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百强军工榜:“擂台”竞技看点多 正文

百强军工榜:“擂台”竞技看点多

[探索] 时间:2024-03-29 15:45: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88次

原标题:百强军工榜:“擂台”竞技看点多

上图:2019年6月17日,擂台在第53届巴黎航展拍摄的百强榜竞地面展示区域。新华社发

前不久,军工技国外一家网站发布了最新的点多全球百强军工企业排行榜,引起了军迷的擂台广泛关注。榜单显示,百强榜竞全球百强军工企业防务收入连续4年攀升,军工技2019年军售总额达5240多亿美元,点多同比上涨约7.1%。擂台

兵器买卖是百强榜竞国际安全局势的“晴雨表”,百强军工榜的军工技数据,映射出的点多是各国军工实力的“底数”。2019年,擂台全球防务支出较2018年上涨3.6%,百强榜竞涨势居近10年榜首。军工技

世界军贸市场的活跃,对世界和平而言并非福音而是威胁。其中,美国作出了最大“贡献”,连续几年来,美国都“雄踞”这一榜单的榜首。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今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防务收入暴涨42%,法国达索集团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以色列上榜的3家军工企业均有惹眼表现……

那么,究竟应怎样看待2019年的国际军贸市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军工企业又纷纷祭出怎样的应对之策?让我们从波动起伏的数据中找出答案。

大国军企持续领跑,“江湖地位”一时难撼

美、俄、法等国军工企业持续领跑,排名与上年度相比没有大的变化。部分国家的军售数字格外亮眼:英国同比上涨39%,德国军火出口将近12亿美元……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不难预见,兵器买卖热度难消,各大军工“巨头”领跑地位稳固。

然而,军贸市场向来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军售总额领先,并不代表身处“C位”的企业没有受到挑战。去年7月,土耳其签署购买的俄制S-400型防空系统第一批组件抵达安卡拉空军基地,标志着在北约内部引起巨大争议的“S-400采购案”落下帷幕。为了吸引这位“金牌买家”,俄罗斯还不惜向土耳其转让部分技术。

同样,法国也加快军售出口步伐。“阵风”战机作为达索集团的“当家花旦”,综合性价比得到不少客户肯定。为了抢占海外市场,法国坚持务实灵活的武器出口政策,对外军售不需要经过议会审批,一旦获得许可证即可进行,让买家少了许多“后顾之忧”,印度、卡塔尔等军购大国纷纷抛出“橄榄枝”。仅卡塔尔就订购了36架“阵风”,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额。国外订单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反哺”了军工企业的发展。

在百强军工榜公布的数据中,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航空工业公司、拉斐尔公司排名稳步上升,埃尔比特系统公司防务收入涨幅高达22%,再次证明了自身的军工实力。和大国军工企业相比,以色列军工企业虽然体量小、起点低、基础弱,但这些年一直是军贸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其秘诀究竟何在?

回溯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发展历程,他们深信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在尖端武器装备研制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引进国外技术后,以色列军工企业格外注重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不仅将信息技术、材料技术、隐身技术加以应用其上,还通过高低搭配、强弱互补的方式,使装备效能最大化。如今,以色列的无人机、反坦克导弹、装甲运输车配件等产品拥有不错的军贸市场。以色列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中,有近75%用于出口。

新兴国家激烈“打擂”,调整思路寻找出路

身处竞争激烈的军工“擂台”,小国如何抢占“一席之地”?人口仅1000多万,却拥有涵盖海陆空完整国防工业体系、长期“榜上有名”的瑞典给出了教科书般的答案。

冷战结束后,瑞典不断下调国防经费,国内军贸市场随之缩紧,面对武器装备订单急剧减少的状况,军工企业迎来“寒冬”,不得不裁员减产,新装备研发日趋缓慢。瑞典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对国防部所属机构和企业进行调整,将武器研制的绝大部分工作交由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只要满足国防部对武器系统的需求,就能够“中标”参与生产。这一举措解开了军工产业的“枷锁”,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深知自己的短板所在,瑞典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研发计划,他们先后与法国合作研发“神经元”无人攻击机,与巴西合作研发“爱立眼”预警机,与欧洲多国合作研制“流星”导弹……通过提升“跨国化”指数,瑞典军工企业不仅能够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还能灵活调动国际市场为自身解围、渡过难关。

