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正文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探索] 时间:2024-04-26 15:40: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26次

  在云南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车马碧村,云南正在菜地里除草的马龙杨家喜,远远地望见一辆黄色皮卡车驶向自己位于山坡地边的车马烤房时,连忙停下手中的碧村活计。赶回家里,云南开上自己的马龙大众轿车,向着烤房的车马方向驶去。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碧村变迁。

  运来,云南是马龙供电所的师傅到烤房边查看了解烤烟用电情况。而此时的车马杨家喜,有着一肚子感激的碧村话要对供电所的师傅说。

  杨家喜的云南车还在半山坡往上爬时,黄色皮卡车已在烤烟房前停下,马龙车上走下穿着南方电网工作服、车马挎着检修工具包的田云富和秦贵富。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今年烤烟以来的电很好用,上一楼烟前几天刚买完,500多公斤卖了一万多块。按当前的情况预估,今年烤烟方面又有好几万的收入,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家里名副其实的增收‘擎天柱’。”一见面,杨家喜就谈起了今年烤烟的创收情况。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三人身后,是遍布于山间、山麓的成百上千亩烤烟;烤房里,已经烘烤干的烟叶片片金黄,昭示着烟农今年的满满丰收。

  46岁的杨家喜是土生土长的车马碧村人,除了10多年前在昆明打过三年工外,大半辈子都在和烤烟“打交道”。

  多年来,杨家喜几乎每年的烤烟种植面积都在一、二十亩左右。通过烤烟收入,他8年前就建起了一栋楼房。因房屋所在位置现在已经成为车马碧水库规划的库区,去年,他用政府拆迁补偿款在大坝下面的村子里建盖了一栋三层楼、340多平米的房子,同时,还购置了一辆大众轿车。

  “今天这样的日子,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忆及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杨家喜颇多感慨。

  小的时候,杨家喜家中共有4个兄弟姐妹,即便是排行最小的他,也经常挨饿肚子。后来,虽然能吃饱饭,也都是三分之一的大米加三分之二的麦疙瘩合成的混合饭。当时,车马碧村数十户人家,几乎每家都和杨家喜家一样,渴望并追求着“顿顿有米饭吃的好日子”。

  正是这种渴望,让村里的不少旱地都变成了水田。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当村里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吃饱肚子后,很多人开始谋求赚更多的钱。这时候,烤烟成为全村人谋钱的重要依靠。于是,一亩亩稻田又再次变为烟地。

  采访中,杨家喜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稻,在好的年景能收到250公斤大米,按每公斤5元算的话,一年下来也只有1200多元的收入。而栽种烤烟,按每亩900棵,每棵6元算的话,一亩地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所以,原本稻花飘香的水田,都变成了一片片金黄的烟地。

  “我们这个村,种植烤烟的历史由来已久,而让烤烟真正卖上好价钱的,却是电力。”杨家喜介绍说,同样数量的烟叶,通过电烤房烤出来后,比用土烤房烤出的能多卖一倍的价格。

  “烘烤烟叶是门技术活,需要准确控制好烤房的温度和湿度。土烤房的时候,烤房内的温湿度都是依靠人的主观来判断的,所以,在小火转中火、中火转大火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火候把握不到位而出现枯叶、青筋等情况。电烤房匹配有智能化的温湿度测量仪器和电脑操作板,能精准测量温湿度并适时调控风扇的频率和力度,进而彻底地把水分排掉,把烟叶恰到好处地烤成金黄。”

  除了精准调控温湿度、确保烟叶质量外,电烤房还大规模提升了烤烟的效率。土烤房需要5楼才能烤出的烟叶,电烤房1楼就能烤完,由此让很多家庭能够大规模种植烟叶。

  在给烟叶烘烤环节带来变化的同时,在烤烟种植阶段,电力还有效地破解了灌溉浇水问题。在村里电网结构薄弱的时候,电力只能满足村民的照明和一些少量的家电用电,移栽烟苗时,只能利用马车、牛车到离烟地数百米的地方去拉水,通常一车水只有20桶,一桶水要节约着才够浇灌10多棵烟苗。

云南马龙:车马碧村的变迁。

  随着电网建设的推进、电能质量的提升,村民买来水泵和水管,村民栽烟时,位于山脚河里的水被直接抽到地里,烟苗栽种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同样的5个人,利用电力抽水时栽种的烟苗数量,是用马车、牛车拉水栽种时的3个倍还不止。除此之外,一些原来位于山顶、山腰的土地,之前只能种植包谷,现在都种上了烤烟,收入是原来的5、6个倍。”杨家喜高兴地说。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杜明彦 车玉奎 秦贵富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