种茶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北方草原和俄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苏联对我国茶叶需求的减少,万里茶道逐渐萎缩直至废弛。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万里茶道在沉寂一个世纪后,终于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2013年9月,出席中蒙俄三国市长会议的代表签署倡议书,迈出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说:“中蒙俄三国就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对于增进三国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当年的万里茶道沿线已开通发达的航空、公路和铁路运输网络,便捷的交通加速推动中蒙俄三国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俄罗斯作为茶叶消费大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不断增长,大量中国茶叶搭乘中欧班列对俄出口。去年8月,湖北省首列茶叶出口专列搭载着约1000吨红茶从武汉出发,仅用20天时间即抵达莫斯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蒙两国守望相助,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头羊支持中方抗疫,湖北省则用深受蒙古国人民喜爱的青砖茶回礼,以“羊来茶往”的方式续写两国友好新佳话。

    

  6月16日,人们在蒙古国东戈壁省赛音山达举行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品茶。发(苏力雅摄)

  卡拉什尼科夫说:“几个世纪以来,万里茶道一直是连接中国、俄罗斯与欧洲的经济和文化桥梁,至今仍在民间友好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一度湮没于历史长河的万里茶道,正在人文、旅游、经贸等领域为沿线国家和城市带来新的合作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绽放全新的生命力。(参与记者:赵宇、刘恺、王昕怡、胡隽欣、耿鹏宇、安晓萌、阿斯钢)

    

  这是9月25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拍摄的市区街心公园内的驼队雕塑群。记者 阿斯钢 摄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