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喝葡萄酒?去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签约超176亿元

[休闲] 时间:2024-04-26 13:44: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3次

 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

  为期6天的财智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9月12日闭幕。博览会以“中国葡萄酒 当惊世界殊”为主题,头条萄酒萄酒聚焦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喝葡会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去宁方式,深化葡萄酒文化、夏国教育、际葡旅游、文化艺术、旅游人才培养领域的博览交流合作。国内外产区的约超亿元千余款葡萄酒悉数亮相。此次展览,财智共签订涉及项目54个,头条萄酒萄酒协议金额达到173.46亿元,喝葡会签为国内外企业搭建起葡萄酒全产业链展示和交流合作的去宁平台。目前,夏国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2.5万亩,200多家酒庄在此落户,是全国唯一的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

  坚持生态优先,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葡萄酒是紫色梦想也是绿色希望。贺兰山东麓作为世界公认的高端葡萄酒“黄金产区”,具有独特的风土条件,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传承和利用好这些风土,才能更好保持产区的独特性、产业的科学性、产品的文化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雍指出:“经过一代又一代葡萄酒人的开荒拓土,昔日的荒滩戈壁、废弃矿坑变成了现在绿意盎然的葡萄长廊,成为区域气候改善、黄河水土保持和‘三山’生态涵养的生态屏障。”

  葡萄酒产业与生态建设相融互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是在荒漠化、石漠化和沙漠化地区发展起来的,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发展葡萄酒产业就是保护生态。陈雍强调,葡萄酒产业必须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对此,他表示宁夏将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做好“葡萄酒+生态”文章,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突出节水增效,突出生态涵养、突出绿色循环,率先探索“先建防风林、再配水电路、后建葡萄园”的生态建设模式。

  “我们力争把贺兰山东麓百里绿色长廊打造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让“紫色名片”走向世界

  贺兰山东麓地处北纬38°的“黄金地带”,坐拥1100米的“黄金海拔”,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禀赋、无可复制的风土气候条件,造就了全世界公认的高端葡萄酒“黄金产区”。

  北纬37°43'—39°23',造就了宁夏葡萄酒“色泽鲜明、甘润平衡、香气馥郁、酒体饱满”的东方特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夏贺兰山东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产区。2021年,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2.5万亩、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酒庄228家(已建成116家、在建112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

 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

  自去年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以来,宁夏加快构建更加完备的葡萄酒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拓展“葡萄酒+”新业态新模式,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多业态融合、高综合产值的复合产业,“葡萄酒+文旅”就是其中重要内容。数据显示,目前宁夏共有12家酒庄获评国家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酒庄4家;30余家酒庄具备参观、品鉴、住宿、餐饮等旅游活动基础条件。依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葡萄酒庄集群和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宁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了葡萄酒观光体验工厂、葡萄酒庄精品民宿酒店、葡萄酒庄婚庆基地、葡萄酒文创体验基地等产品,并推出1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去年,宁夏酒庄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万人次。

  葡萄酒上游连着农业,中间依托加工业,下游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衔接,从法国波尔多、勃艮第以及美国纳帕谷、意大利威尼托等葡萄酒知名产区的发展实践看,葡萄酒产业从来不是简单的种植、酿造,都是与文化、旅游等元素全面贯通、深度融合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的复合产业,也是贯通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六次产业”。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倪洪兴认为,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把宁夏葡萄酒放在国际大背景、世界大格局中去谋划推进,既要将世界葡萄酒生产技术、市场经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先进理念“引进来”,也要加快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建议:“下一步,中国要依据国际标准,为不同体制的国家建立科学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发布机制,引导各国品牌建设,促进发达国家的集团品牌与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品牌共同发展。”

  编辑:袁凯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