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太行风 | 旱碱麦,香满仓 正文

太行风 | 旱碱麦,香满仓

[探索] 时间:2024-04-19 19:31: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25次
编者按 今年5月,香满仓习近平总书记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太行是风旱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碱麦”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香满仓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太行是风旱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碱麦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香满仓各地一直在不懈努力。太行黄骅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风旱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碱麦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香满仓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深加工,太行延伸旱碱麦的风旱产业链,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如今,越来越多的盐碱地被唤醒,变成“米粮川”。

11月16日,孙建军制作的手工花式面花。

立冬时节,渤海吹来的风还不那么凛冽,天空湛蓝,阳光温暖。早饭过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村民广场上,人声渐起。

广场对过,黄骅面花非遗工坊里早已忙碌起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骅面花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军派来的面花师傅高静和她新收的四五个徒弟,开始了新一天的手工面花制作。他们将按客户要求,做一件“六重花式福字款”面花。

黄骅面花非遗工坊今年10月开张。在黄骅,做面花也叫“磕面花”。按照孙建军的设想,在生产花模子磕出的黄骅传统面花之外,还要另辟蹊径,打造花式产品生产教学模式,让面花这门传统技艺融合陕西、山东等地的面花文化元素,也让手艺传承惠及更多乡亲。

活灵活现的游鱼、飞鸟,富丽的牡丹、朴拙的菊花……在师傅手把手地传授下,徒弟们第一次用自己家乡土地上种出的旱碱麦面粉,捏制出了多彩的世界。现在工坊有十来个学徒,都是黄骅农村的子弟,三四十岁,个个心灵手巧。

村里威望颇高的旱碱麦种植“土行家”刘玉锁,对非遗工坊十分看好。没事的时候,他总忍不住在手机上一遍遍欣赏非遗工坊里生产的面花图片。后仙庄村人的日子,多像这些层层叠叠的面花,美好多彩,又让人满怀希望。

5月26日 ,刘玉锁(右)与村民一起查看旱碱麦长势。省文联组联部供图

后仙庄村北洼,旱碱麦田里处处生机。抢墒早播的地块,已经开始分蘖。搭上播种期最后一班车的晚播地,麦苗活泼泼地拱出地皮。

11月16日早晨,农机手正在检修机器,启动麦子休眠前的镇压保墒作业。麦地,像一位进入新一轮孕期的母亲,骄傲而安详。多年养成的习惯,刘玉锁几乎每天一早都要来洼里转一圈,看看麦子长势。作为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既为自家麦地操心,更为全村麦地操心。

刘玉锁和老伴儿种着20多亩地,麦季一共打下6500多公斤麦子。今年的旱碱麦,行情非常好。收完麦子种棒子,棒子也很给力。大秋里,沉实的棒子粒金子般在收割机的仓斗里流出来,刘玉锁心里甭提多舒畅。入冬后,粮食该卖的卖、该囤的囤,跟村里的多数人家一样,他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谋算。

走在新绿的麦田里,刘玉锁一遍遍想起今年麦收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仙庄片区考察的情景,心情很是激动。一亩旱碱麦,多数都能打260公斤到300公斤麦子,好地块能超350公斤。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啊!不光后仙庄村,整个仙庄片区,整个旧城镇,整个渤海新区上百万亩的大碱洼里,哪户人家没有几千公斤的新麦?大囤满、小囤流的丰收愿景,结结实实地实现了。

作为一个老庄稼把式,刘玉锁永远忘不了2013年4月9日这个日子。当天,他无意中读到一条新闻:“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建立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

“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儿”,曾是黄骅盐碱滩的真实写照。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就开始了旱碱麦种植。只不过那些原始品种,亩产仅有几十公斤。碰上灾年,麦种都收不回来。在盐碱地里摸爬滚打半辈子的刘玉锁,并不懂新闻里说的“核心区”“示范区”等新鲜名词。但他心里却着实被这则新闻擦出一朵朵希望的火苗。作为一名村干部、老党员,他觉得机遇来了,自己得带头干点啥。

那年秋天,刘玉锁家的田地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法”。

一台村人从未见过的大机器开到玉米地边。“呼啦啦”机器启动,七八行玉米连秸秆带玉米棒子被“咔嚓咔嚓”吞进肚里。它吃得快,吐得也利落。玉米棒子一个接一个地被送进仓斗中,让人目不暇接。机器身后,粉碎过的秸秆被均匀地撒回地里。小半天工夫,十几亩地的活就干完了。收完玉米,再种麦子。刘玉锁请来翻耕机,又是不到半天时间,玉米秸秆连同地里的杂草,全部被翻扣到了30厘米深的地下。紧接着,轮到旋耕机、播种机登场,耙地、播种、施底肥,由一台大拖拉机带着一溜烟就干完了。

