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沦落处 报国志愈坚 纪录电影《九零后》影像述说西南联大的意趣与精神

[娱乐] 时间:2024-04-26 18:35: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4次

原标题:山河沦落处 报国志愈坚 纪录电影《九零后》影像述说西南联大的山河述说神意趣与精神

杨振宁 95岁/2017年 物理学家

李政道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右一)

许渊冲 98岁/2019年 翻译家

王希季 96岁/201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学号 N2214 西南联大外文系 杨歆 (图片均为电影海报及剧照,由片方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西南联大纪录电影《九零后》于5月29日全国院线上映。沦落零后联影片拍摄了杨振宁、处报王希季、国志潘际銮、愈坚影像许渊冲、纪录杨苡、电影的意马识途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西南联大学子,在大银幕上重现一代联大学子求学问道、趣精读书报国的山河述说神青春记忆。5月16日,沦落零后联《九零后》在武汉举行点映场,处报导演徐蓓等主创与观众交流,国志西南联大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的愈坚影像本貌,在影像里不是纪录尘封的历史,而是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

《九零后》为导演徐蓓纪录剧集《西南联大》的同题新作。2018年11月,《西南联大》在央视纪录频道和腾讯视频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4分,为该年度豆瓣最高分纪录片之一:“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有爱国主义,有书生情怀,有高山仰止,也有人间烟火。”

纪录电影《九零后》可以视作《西南联大》的姊妹篇。影片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94岁的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刚刚度过100岁生日、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在已有的纪录电影当中可以说绝无仅有。

存在仅8年影响80年

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

1937年,日军侵华,南开大学遭受空袭,北大、清华也危在旦夕。三校南迁,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这所传奇大学与抗战相始终,存续8年,却影响中国长达80余年。西南联大8000多位学子中,先后走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作为导演,徐蓓对于纪录剧集《西南联大》受欢迎的程度有些始料未及,“《西南联大》播出时,并没有事先的张扬与宣传,没想到很多年轻人去看,他们还留言‘如果我高三的时候看到这部片子,可能就会立志考上西南联大三校中一所’‘每次不想学习的时候,我就会看看西南联大’等等。”

“等电影筹备时,就发现当年的素材不行了,”徐蓓说,“我其实特别想把这些访谈都重新拍过。”但自然规律让徐蓓的想法无法实现,“只有两位可以重新拍,一位是许渊冲教授,另一位是翻译家杨苡,其他老人家的身体都已经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了。”

在影片摄制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巫宁坤,翻译《人类的故事》的刘缘子,以及联大经济系毕业的罗振诜)离开人世。徐蓓表示,人们可以用观看电影的仪式感去了解这批“九零后”,“很多人是在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对着镜头讲出他们的经历。我觉得他们需要、他们值得这样一个仪式感——用最好的音响,在最好的环境里面,关上灯,静静的,不发弹幕,看他们的故事。”

徐蓓说,所有的纪录片都是需要与这个时代相关照的,《九零后》也不例外。

每个字句都来自联大人

“片中所有字句都来自联大人。”徐蓓跟观众交流时说,尽管她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西南联大很硬核的史料看了6本,还有各种日记、回忆录、当年联大师生写的好多文章,我都翻阅了。但是我和他们之间隔了80年,所以不管我是用镜头还是插画,实际上是我自己对西南联大生活的认知和理解。片子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来自西南联大师生对联大生活的记录或回忆,我想这样才是尽可能靠近当年的西南联大。”

徐蓓提到的插画,在片中大量使用,传统水墨风格,加了一些淡彩,弥补了影像资料的缺失,也营造出一种相对诗意的场景。

与纪录剧集不同的是,影片补充了与16位“主角”有强关联人和事,“比如邓稼先跟杨振宁是强关联,朱光亚跟李政道是强关联,穆旦跟外文系的同学们是强关联。”徐蓓说,“用我能找到的他们最精彩的文字,用旁白的方式呈现,包括音乐上各地民歌、英文歌的选用,尽可能靠近那个精英汇聚的时刻。”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这篇《吊古战场文》在片中出现三次,导演分别在抗战场面、联大生活与邓稼先不幸患癌三个场景使用,徐蓓说:“这是杨振宁所写《邓稼先》一文中提到的,他和邓稼先一起背诵的古文,文字与现实的契合,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抵达。”

老歌带来的英文片名

《九零后》的英文片名是《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因为拍摄《西南联大》《九零后》,徐蓓曾两次采访翻译家杨苡,“第二次是在2019年,她当时躺在床上,很有滋味地听MP3,脸上挂着笑容。我问她‘您听什么呢?’她说‘这是我的小快乐。’100岁德高望重的翻译家,特别调皮地看着我笑,眼睛闪着光芒。”

“她把耳机递给我,然后就跟我解释,这是他们当年听的英文歌,当年他们就唱着这些歌送别参加远征军的同学。这时候耳机里传来,‘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当时我大叫了一声,我觉得我找到了。”

片子放到100岁的许渊冲,回忆起自己与巫宁坤谁的英文更好、谁的法文被老师骂时,影院一片笑声。徐蓓说,电影路演推广,在各个城市,这个地方都是观众的笑点。“这是一部青春片,充满了皱纹和年轮的青春片。”

动笔前即想好的结尾

徐蓓分享,他们采访完潘际銮院士,潘老走出办公室,用手机扫开一辆电动车,骑上就绝尘而去,“留下我们呆在原地,半天回过神来,哎呀,居然没拍下来!”马识途105岁接受采访后给团队的年轻人留言:“年轻是你们的财富,但是也有可能成为你们的负担,就看你们怎么生活。”

影片结尾处,片中的“90后”们一一报出他们当年入学西南联大时的学号。时间过去80年,90多岁、100多岁的学霸们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学号。

“这个结尾是我开始筹备电影时就想好的,当时电影文案还没有开头。”徐蓓说,“这个片子定档在5月29日,但片子应该说只完成了一半。一部电影,在导演手里完成的只有一半的生命力,必须走进观众才能实现了它的全部历程。”

不同于纪录剧集《西南联大》的宏大叙事,纪录电影《九零后》完全从西南联大学子个体生命的角度进行叙事:抗日战争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业,他们各自如何到了联大;他们眼中的学校,包括校园、课程、教授、同学;他们的学校生活:读书、泡茶馆、逃课、恋爱、跑警报,考试也会不及格;他们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如何参军,如何牺牲;西南联大这一段岁月对于他们每个人的影响;他们在90多岁、100多岁的高龄,如何回忆自己的母校……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