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好日子跟着黄河往前奔 正文

好日子跟着黄河往前奔

[知识] 时间:2024-04-25 23:24: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67次

原标题:好日子跟着黄河往前奔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西南部,好日黄河有个城上村。往前作为全镇惟一一个回汉混居的好日黄河村落,这里民风淳朴,往前村民勤劳、好日黄河善良。往前

2015年10月,好日黄河国网供电公司尖扎县供电公司成为城上村联点帮扶单位,往前驻村“第一书记”刘贵明走马上任。好日黄河其实,往前对于刘贵明这个“老电力”来说,好日黄河城上村并不陌生,往前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好日黄河他就在这里挨家挨户抄表、往前收费。好日黄河

“以前我天天跟群众打交道,认识不少村民。驻村后,走村入户时有些老人还记得我,感觉很亲切。”这份熟悉的背后隐含着发展的短板,除了村委会这栋楼和进村的硬化路,村里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村民思想保守,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正如刘贵明所了解的这样,精准扶贫开始后,这个114户468人小村子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全村29户90人被列为贫困户。

“扶贫扶贫,这回能成吗?”

守着黄河没水喝。很难想象,这么矛盾的场景曾在城上村上演。受制于此,这个人均0.87公顷耕地的农业村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产业优势。 “家家户户都在喝窖水,吃水都困难,还谈什么发展?”眼看土里“刨”不出好收成,不少有能力的群众投亲靠友外出经商、务工。留下来的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就拿29户贫困户来说,建档立卡之初平均收入1650元。

2016年,即将通水的喜讯传遍了城上村,一直在谋划出路的刘贵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城上村的核桃个大皮薄,软梨香酥爽口,瓜果产业是其优势之一;村里有历史悠久的元代古城墙遗址,还有青海民间社火、民间小调等,这是其优势之二;城上村距离镇中心约1.5公里,交通便捷是其优势之三。”

依靠优势谋发展。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刘贵明和村两委、村民代表反复商量,最终决定将果蔬种植和旅游开发作为城上村致富产业。 “村里有8公顷的荒地。之前种过小麦、油菜等作物,但由于水电等问题,慢慢就撂荒了。

当时我想,既然水的问题解决了,那还是应该从老本行抓起,建60栋温室大棚,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及加工产业,改变以往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荒地变温棚。经过沟通,刘贵明从县里争取到500多万元的项目,又联系“娘家”国网尖扎电力公司拿出115万多元用于电力线路铺设。2016年3月,温棚正式开工建设。

在温棚施工如火如荼之时,刘贵明一鼓作气,按下了城上村发展的“快进键”: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实现农电网改造、电信网络入户、电热炕全覆盖……

村民海力买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15年前,她从寺门村嫁到这里。由于婆家家境贫寒,结婚不到两个星期,她就和丈夫马乙吉热沙外出打工。有些积蓄后,他们自己开起了拉面馆,日子这才一天天好起来。

“以前都在外地,每年回来的次数不多,村子似乎没什么变化。现在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上体育健身设施齐全。网络全覆盖,家里还装上了电热炕。环境好得很!”

群众中流传的几句“花儿”将城上村的巨大变化诠释得淋漓尽致:过去的城上村脏乱差,杂草把腿淹掉给里;如今的城上村大变了样,环境哈整治得漂亮。

“好日子有奔头了”

辣椒、西红柿、豆角、西瓜……温棚成功播种之后,刘贵明打起了“农业+”的主意,从省里找来了农商界的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论证,引进资金,在村里试验种植了2.67公顷油葵,又治理了2.8公里的沟渠,种植6.67公顷花海,铺设景观栈道、花海漫步小道,并开发了“青年林”土窑烧烤区,引导10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按照之前的规划,打出了“城之上花千谷”旅游发展品牌。

温棚丰收之时,刘贵明在村里举行了乡村旅游启动大会。一边动员亲朋好友过来捧场,一边通过旅行社带来了10个旅行团。大棚采摘、自助烧烤,还有花海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城上村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蔬菜大棚,一株株绿油油的辣椒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些辣椒种了20多天了,其它棚里还有草莓、上海青等。收获后拉到县城、西宁,供不应求。”一旁忙着浇水的李存德原本是村上的贫困户。媳妇韩林梅因为腰椎受伤干活不便,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几年前,一家4口的生活全靠种地。温棚建设完成后,他开始到棚里打工。打药、浇水……每小时能有10元的工资。大儿子毕业后,依靠创业贷款,在县城开了家五金店,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一传十,十传百。如今,一炮而红的城上村逐步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每周接待游客约600人次,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每天就有上百名游客慕名而来。

