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特别策划 “一封家书”丨“做一根永远不断的‘红’线”

[休闲] 时间:2024-04-17 16:24: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17次

原标题:国际家庭日特别策划 “一封家书”丨“做一根永远不断的一封家书‘红’线”

编者按

尺素传真情,家书抵万金。国际家,家庭从来都是日特中华儿女心中放不下的牵挂。一封封家书,别策不断笔下流淌的划丨是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承载着为国尽忠、做根为职尽责、永远为家尽孝的一封家书家国情怀。

5月15日是国际“国际家庭日”,今天,家庭让我们打开几封来自“全国最美家庭”和“河南省最美家庭”的日特家书,听听他们家的别策不断故事,共沐红色家风,划丨感受那穿越时空的做根精神和力量。

□河南日报记者 周晓荷

“小爷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时下着小雨,他把身上揣的两个饭团塞给父亲,说‘等革命搞完了,咱回家见’。可我父亲一生都没能等来小爷。小爷牺牲时才17岁,至今遗骨都没有找到。”

5月12日,新县大别山干部学院。台上,银发老人声音微颤;台下,年轻人泪流满面。

老人叫黄德耀,今年67岁,退休前任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他的外祖母是被誉为“大别山‘江姐’”的晏春山;他的爷爷、小爷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父亲黄世祥、母亲潘凤英都是老红军。

这样“满门忠烈”之家,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做人要堂堂正正,工作要踏实,生活要简朴,做事要诚恳’,这是你爷爷生前对我的要求,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你们一定要牢记,做好并传下去。”在写给女儿黄靓的信中,老人一遍遍叮嘱。

提起自己的父亲,黄德耀有太多的话想说:

“我姐姐三岁时生病,父亲卖了手表才凑齐医药费,却把一半工资拿出来资助贫困群众,群众要还,他说‘还什么?要还就还给共产党’。”

“组织要给他提高待遇,他摆摆手说,给更困难的同志吧。那么多人牺牲在战场上,一天幸福生活都没享受过,我们现在有吃有穿,要感谢党。”

“从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眼中的幸福——不怕流血牺牲,只要能为党和国家作贡献就是幸福。”

一直以来,黄德耀传承着这样的“幸福观”。1979年,他退伍转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县人民检察院,从此一心为检,两袖清风。退休后,他被大别山干部学院聘为讲师,讲述“六个老红军、三名忠烈魂”的红色家史,把老一辈的“幸福观”传给了更多的人。

因为讲的是至亲故事,他的课饱含深情。也正因此,每讲一次课他都会难过一次。2019年底,他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没休息多久就又登上了讲台。

是什么让他坚持?在最近给女儿的信中,老人这样表露初心:“我之所以坚持去讲好先辈的革命故事,就是要继承好红色家风,传承好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做下去,做一根永远不断的‘红’线。”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