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我国科学家精确测量中子电磁结构 正文

我国科学家精确测量中子电磁结构

[百科] 时间:2024-04-19 19:29: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7次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国科构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精确该校科研团队与合作单位组成的测量磁结联合研究团队,对类时空间中子的中电电磁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国科构光子-核子耦合问题,还观测到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精确周期性振荡结构。研究成果日前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测量磁结  中子作为核子之一,中电与质子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国科构最主要成分。在它被发现的精确90年后,有关其内部结构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测量磁结其中之一即光子-核子耦合之谜。中电该问题源于中子的国科构电磁形状因子的测量,它是精确用来描述中子内部结构特别是电或磁密度分布的重要观测量。1998年,测量磁结FENICE实验首次测量了类时空间中子电磁形状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光子-中子相互作用强于关光子-质子相互作用,与夸克模型理论预期不符。然而,由于中子难以探测,相关的实验测量比较匮乏,该问题长期以来未能解决。  研究团队通过能量扫描方法,利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在质心能量2.0-3.08 GeV的对撞数据,精确测量正负电子对湮没到中子-反中子对过程的产生截面及有效电磁形状因子。研究团队通过联合中子、反中子在各子探测器的信息,大大提高选择效率,总的统计量达到FENICE实验的60倍以上;通过修正中子、反中子的模拟信息以及中性过程的触发效率,降低实验的系统误差。从而获得目前最精确的中子电磁形状因子测量结果。  这项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光子与质子耦合更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问题。此外,研究团队在中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分布上观测到了周期性振荡的结构,其振荡频率与质子相同,相位接近正交。反常的正交振荡结构暗示着核子内部存在未理解的动力学机制,可能的解释包括末态散射效应以及共振结构干涉等。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