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尤利西斯》:世界文学的百年奇书

[焦点] 时间:2024-04-26 05:54: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57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尤利西斯》:世界文学的海南百年奇书

文\海南周刊特约撰稿 王凯

1922年2月2日,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40岁生日那天,周刊法国巴黎出版了他创作的尤利一部英语小说,这就是世界书后来被称为“天书”的《尤利西斯》。有人说这部书令人望而生畏,文学即使打开也很难读下去,年奇但凡是海南将其读完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的周刊确是一部杰作。因为乔伊斯在这部作品中,尤利将日常生活的世界书方方面面都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并赋予它们诗的文学质感和深度。《尤利西斯》被誉为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年奇巅峰作品,国际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海南

《尤利西斯》中文译本。周刊

整部小说只写了一天的尤利故事

乔伊斯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税务员,参加过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爱尔兰独立运动;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乔伊斯自幼接受教会学校教育,16岁进入都柏林天主教大学学习,4年后取得学士学位。学习期间,乔伊斯对神学和哲学非常感兴趣,他根据自己的爱好专心学习语言,练习写作。乔伊斯博览群书,尤其钦佩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并深受其个性叛逆和艺术革新精神的影响。同时,他对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社会现实深感不满,认为爱尔兰的经济、文化状况阻碍了人们的个性发展,长期的殖民统治削弱了民族灵魂,“凡有自尊心的人,绝不愿留在爱尔兰,都逃离那个为天神所惩罚的国家。”

1902年,乔伊斯离开都柏林赴巴黎,从此开始了“自愿流亡”的创作生涯。他决心摆脱爱尔兰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束缚和压力,以便自由地从事创作,客观真实地描写爱尔兰。1903年,乔伊斯母亲病故,他返回爱尔兰度过了一年多时光。这次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其日后创作影响颇大。其间乔伊斯在都柏林附近一所私立学校教过书,到过许多地方参观游览,并与一位名叫诺拉·巴娜科尔的女侍者相识相爱。这些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后来都被乔伊斯写进了《尤利西斯》一书。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乔伊斯还将1904年6月16日与女友诺拉第二次会面并相爱的日子定名为布罗姆日,即《尤利西斯》所描写的那一天。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分为三个部分,一共18章,描述了3个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那一天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活动,这3个人分别是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代达罗斯,广告经纪人奥波尔德·布罗姆和他的妻子、歌手莫莉。第一部是整个小说的序幕,记述了斯蒂芬早上8点钟起床,离开住宅前往一所私立学校上课,随后他沿着海滨漫步,思索一些历史、哲学问题;第二部以布罗姆一天活动为主线展开,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他早上8点起床,先到市场购物,回到家后收到两封信,一封是外地的女儿寄来的,一封是妻子情人寄来的。随后布罗姆到街上闲逛,先后去过邮局、澡堂,还去参加了一位朋友葬礼,并联想起去世的父亲和夭折的儿子。中午布罗姆遇见斯蒂芬,斯蒂芬刚刚领了薪水,正请众人吃饭。布罗姆独自走进一家餐馆准备吃午饭,但顾客吃饭时令人作呕的样子引起他的反感,他忍着饥饿走出餐馆。下午布罗姆去了酒店和图书馆。日落时分,奔波了一天的布罗姆来到海滨呼吸新鲜空气,偶遇一位少女,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交流,但却引起了布罗姆的情欲,让他想起当年与妻子的相爱与亲热,也想起莫莉此时正与他人在家中幽会。晚上布罗姆到医院探望朋友,与斯蒂芬再次相遇,他跟随斯蒂芬来到酒店和妓院,喝得酩酊大醉的斯蒂芬借着酒劲胡闹,布罗姆此刻产生幻觉,将斯蒂芬误作自己夭折的儿子;第三部描写布罗姆将斯蒂芬带回家中,此时已过午夜,两人在厨房交谈一阵,斯蒂芬告辞离去。布罗姆走进卧室,触景生情想起妻子同别人幽会的情景,然后以无所谓的心情上床睡觉,结束了一天的生活。小说最后一章是布罗姆妻子入睡前的内心活动,全书以长达几十页的莫莉内心独白结束。

《尤利西斯》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写的也是极其平凡的人物在不到一昼夜时间内极其平凡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但他们过去的全部生活经历和精神生活,都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他们的意识流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尔兰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精神危机,这使《尤利西斯》成为一部思想内蕴极其丰富的作品。乔伊斯在小说中进行了广泛、新颖的艺术探索,使这部作品成为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实验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

《尤利西斯》名字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乔伊斯应诗人庞德之邀回到巴黎,他的小说《尤利西斯》也终于在1922年出版。这部小说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乔伊斯自己也在书信中称《尤利西斯》是“一部两个民族(以色列和爱尔兰)的史诗”。

《尤利西斯》最明显的史诗标志是其巨大篇幅、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书名,读者看了这部小说后,发现其中并没有叫“尤利西斯”的角色,这个命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尤利西斯”就是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奥德修斯,这个希腊人名在拉丁文中称为“尤利西斯”,英文则是跟着拉丁文走的。乔伊斯以此作为书名,就是要读者想到这位希腊英雄和以他命名的荷马史诗。不仅如此,乔伊斯在创作过程中,每一章的章目都是《奥德赛》中的人名、地名或者情节,虽然小说出版时这些章目都已取消不用,但乔伊斯却又通过友人和评论家透露了这些章目,显然他是让这些不在书内的史诗人物和地点继续起到某些象征作用。

今天看来,乔伊斯之所以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尤利西斯》,意在把它写成一部规模巨大的现代史诗,只不过作者让我们看到,远古神话已变成了平凡、乏味、庸俗、肮脏的都市生活,史诗中的英雄也早已被平庸、猥琐甚至精神畸形的人物所取代,布罗姆等现代西方人的心态、行为,在古代史诗主人公英雄业绩的对照下显得更为平庸、卑微和渺小。乔伊斯还借用古代史诗中丰富的隐喻和象征,使它们成为表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艺术手段,大大加深了这部现代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内涵。

《尤利西斯》在中国的出版

迄今为止,《尤利西斯》共有三个中文全译本,即译林出版社的萧乾、文洁若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金隄版和刚刚问世不久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刘象愚版。

译林出版社《尤利西斯》百年纪念版。

由于种种原因,《尤利西斯》出版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中文译本,1980年代末,时任译林出版社社长的李景端便邀请赵萝蕤、冯亦代、叶君健等知名翻译家参与此事,但所有被邀人都婉言谢绝。后来有人说中国只有钱锺书能翻译此书,因为汉语词汇不够用,钱先生能够边译边造词。李景端写信约请,但也遭钱锺书拒绝,钱先生的回复很幽默,也别具钱氏特色,他说:“八十衰翁,再来自寻烦恼讨苦吃,那就仿佛别开生面的自杀了。”

但李景端不甘心,便又去找萧乾和文洁若夫妇。经过一番动员,夫妇俩接受了这个任务,最后只用四年(也有一说为五年多)时间就出版了,并且反响非常大。几乎与此同时,老翻译家金隄翻译的《尤利西斯》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通过这两个版本,《尤利西斯》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

每一个严肃的译本都是抵达这本书的一个通道,正所谓“角度越多,越可能接近真相”,而“真正的《尤利西斯》”,则是每一位译者共同的追求目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王凯)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