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酸菜书记”带着村民“点叶成金”

[探索] 时间:2024-03-29 06:48: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83次

  走进富源县大街小巷里的酸菜书记每一家餐馆,酸菜都是富源最常见一道菜品,或是着点叶主菜,或是村民成金配菜。

  距离富源县城20多公里的酸菜书记铁翅村,是富源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酸菜中的一种)的产地。靠着祖辈传下来的着点叶制作技艺,铁翅村民大多都能制作踩缸菜,村民成金但多数用于自给自足,酸菜书记只有少量流入市场。富源虽然铁翅踩缸菜的着点叶名气不小,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村民成金产业,带给村民的酸菜书记实际增收效应微乎其微,自从85后小伙杨永平的富源出现,铁翅踩缸菜走向了规模化、着点叶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快车道。

  36岁的杨永平,是后所镇阿依诺村今年新当选的党总支书记、主任。“给我三年,做成惠及全村的产业,做不到,我主动辞职。”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杨永平向全体村民立下军令状。

  上任履职后,杨永平详细了解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他心里甚是焦虑,村里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带动效应差、长远发展的潜力不足,就更别提规模化、市场化上档次的产业。

  在与村“两委”班子一番商讨和筛选后,杨永平和村干部的目光共同看向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翅踩缸菜。就目前的产业基础来说,发展酸菜产业,村里具备品牌、技术、区位等多方面优势,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很快覆盖全村,带动面、受益面都很广。

  为了尽快将发展思路付诸实践,杨永平提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以杨永平名下企业注资、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发动农户种植青菜供应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在多方受益的同时做优做强酸菜产业。

  今年5月底,投资300万元建设的踩缸菜加工厂房建成完工,6月初加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还注册了商标,并与县内外多家食品企业签订了供销合作协议。

  “种植青菜成本低、管理简单、产量大,前段时间已将家里2亩地的产量全部卖给加工厂,收入4000元,下一季准备多种几亩。”阿依诺村农户王二蛮说。

  为了形成示范种植带动效应,试生产期间,村里又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村民除了自己种植增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都需要劳力,农闲时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再多一份收入,通过种植、租地、务工,有的农户一年下来可增收两三万元。

  随着两个多月的试生产结束,相关生产手续陆续到位,近几天,第一批发酵的酸菜已进入加工销售环节,铁翅踩缸菜产业化后的第一批产品全面走向市场,阿依诺村的酸菜全产业链发展已初具雏形。为了把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杨永平一闲下来就开始直播卖货。

  看着加工厂的用量一天天增大,仅靠目前村里几百亩的种植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加工生产需求。杨永平打算在接下来的种植季节,将带着村干部进村入户开群众会,动员农户种植青菜,最终达到30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如果村里1000余户家家种植两三亩,每亩平均两三千元的纯收入,每年每户直接增收六七千元也不是难事。”杨永平算了算种植增收账说。

  距离杨永平上任已有半年多,自从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半年的时间他几乎天天跟酸菜打交道,说话聊天三句不离酸菜,一心想着把产业做优做强的杨永平,被一些村民戏赞为“酸菜书记”。

  杨永平除了是全村发展致富的“火车头”,还是村里年轻人的“领头人”。为了聚合更多发展思路,杨永平以村里在外工作、经商的村民和在校大学生为基础,建起了“发展交流群”,通过村里在外人才的“金点子”“金路子”为村里发展得更快更好提供了新思路、新活力。

  云南网通讯员 郭燚 王立英 记者 张雯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