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海南周刊丨《子夜》“发声”成史诗 正文

海南周刊丨《子夜》“发声”成史诗

[娱乐] 时间:2024-04-27 06:37: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53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子夜》“发声”成史诗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杨道

1932年12月5日,发声文学家茅盾的海南经典长篇小说《子夜》完稿。小说共19章,周刊约30万字,丨夜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成史1933年2月初版印行,发声即引起强烈反响。海南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周刊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丨夜文学史上,没有疑问地要记录《子夜》的成史出版。”历史的发声发展证实了瞿秋白的预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南《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周刊读者,且被译成英、丨夜德、成史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日本文学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荐10部20世纪世界文学巨著时,就选择了《子夜》,他认为这是一部可以与《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媲美的杰作。

作家茅盾。资料图

从“夕阳”到“子夜”

有批评家称,1932年,茅盾《子夜》的发表,具有一种里程碑的意义,因为中国文坛自此才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长篇结构的小说。虽然在《子夜》之前,中国也有长篇。但“五四”以前的小说大多为文言,结构是章回体。若以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小说为一个高度,则茅盾的《子夜》把现代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茅盾显然延续着鲁迅所开创的道路在前进,《子夜》汲取了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营养,为现代小说树立了新的榜样。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它以1930年5月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子夜》。资料图

优秀小说家茅盾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擅长以严谨的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他在构建这部鸿篇巨制时,通过对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子夜》原名《夕阳》,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用近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子夜》的创作,茅盾曾作过较为详细的著述。关于小说的构思,他最初形成的心理定势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现象的企图”。他不止一次地表露自己的意向:写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农村的交响曲”。这个构想不仅赋予《子夜》以宏伟的框架,也从一开始就给予小说史诗般的品格。

据茅盾回忆,1930年秋,他眼疾、胃病、神经衰弱并作,医生嘱他少用眼多休息。于是,他就常到卢表叔公馆去,跟一些同乡故旧晤谈。他们是卢公馆的常客,他们中有开工厂的,有银行家,有公务员,有商人,也有正在交易所中投机的。从他们那里茅盾听到了很多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也看得更清楚了。

《子夜》。资料图

而《子夜》的题名也颇费了一番波折。最初的题名茅盾拟了三个:夕阳、燎原、野火,后来决定用《夕阳》,作者署名为逃墨馆主。当时是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邀请,打算从1932年起先在《小说月报》连续刊登(其实,那时全书尚未写完,只写了一半)。不料突然发生“一·二八”上海战事。商务印书馆总厂为日本侵略炮火所毁,《小说月报》从此停刊,茅盾交去的那部分稿子也被毁了。幸而他留有原稿,之前交上去的是副本。后来再交稿时,作者署名就换回了原名“茅盾”。

《子夜》与鲁迅、瞿秋白

茅盾文学创作的历史证明,他开始小说创作时便以宏阔的目光统览时代。正如他说的:“《蚀》与《子夜》发表时,曾引起了轰动,其原因,评论家有种种说头。但我总以为我敢涉足他人所不敢写而又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题材,是原因之一。”

《子夜》与瞿秋白之间,颇有渊源。当时因为党的机关被破坏,瞿秋白夫妇必须马上转移。茅盾把瞿秋白接到家中住了一两个星期。那时两人天天谈《子夜》。瞿秋白还建议茅盾改变吴荪甫、赵伯韬两大集团最后握手言和的结尾,改为一胜一败。这样更能强烈地突出工业资本家斗不过金融买办资本家。瞿秋白看原稿极为细心。茅盾的原稿上写吴荪甫坐的轿车是福特牌,因那时上海通行福特。瞿秋白认为像吴荪甫那样的大资本家应当坐更高级的轿车,于是建议改为雪铁龙。这些建议,茅盾都照改了。

《子夜》。资料图

《子夜》与鲁迅的关系,也值得一提。1933年2月,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下午,茅盾及其夫人携孩子来,并见赠《子夜》一本,橙子一筐,报以积木一盒,儿童绘本二本,饼及糖各一包。”茅盾在回忆中也曾述及此事,称《子夜》一出版,便先想到给鲁迅送去一册,因为他曾多次问及《子夜》的写作进展。

当时送给鲁迅的《子夜》是一册平装本,精装本尚未印出。那时的茅盾赠书还没有在扉页上题字的习惯。鲁迅翻开书页一看,是空白,就郑重提出要茅盾签名留念,并且把茅盾拉到书桌旁,打开砚台,递给他毛笔。茅盾当时有些腼腆,说这一本是给鲁迅随便翻翻并提意见的。鲁迅回称:“不,这一本我是要保存起来的,不看的,我要看,另外再去买一本。”于是,茅盾在书的扉页上认认真真地写上:

鲁迅先生指正 茅盾 一九三三年二月四日。

《子夜》出版后,据说曾有过一些批评的声音,该书还被当局“查禁”。当年鲁迅收到茅盾赠送的《子夜》后,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国内文坛除我们受压迫以及反对者趁势活动外,亦无甚新局。但我们这面,亦颇有新作家出现,茅盾作一小说曰《子夜》,计三十余万字,是他们所不及的。”后来在给“野风”画会演讲时,他又明确回应:“《子夜》写得很好!”

茅盾《子夜》手稿(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子夜》里的女人们

茅盾小说里的女性形象是一直在变化的。在《蚀》三部曲中,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几位女性角色的命运浮沉,她们和整个民族、时代连在一起,参与完成了男性化的主流叙事。后来的《子夜》展现了中国现代都市环境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并非作家和作品叙述的重心,但她们作为小说的侧翼,不可忽视。

在《子夜》中,林佩瑶、四小姐蕙芳、张素素、林佩珊、徐曼丽、刘玉英等女性角色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乱世风云中的人间仙地,是容纳一群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的边缘人物的一个乐园。她们一方面伴随着大都市的现代步伐走向开放的现代,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对现代文明和封建传统意识进行对抗。但她们对于爱情和生活,在潜意识里都存有追求自由独立的意识,当然,她们对这种意识所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林佩瑶,温文尔雅、风姿绰约,即使眉尖紧蹙也不失往日活泼。她有着少奶奶的身份,居有洋房、花园,出入有汽车,有众多佣人可供使唤,客厅布置得富丽堂皇,油画、古玩、鲜花、家具、宠物……一应俱全,可在喧哗的人群背后,她却一直处于灵肉分离的痛苦中。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做着苦涩的少奶奶,她更怀念自己少女时代的梦幻,渴望恢复少女的经验。

而公馆里的四小姐蕙芳身上,有一种激烈的精神矛盾,一种从属于乡村封建文明与都市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她被父亲囚禁在封建的牢笼里太久了。与之相对的,是另一女子林佩珊,林是个过于追求自由的人,生活对于她来说就是意味着及时行乐,这就是她所理解的自由,与四小姐蕙芳截然相反。但这两人都与公馆里的另一位青年女子张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张素素最终带领蕙芳逃出了公馆,搬到了青年寄宿舍,启发她去寻找新的自由。

《子夜》里还有三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年轻女子——交际花徐曼丽、寡妇刘玉英、少女冯眉卿。她们都是被淹没在都市大泥淖里的小人物,她们没有更高远的理想,但谋求经济独立,因为这是她们的尊严和自由得到保留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途径艰难,姿态卑微。

把如此人数众多、际遇各异的年轻女子安置在一部小说里,让读者不免有误入《红楼梦》的“大观园”之感,但对于她们的阅读体验迥异,因为我们不仅听到作者同情的叹息声,还听到了作者在为她们努力挣脱封建囚室、追求自由而振臂鼓呼。(杨道)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