“这就叫农业现代化吧,今年可见识了。”村民们之前也听说过这些先进的大机械,但总觉得那是别人的事。刘玉锁家一个星期之内连连上演秋收秋种“戏法”,在村里引起不小轰动。有人说,钱烧呗,又不是身子骨不好,自己干不动。有人说,把秸秆卖给牛奶场还能挣个钱,翻到地里白浪费还得给农机手出工钱,我看玉锁的脑子有问题了。

在村里十字街口,刘玉锁给闹哄哄的人们算了一笔账:依靠人工,光掰棒子“白加黑”地干,每家也得十来天,加上耕地、耙地、种麦子,每年都得鼓捣一个多月。费工费力的事,上岁数的人干不动,还得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拽回来秋收,耽误人家挣钱不算,路费不也是一笔钱?机收机种,动动嘴皮子,地里的活就清了,一季能省出20天时间。俩壮劳力,按打零工每天挣50元,20天就是2000元。秋收省了时,种麦还能抢到好墒情。背着抱着哪个划算,大家伙自己掂量。

尽管当场没多少人明确表态,但刘玉锁清楚,自己精心策划的“戏法”示范课,已经达到了目的。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向盐碱地要丰收,农业专家给出了“培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种植”的套餐方案。刘玉锁深谙:好办法与好落实之间,有时候就差老百姓思想观念这“最后一公里”。而给村民做工作,最实际的就是自己带头干。

事实最能服人。因为秋收快,抓住了好墒情,第二年春天,刘玉锁的旱碱麦返青格外早,而且麦苗又齐又壮。原本跟别人家一样多的盐渍“秃疮地片”也显少了。再看没有进行深翻、秸秆还田的旱碱麦地,麦苗稀一片、密一片,看着就闹心。一时间,乡亲们纷纷仔细盘算起秸秆还田、机收机打的事。

刘玉锁清楚地记得,后仙庄村实现农事机械化,仅仅用了3年。3年,大机械收种为盐碱地土壤改良带来的益处已经肉眼可见。地里盐渍斑块越来越少,连原来根本不长麦苗的孬地,也能种麦子了,全村旱碱麦播种量每年都成百亩地增加。当黄骅市农业部门第一次组织深松土地的时候,村民一改逢事观望的态度,家家户户奋勇争先。大家都说,这深松作业能给土地舒筋活血,土地舒坦着呢!

10年间,市里两次免费深松,多年沉睡的犁底层苏醒了,板结僵硬的深层地痛痛快快伸了个懒腰,蓄水、排涝的本事更强大了。秋耕时节,乡亲们抓起一把泥土捧在手上,只觉得暄暄腾腾的,隐隐约约还有了些油性,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

村里人私底下喊刘玉锁“土行家”。这个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汉子,在科学种田上真不含糊。他头脑活络,特别喜欢接受农业科技的新生事物。刚刚包产到户时,经大嫂沈秀英推荐,他家率先播种了当时最走红的“冀麦32”。2015年,“捷麦19”新品种刚刚培育成功,他就设法淘换麦种抢先试种。沈秀英在十几里地之外的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工作,每每见面或电话联系,刘玉锁第一件事就是向她打问有啥好种子、有啥种地的新方法。几个反响不错的新品种,都是刘玉锁带着几个喜欢科学种田的人在村里率先试种。

科技如甘蔗,越吃到深处越甜。对于大机械作业、秸秆还田、微沟播种、合理密植等,刘玉锁如饥似渴,处处留心,考察求教。“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十年,他带头把自己从一个传统庄稼把式变成了科技新农人。

“玉锁叔,现在这温度,一亩地播多少斤麦种合适?”

“玉锁哥,咱这麦子该喷磷酸二氢钾了不?”

刘玉锁用自己的新本领、新知识,回应着乡亲们对于土地的热情。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了后仙庄村科学种田的主心骨。

犹记得,夏天的首次采访中,当车子穿行在黄骅农村公路上,旱碱麦已经收割完毕,金色的麦茬在阳光下反射着热情的光芒,似乎在呼唤着农人们赶快播种玉米。麦茬地之间,镶嵌着一片片盛开着紫色小花朵的苜蓿地。刘玉锁说,这些年机械化种植、秸秆深翻还田的作用很大。一些盐碱度较高、难以播种旱碱麦的土地,种植苜蓿也是改良盐碱地的好办法。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种苜蓿,调节盐碱度,提高土地肥力,改造好的地块就可以种麦子了。2023年,整个黄骅市苜蓿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麦草轮作,让土地休养生息,得到新农人的普遍认可。

