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业绩预期引发股价“跳水” 药明生物预计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

[知识] 时间:2024-04-16 16:53: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47次
12月4日,跳水港股药明生物上午10时49分起短暂停止交易。下调暂停交易前,业绩预期引发药明预计药明生物下跌超23%,生物收报33.15港元/股,年下市值为1410.57亿港元。半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逐步药明生物股价盘中大跌或是回暖因为一份业务更新的简报。12月4日早间,跳水药明生物在官网发布的下调《药明生物业务更新》中,大幅下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业绩预期引发药明预计文件显示,生物公司药物开发业务端(D)和生产端(M)出现预料之外的年下增速下调,影响2023年收入和利润。半年

或受此消息影响,逐步同处CXO(俗称“医药外包”)产业链的药明康德(维权)、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公司股价纷纷低位徘徊。凯莱英尾盘直接跌停。

下调业绩预期股价大跌

对于下调业绩预期的原因,药明生物表示,新产能爬坡、收入增速放缓均将导致公司利润下降。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

12月4日,药明生物开盘大跌,并于10时49分起暂停交易,跌幅为23.79%。同时,与药明生物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已同时短暂停止买卖。

记者从药明生物了解到,目前,公司具体复牌时间暂时还不确定。

具体来看,业务更新简报显示,药明生物在过去十年达到行业3倍至4倍增幅,未来目标是行业2倍增速。今年年初,公司在假设行业增长15%的基础上设立了2023年公司增长30%的目标。尽管行业增速降至个位数,公司仍预期扣除新冠项目,2023年增长逾36%。然而由于新冠收入快速降低,公司整体收入包含新冠已是高基数,在达成行业2倍增速的情况下业务表现或将不及预期。

药明生物进一步表示,D端(药物开发业务)新增项目数减少导致3亿美元收入的下降,以及M端(药物生产业务)收入递延带来1亿美元收入的降低,是2023年收入和利润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D端、M端下降幅度分别为18%-20%、15%-18%。

其中,D端收入增速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显然过于激进;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3亿美元收入的减少。“这块业务正在逐渐恢复中,但是不同区域的情况各不相同。”药明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M端则主要由于今年下半年的意外,即由于相关批准的滞后、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公司新冠生产收入在2022年上涨逾35%,今年非新冠项目填补了大部分空缺,因此今年生产收入基本持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药明生物还是表达了对公司中长期的信心。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最具挑战,我们预计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在未来几年预期毛利率和增速将逐步恢复增长: 2024年稳健增长,2025年及以后预期恢复强劲增长。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这将支持我们持续投资、不断提升我们能力和规模建设。

分拆子公司登陆H股 “药明系”资本版图再扩充

尽管大幅下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药明生物今年在战略合作、创新研发、资本运作上仍有突破性的表现。

11月17日,药明生物的子公司药明合联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药明系”的资本版本再下一城。此次IPO,药明合联获得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力挺,以及跨国药企捧场,包括了Invesco、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资)、卡塔尔投资局、UBS基金、HongShan Funds(红杉基金)、Novo Holdings、清池资本等,认购额占到公司总股本的9.6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收益计,药明合联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从事ADC等生物偶联药物CRDMO,市场份额为9.8%;而按截至2022年年底的项目总数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偶联药物CRDMO。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药明合联董事长陈智胜博士表示:“药明合联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是公司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为药明合联的发展与成就而自豪,更对其未来的无限可能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战略合作方面,11月21日,药明生物与专注于基于有效载荷NMTi研发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Myricx Bio(简称“Myricx”)共同宣布达成一项许可协议,Myricx将获得一款基于药明生物一体化平台发现的一款抗体的独家权利。Myricx计划在难治性实体瘤中推进该ADC产品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药明生物将获得一笔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分成。

研发创新上,11月22日,药明生物宣布其在上海非GMP中试生产车间通过超高效连续生物工艺平台WuXiUPTM完成了中试规模的端到端原液生产。目前,该生物工艺正放大至GMP生产规模,未来也将在公司中国、爱尔兰、美国、新加坡等全球基地推广。

“这种行业领先的生物工艺实现了超高产量和卓越质量,将显著加快生物药上市进程,并且大幅降低商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该工艺对厂房空间面积要求降低,也为工艺操作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药明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何昕怡)

来源:药明生物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