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与启示 正文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与启示

[热点] 时间:2024-03-29 05:42: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30次
  中评社╱题:孙中山的孙中山的示国家统一思想与启示 作者:张文生(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统思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追求国家统一是想启孙中山思想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是孙中山的示中华民族的象征,孙中山先生是统思台湾社会难以消除的不朽的精神信仰。孙中山先生的想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意识形态中,而且体现在当代台湾的孙中山的示政治制度中,孙中山构想的统思“五权宪法”是台湾社会维系“一中框架”的法理基础。  序  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想启微先生何人领导?  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孙中山的示舍我辈其谁分担!统思  ——1925年“北大台湾学生会”悼孙中山先生挽联  2012年5月20日,想启马英九先生在就职演讲中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孙中山的示都是统思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想启血缘、历史与文化,也都同样尊崇国父孙中山先生。我们不能忘记国父‘天下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国理想。”①。确实,孙中山先生是两岸人民共同推崇的伟大人物。2011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②孙中山先生在海峡两岸既是追求统一的象征,也是追求民主的旗帜。  一、追求国家统一是孙中山思想的核心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孙中山认为,“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③可见,孙中山先生念兹在兹的是“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一个中国”不是共产党人首先提出来的,而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彻底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行动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至死都在为中国的统一而奔波努力。早在1894年成立兴中会之时,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富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22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中精辟地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④192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神户与日本新闻记者谈话时进一步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⑤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⑥海峡两岸同胞在孙中山先生的故里重温“国父遗教”之时,应当深切体会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训。  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早在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就极为推崇孙中山先生。台湾革命志士罗福星加入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罗福星受孙中山之命赴台湾组织同盟会。1912年5月,孙中山先生对罗福星说:“台湾是中国领土,决心恢复。但乃为时局着想,必须讲求方法。”⑦后不幸为日寇捕杀。罗福星曾写《祝我民国词》,宣示:“中华民国孙逸仙救”⑧。台湾光复以后,台湾民众普遍接受国民党当局推行的“三民主义教育”,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国父”,在台湾社会的地位崇隆。  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旗帜和象征。孙中山先生有容纳不同政治力量的宽厚的胸襟。在兴中会成立之初,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后,他又提出“五族共和”的主张,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宣言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⑨不久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进一步升华,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说:“我们要扩充起来,融化我们中国所有民族,成个中华民族。”⑩“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⑪孙中山先生民族融合的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两岸融合的主张正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孙中山先生也是民主的化身,孙中山先生强烈主张“天下为公”、“主权在民”。然而,孙中山先生主张的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是建立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⑫  三、孙中山先生是台湾社会难以消除的不朽的精神信仰  在近代以来的政治人物中,没有人能像孙中山先生一样得到海峡两岸的共同敬仰,也没有人能像孙中山一样得到台湾社会蓝绿的共同推崇。中国共产党推崇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⑬台湾社会则仍然维系着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将孙中山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传统,在重要场合悬挂“国父遗照”。  长期以来,国民党当局曾把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作为“立国精神”,称作“国父遗教”,三民主义是台湾地区中学生和大专院校学生必修的科目,也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及公职人员考试的科目之一。但是随着台湾社会政治的变迁,主张“台独建国”的民进党日益壮大。民进党和岛内其他分裂主义势力把国民党当局看作“外来政权”,在意识形态上有意识地抛弃孙中山先生的理论,批评三民主义教育是“党化教育”。1990年7月,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决定将大学“国父思想”课程以“宪法与立国精神”取代,并改必修为选修。经过1995年“司法院大法官会议”的解释,“宪法与立国精神”改为民主与法治等“通识课程”,大专院校的三民主义教育走入历史。2000年台湾高校废除三民主义入学考试。2004年,台湾教育部门修改高中课程纲要,将三民主义、公民与现代社会减幷为“公民与社会”一科,台湾地区的中学终于废除了“三民主义”的相关课程。台湾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的改革有意把1945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历史”列为“中国史”,当作“外国历史”,孙中山也成了“外国人”。台湾高校入学考试、官方的公务和技术人员考试也不再考“三民主义”或“国父遗教”。甚至孙中山是不是“中华民国国父”的问题在岛内引起争议。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