一年一小步,十年看巨变。千百年来盐碱为害的盐碱滩,已然变成一位抒情的大地魔法师。五黄六月,风摇麦浪,千里麦香。漫步田间,古老的盐碱味早已没有踪影。轻嗅每一寸禾稼,都透着微甜的味道。

6月,张卫军在“捷麦19”三圃繁种田进行田间穗行的初选和收获工作。崔秩恺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芯片”强大了,粮食种植的底气才能强大。而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让种子和土地“相向而行”,堪称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里程碑。

十年来,以后仙庄村为代表的环渤海盐碱滩上,以机械化、现代化农业为动能,改造盐碱地“以地适种”的努力持续精进。而农艺师张卫军等科研攻坚者,则沿着“以种适地”的思路,不舍昼夜,默默耕耘。

张卫军的父母都是中捷友谊农场老职工。农场比旧城镇后仙庄村那边的地势更低洼。从农场成立垦荒种麦起,职工们就一直与盐碱化进行着艰苦的斗争。那时候,农场家庭都吃粮本。因为吃不饱,少年时代的张卫军时常被父母打发到大碱洼里采野菜回家填饱肚子。遍地的碱蓬、碱嘎巴儿,成了他的成长记忆。当然,饥饿也挡不住少年飞扬的心。他想,这遍地的碱蓬如果都变成麦子该多好。

1988年,张卫军从沧州农校毕业,被分配到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工作。之前,农科所已经多年从事旱碱麦品种选育,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和科研经验,并有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冀麦32”。“冀麦32”在黄骅农村示范种植,旱碱麦亩均产量从原来的几十公斤一下子提高到150公斤,上了一个大台阶。

张卫军很快融入了旱碱麦育种团队。

工作十分繁琐。返青时间、返青率、拔节时间、分蘖率、成穗率、扬花时间、株高、根系深度、穗粒数、单粒重……一个个科研数据,都要靠实验田里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的周密分析取得。育种组当时只有3个人,而列入调查的小麦品种多达40多个,调查范围足足4亩多地。

初冬,实验田里的麦苗准备休眠。渤海的风,钻皮钻肉。在室外待上半个小时,手脚就冻得又疼又麻。为了获取旱碱麦越冬前的关键数据,张卫军和同事们带着尺子和笔记本,在麦田里从清晨一直干到天擦黑。冻僵的双手,努力地配合大脑完成了大量的测量和记录工作。

春天里,旱碱麦起身拔节。为观察麦苗长势,越是特殊天气,张卫军越是往田里跑。一天下来,脸上身上挂满带着咸味的泥土。到小麦秀穗扬花期,科研观察的时间就得按小时计算了。张卫军每天至少往田里跑三四趟,只为捕捉某个特殊节点的数据。

滴水穿石。张卫军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耐性和定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更优秀的种子。

观察中发现,“冀麦32”耐寒、耐旱、耐盐碱,表现出很好的韧性,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平均株高超过1米,这个“身高”对于特别喜欢刮风的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来说,实在太高了。麦子长得太高,抗倒伏能力就差。倒伏,是麦子减产的罪魁祸首之一。

张卫军在种子实验室开展旱碱麦种出芽试验。(资料图片) 张建功 摄

为了选育更适宜的“矮个子”麦种,农科所扩大观察范围搞调查比对,到“冀麦32”大田中进行地毯式寻找。1992年,获得500个变异株单穗,这让张卫军非常欣喜。单粒点播、单株调查、考种、行播、入圃实验……转眼8年过去,他们终于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出圃。再经过3年的品系比较、生产试验,最终在2015年育成“捷麦19”。这个新品种,株高降低了10至15厘米,秸秆也更加粗壮。它们扎根的本领也好,根系深达2.8米至3米,比普通小麦增加了0.3至0.5米。

“捷麦19”,是张卫军和同事们为盐碱地“旱作雨养”种植环境量身打造的专属小麦品种,花费了30多年培育成功。周围村庄一经示范,许多乡亲第二年就主动选择了“捷麦19”。用刘玉锁的话说,这个品种不挑地,抗盐碱能力“杠杠的”。2023年,后仙庄村的耕地中绝大多数种的都是“捷麦19”。

“旱作雨养”,传统的耕作方式里蕴藏生态农业的精神。为了给当地传承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赋予创新的科技之“芯”,张卫军等一大批科技人员,几十年如一日接力攻关。

与此同时,主导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国家队”更在持续发力。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山东、辽宁、天津四省市,针对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也筛选出了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比如“小偃60”“小偃155”等。

