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杨文宗:择一业,就要倾尽一生 正文

杨文宗:择一业,就要倾尽一生

[焦点] 时间:2024-01-09 09:19: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84次

杨文宗在修复韩休墓壁画。 本报记者 郭青摄

杨文宗在壁画揭取现场(资料照片)。

修复前(上)和接近修复完成(下)的《玄武图》。 本报记者 郭青摄

8月27日,杨文业倾记者再次见到杨文宗,宗择是尽生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修复室里。从考古发掘算起,杨文业倾历时8年的宗择韩休墓壁画《玄武图》修复工作已接近尾声。

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尽生已经59岁的杨文业倾杨文宗大半辈子就干了一件事——修文物。用他的宗择话来说——“自己就是一名‘匠人’”。

就是尽生这名“匠人”,用30余年时间让数千件(组)珍贵的杨文业倾文物得以“复活”,将这些承载历史信息的宗择实物呈现给世人。

壹 用双手重现大唐盛景

韩休墓的尽生抢救性发掘始于2014年,对其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是我国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以全方位、科学、完整的方式,系统性实施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

韩休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以直言敢谏留名史册。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历经千年而未褪色的精美壁画。《玄武图》绘于墓室北壁,出土时已遭严重盗扰,百余块壁画残块散落一地。仅对壁画进行“搬家”,就耗时近两年时间,修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有些古墓壁画看似保存完好,其实壁画上的胶结质已在光阴流转中分解消逝,颜料以粉状形态附着在壁画表面,一次稍重的呼吸都可能导致颜料脱落。杨文宗说,为了规范揭取壁画的技术流程,在制作夹板、烘干、加固、涂胶等各个环节,他和同事们不知反复实验了多少次。

杨文宗还对以往文物修复中采用的传统工艺、设备及工具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逐步形成了古墓壁画保护修复的行业标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也因此“落户”他就职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墓壁画是陕西的一张名片。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展出的壁画,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从考古工地揭取的墓葬珍品,其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国之最。这里的许多壁画,杨文宗都参与过保护修复。

30多年来,杨文宗用自己的巧手与勤思,让千年前的大唐盛景重现在观众面前。如今,杨文宗会时常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走走看看。这座建在地下的展厅,展陈着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等近百幅壁画珍品。

杨文宗说:“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突飞猛进,文物修复已经从纯粹的手工活变成了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美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融合性系统工作。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物能够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贰 三十余年的“文保足迹”

戴着眼镜,身着白大褂,手持镊子,头发微微花白的杨文宗细致入微地做着壁画修复工作,如同一名一丝不苟的医生。“我们是文物的‘医生’,在‘手术’前先要了解‘患者’有什么问题,还要了解不同材质的文物,包括它的组成成分、结构、历史背景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去干预它。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很可能在修复中造成不利影响。”杨文宗说。

经过他的“手术”之后,那些“疾病缠身”、支离破碎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30多年来,杨文宗承担了多项文物保护修复任务,修复过包括古代壁画、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在内的数千件(组)文物,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文物。

来看看杨文宗的“文保足迹”:参与修复秦陵二号铜车马两台并大获成功,这两台铜车马也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品和对外交流重要展品;负责完成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支援洛阳古墓博物馆北魏元怿墓壁画修复及新安县北宋墓壁画揭取工作,获得“陕历博1998—200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完成唐墓壁画真迹首次外展——赴日参加“世界四大文明展”的安全包装、运输、陈展等全程文保任务,并研制出首套科学规范的古代壁画包装运输方案;负责残缺严重的馆藏秦代大型青铜龙的修复、复制,完成馆藏一级文物唐鎏金铁芯铜龙的保护修复;承担对石膏加固壁画的实验性修复及再修复方法研究,摸索出一套石膏加固壁画的处理修复方法,并成功完成一级藏品《仕女图》的再修复;配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项目,负责保护修复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各类文物总计68件(组),保证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陈列展按时开放;作为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志愿者,前往美国修复唐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

此外,杨文宗负责完成了对内蒙古自治区米拉壕墓葬壁画的抢救性揭取保护,完成2幅航天城唐墓壁画、5幅唐武惠妃墓壁画的保护修复,组织实施了章怀太子墓壁画《观鸟捕蝉图》的保护修复。他主持完成唐韩休墓壁画的保护搬迁工作,揭取、搬迁壁画21幅,约46平方米;保护修复揭取后的墓室壁画4幅、甬道壁画5幅,约10.7平方米;成功研发“大型壁画砌体的高效自动切割系统”,解决了传统壁画揭取方法不可避免地对壁画造成损伤这一技术难题。

在古代壁画的保护修复方面,杨文宗负责揭取、搬迁、修复和加固过的壁画共计数百平方米,涉及汉、北魏、唐、宋、辽、金等多个朝代。杨文宗数十年如一日,让这些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闪耀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芒。

叁 修复历史而非创作历史

同事们都说杨文宗是“一个本分、踏实的人”。正是凭着本分、踏实,杨文宗把工作干成了一番事业。

大学毕业后,杨文宗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一干就是37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徒“升级”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如果不是亲身感受,人们很难想象文物修复工作竟是如此繁琐复杂,甚至是枯燥无味。一件残缺的文物出土后,从现场保护、信息研读到定型修复,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没有足够的定力和对这个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杨文宗说。

2014年对韩休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从进入墓室看到壁画开始,杨文宗便再也挪不动脚步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墓地和工作室,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两年后,从工作室走出来的杨文宗两鬓斑白,苍老得犹如变了一个人。

“文物修复就是要体现出文物原有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如果不能遵循原作者的理念和风格,便不能真实地研读出上面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甚至会曲解历史。我们是在修复历史,绝对不能创作历史。”他说。

这是杨文宗一贯的标准。他用自己的巧手“医治”好了数千件(组)濒危文物,重现其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他身体力行,培养出陕历博壁画修复团队,确保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传承……杨文宗2020年被授予“三秦工匠”荣誉称号和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文宗说:“文物修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当我看到一件原本残缺不全的文物经过修复后变得完整,并且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研究价值都体现出来的时候,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