同样作为小国,韩国也是国际军贸市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此次公布榜单中,韩国4家军工企业登台亮相。近年来,韩国将军售目光转向菲律宾、印尼、泰国等亚洲国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韩国军工企业不惜采取“薄利多销”方式打起“价格战”。此外,在签订相关采购协议时,往往附带了转让技术、建立生产线、提供优惠贷款等“福利”,市场竞争力节节攀升。

和韩国一同被列入“新兴军工体”的土耳其,根据本国国情需要,走出了“引进-消化-仿制”之路。他们凭借与西方各军工强国的良好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相继仿制出“阿尔塔”坦克、T-155“风暴”自行榴弹炮等“物美价廉”的武器装备,销量水涨船高。今年公布的数据中,土耳其有7家企业进入榜单,阿塞尔桑集团、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军售总额同比上涨21%、42%。

随着新兴武器出口国销量快速增长,军贸市场的范畴也逐渐拓展。面对全球复杂的反恐形势,各国政府用于“反恐”“安保”等用途的装备日臻完善。警用装备呈现出专业化、重火力的发展趋势,“国防”和“安保”类装备的技术界限逐渐模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执法部门成为国际军贸的重要买方,警用装备正成为军工企业抢占的另一片“蓝海”。

此外,当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产品、技术融合越来越深入,武器装备中民用规格元器件比例大幅提升。纵观许多“后来居上”的军工企业,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研发机构的重要创新技术首先在军事领域中运用,技术成熟后便可快速转化到民用领域。打破军民技术之间的“壁垒”,不仅能够让创新技术应用最大化,还能通过技术互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防务投入普遍上涨,疫情带来全新考验

需求旺盛的“买家”成为军工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早在2014年,北约成员国就签署协议,承诺将防务投入逐步增长至GDP总量的2%,并于2019年将防务投入的14%用于武器装备采购研发。近年来,英、法等欧洲国家频繁参加国际军演,军工产品的“刚需”被转换成源源不断的订单。而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日益复杂,小国为筑起牢固“防火墙”也纷纷“剁手”,推动2019年军火成交额一路攀升。

在这一过程中,各大武器进口国也认识到,引进国外装备固然能解决现实难题,但从长远来看,将导致国内军工企业研发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诸多核心关键技术不得不受制于人。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一位企业家曾给出这样的答案:“给客户一个购买的理由。”察觉到买方需求后,主要军事强国纷纷调整军贸出口思路,在不断降低武器出口门槛的同时,常常连带武器生产技术“打包”转让。俄罗斯在此方面“快人一步”,出口附带技术转让的产品遍布陆海空天各个维度,包括苏-30战机、T-90坦克、S-400型防空系统等。军贸市场头号“钻石买家”沙特则组建了沙特阿拉伯军事工业公司,业务涵盖地面系统、空中系统、导弹等多个方面,并专门成立了军事工业管理总局,为的就是在购买装备时引进技术,推动国防工业自主化进程。

然而,防务投入上涨的这股势头并未持续太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达索集团等军工企业不得不通过关闭生产线、裁撤员工应对危机。生产延误、订单锐减、供应链中断……多重因素下,不少军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前不久,美国雷神技术公司直接宣布削减1.5万个工作岗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各国政府没有坐视企业“失血”,陆续出台政策,保证企业度过艰难“寒冬”。从长远看,坐等“输血”并非良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军工企业纷纷利用现有设备转投生产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俄罗斯一家生产坦克瞄准系统、狙击光学组件的军工企业主动“跨界”,依托现有设备生产用于检测体温的热像仪,发挥了应有的“抗疫”担当,也缓解了疫情冲击造成的财政压力。

“后疫情时代”,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如火如荼展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制造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军工行业作为各国高端制造和尖端技术的引领者,加快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将是度过疫情“寒冬”的破局之策。

(数据来源:远望智库)

制图:范 宁(■陈泽亮 尹宝瑞 本报特约通讯员 曾梓煌)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