今年,黄骅市60.98万亩盐碱地收获了14.64万吨旱碱麦。其推广的旱碱麦新品种,除了仙庄片区的“捷麦19”,还有“小偃”系列、沧麦6002、沧麦6003等。更欣喜的是,由援疆工作者做媒,“冀麦19”与新疆若羌、和硕的大片盐碱地“结缘”,喜获丰收。

“捷麦19”之外,张卫军和他的伙伴们采用迭代杂交方式,于2021年培育出“捷麦20”。瞄准更新一代“研究材料”,他们雄心勃勃。

旱碱麦的中国“芯”,越跳越稳健,越跳越有力量。

6月9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麦开镰。黄骅市文联供图

麦苗鲜,面花香。趁着风和日丽,村里上年纪的女人,纷纷翻找出自家珍存的面花模子,擦净小篦子上的细尘,准备给儿孙们好好蒸几锅面花。蒸面花,是黄骅上百年的民俗传承。过去,麦子稀缺,逢年过节才舍得蒸一些,祭祀先人、招待亲戚。今年风调雨顺,旱碱麦丰收,人们当然要大展身手,用素雅、香甜的传统面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随着黄骅面花非遗工坊开张,孙建军的干劲更大了。作为面花非遗传承人,孙建军2012年创建以面花为核心产品的帝鉴食品有限公司,从小作坊做起,经过十几年打拼,把非遗面花推广到北京、石家庄等地的高端市场。现在,他的公司已成为沧州市旱碱麦深加工“龙头”企业之一。今年麦收之后,他扩建了厂房,从北京“挖”来生产、销售人才,重组面花运营团队。他自己则全身心地做教学和员工培训。孙建军说,非遗不创新发展无以存活,发展的关键是人,没有优秀的人才,一切免谈。

因为面花,孙建军和后仙庄村这片土地有了交集。而拥有成熟的旱碱麦种植技术和大片土地的后仙庄村人,也从孙建军和他带领下的旱碱麦深加工企业得到许多启发。

旱碱麦声名鹊起,点亮了后仙庄村村民对未来的希冀。刘玉锁说,原本不咋关心土地和庄稼的年轻人口中,“旱碱麦”也渐渐成了高频词。大家伙心气足了,纷纷表示要给村里做点事,回馈家乡的养育之恩。

“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家家户户自觉自愿。74岁的王如春当上村里的清洁员。每天一大早,老人家就兴冲冲上岗了,清垃圾、整地面、除杂草,犄角旮旯定时喷药防虫,跟侍弄自家院子一样勤快。见到村里老哥们,他总笑呵呵地说,把街道收拾得妥帖利索,自己也舒坦。

王园园是第一批回村创业的年轻人之一。她今年37岁,娘家在沧州市海兴县。他们这茬人赶上了好时代,渤海新区黄骅市大发展,各种机会也纷至沓来。20岁那年,她来黄骅工作,并且在后仙庄村找到了另一半。夫妻俩一个在企业打工,一个经营着两台混凝土罐车,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2021年,村里选网格员,王园园考虑再三,毅然决定回后仙庄村参加社会工作。做网格员之外,王园园还和妯娌在村里开起一家小饭馆,名字叫“常月羊汤”。小饭馆主打传统风味,妯娌擅长做羊汤,园园最拿手的是手擀面、烙饼、水饺、面花。做面食,当然选用自家产的旱碱麦。每天一早,王园园通过手机视频播发新采购的食材,茴香、韭菜、鸡蛋、黄菜、豇豆、黄瓜……每一样都新鲜水灵。小饭馆回头客多,餐餐爆满,还要“翻桌”。累是累点,但充实、快乐。

在外打工的人纷纷动了回村创业的心思。后仙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建,今年41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黄骅做建筑工程方面的生意。2021年村委会换届,他放弃高收入,选择回村工作。村里盐碱地治理好了,乡亲们种地不赔钱,今年一亩地还能赚几百元。他想带着大家把产业链做起来,让旱碱麦真正成为一篇“大文章”。

旱碱麦的产业链怎么做?刘建想的是面粉加工项目。后仙庄村旱碱麦,真正“旱作雨养”,含多种营养价值丰富的微量元素,吃着香甜,嚼起来格外筋道。这么好的麦子,必须让品牌响亮起来。刘玉锁则认为,要想增产又增收,就得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搞合作社和农庄。

今年秋播前,村里又有1300亩土地流转出去。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已经规划完成,只待来年开春,集调沟、修路、拉电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将陆续展开。“未来的后仙庄村大北洼几千亩土地,将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雨能灌、碱能排。”刘玉锁憧憬着。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这句话刘玉锁记得牢靠。作为一个老庄稼把式,这位六十多岁的汉子,对脚下的土地充满自信。

旱碱麦,一种古老而又焕发生机的庄稼,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正奏响属于它的华彩乐章。(宁 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