看到黄尕录、韩银花老两口时,俩人正张罗着做晚饭。年近七旬的他们尝到了村里产业发展的甜头。平日里只要有空,韩银花就去温棚里摘菜、锄草,每个月能有几百元的收入。

此外,村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家里的核桃树上结出了“致富果”,原本需要自寻销路的核桃、核桃油成了“香饽饽”。 “女儿出嫁后,我俩的生活都指望那几亩地。原来的老房子住了30多年,愣是没钱翻新,后来还是靠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盖起这几间新房。现在村里发展得好,我们都跟着沾光,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不用给女儿增加负担。”一笔笔进账算下来,2019年两位老人收入2万多元,跟往年相比,翻了好几番。

“老了老了,倒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黄尕录话音未落,笑容就从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开去。

“我们的‘第一书记’不能换”

“我们城上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恳求上级:为了我们城上村今后的发展,我们的联点单位不能换,我们的‘第一书记’刘贵明不能换,这是我们城上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

经过几年发展,2017年底,城上村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3月,村两委和全体村民联名县委县政府,希望能在州县扶贫工作队统一调配中留下“第一书记”刘贵明。

村民何生录右手残疾,外出务工对他来说是件难事。随着村上产业的发展,他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稳定的收入换来脱贫摘帽的好日子。提起刘书记,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刘书记刚来时我们心里都没底,但眼看着路修好了,广场建起来了,温棚、花海都打造出来了,我们对他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非常实在,很关心我们老百姓,我们非常信任他,所以我在联名信上按了手印。”

“村民联名写信,我哪好意思走?参加工作几十年,虽说不像村干部那样天天跟村民打交道,但我有信心做好群众工作。”时隔两年,再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贵明依旧难掩激动。

“你看,只要我把一件件实事办好,大家就会认可我。这封信就说明我为群众付出了,群众也没忘记我。”

在他的努力下,温棚种植三年来,全村分红12万余元;15户贫困户从木材加工厂连续四年分红11.28万元;城之上花千骨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婚纱摄影基地、停车场相继建设完工。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500元。除了产业越办越好,城上村还在全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中评为洁净村庄,获得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正如村民何生录说得那样,如今的城上村“四季里都有看头,一年里有盼头,富路上有干头”。

谈起今后发展的路子,刘贵明心里早有打算。“要把城上村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主的现代化新农村,按照一年脱贫、两年巩固、三年提高的目标,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

采访手记:“飞鸽”何以变“永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放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第一书记”刘贵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2018年3月,村两委和全体村民联名致信县委县政府,希望能在州县扶贫工作队统一调配中留下刘贵明。面对这种情况,原本可以离开的刘贵明毅然决然选择留下。 “飞鸽”一下变“永久”,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

2015年10月上任;2017年底,城上村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3月村民联名致信……从初来乍到时的“不被认可”到办成几件实事后的“有点本事”,再到任职期满后的联名挽留,不到三年时间,这个在国网供电公司尖扎县供电公司干了40年的“老电力”把根牢牢地扎在了城上村的这片土地上。

这股力量从哪里来?

初见刘贵明,从面包车上下来的他戴着一顶大草帽,深色夹克衫,一双运动鞋上还沾着泥土。简单打过招呼,一行人跟着他来到城上村。从村口到广场,从花海到温棚,原来的面貌、经历的变化、如今的成绩,边走边聊,对于脚下这片土地,刘书记就像自家客厅般熟悉。

这股力量从哪里来?

百姓心中有杆秤。采访过程中,刘贵明带着记者穿行在干净平整的村道上,不时有路过的村民上前跟他攀谈。有的群众拉着一车软梨路过,看到他就要往他手里塞上几个。有的群众出门看到他,拉着他就往家里走。到村民家里采访时,一看刘书记来了,总是先倒杯热茶再说话。临走前,说什么也要让他吃口饭再出门。

这股力量从哪来?

在六七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始终感觉时间很紧迫。聊起村上的变化,刘贵明有太多的话想说。不是照本宣科的介绍,而是实打实、点对点的讲解。五年时间,就像他亲手绘制的那幅“精准扶贫作战图”一样,城上村的发展脉络早已烙印在他心里。与其说是“火车头”“领头雁”,带着一份情怀工作的刘贵明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上人。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是他的目标任务,可言语间流露出更多的是对这个村子、这些村民的感情。这份情感,点燃了村民的希望、信任,也点燃了刘贵明的激情、信心。(咸文静 张多钧)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