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返乡当“猪倌”: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百科] 时间:2024-04-19 00:47: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34次

­  中新社宁德2月26日电 题:“海归”返乡当“猪倌”: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  作者 吴苏梅 叶茂

­  2月25日,海归“海归”陈宜忠创办的返乡“农场到家”专卖店在福州市金山江滨大道上开业。店里出售的当猪主打产品,是倌让他自己养的香豚猪。

­  “今年,村民我打算在福州开设10家专卖店,起富起让福州市民能在家门口买到健康绿色生态农产品。海归”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返乡陈宜忠信心满满。当猪

­  2001年移民新西兰定居的倌让陈宜忠,5年前回到家乡福建宁德市寿宁县大安乡亭溪村黄岐自然村,村民当起了“猪倌”。起富起与众不同的海归是,这位“海归猪倌”在野外放养香豚猪。返乡他养的当猪香豚猪,由广西巴马香猪与野猪杂交配种培育而成。

­  来到村中的黄岐农场,只见一群群肤色黑白相间的香豚猪,挺着“大肚皮”,或悠闲吃草,或追逐嬉戏,或懒洋洋地躺着休息。

­  黄岐自然村海拔1060米,空气、土壤、水质良好,且土壤富含硒、锌两大微量元素。陈宜忠说,香豚猪以富含锌硒的草为食,加上运动量充足,所以肉质口感非常好,可以像牛羊肉一样涮着吃。

­  “1公斤可以卖到120元(人民币,下同)到160元,还常常供不应求。”目前,黄岐农场的存栏香豚猪300多头,其中保种母猪100多头。

­  谈及回乡当“猪倌”的初衷,陈宜忠告诉记者,2008年回国发现绿色健康食品市场巨大,就想将新西兰绿色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入国内,经考察选定了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放养环境,并不比新西兰差”。

­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陈宜忠成立寿宁县超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超绿农业”),通过“公司+农户”方式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看到市场上销售的猪,大多都吃饲料,真正放养的不多,陈宜忠便有了自己的小目标,“利用家乡的生态环境资源,养出吃草、没有臭味的猪,替代进口的高档猪肉。”

­  2010年1月,在专家的指导下,陈宜忠培育出8头肉质好、带野性又不臭的种猪,取名香豚猪。陈宜忠以此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现还在外地与10多家农场合作建立了1万亩生态种养基地。

­  种养基地里,每个角落都安装有监控探头。陈宜忠说,这些监控探头连接到他开的自产自销生态餐厅。

­  陈宜忠的自产自销生态餐厅也别具一格,集体验式餐厅和产品展示厅为一体。体验式餐厅入口处有一台显示器,实况转播香豚猪放养的情况,让顾客在体验美食的过程中,吃得放心;产品展示厅则陈列着公司自产的富硒富锌红米、鱼胜草、土豆等农产品。

­  “周末或节假日,生意非常好,来的客人必点的一道菜就是涮香豚猪肉片。”从在农场开办黄岐农家乐起步,陈宜忠已经让他的自产自销生态餐厅走出了山村,目前在福州开了3家。

­  凭借着纯生态养殖,香豚猪越跑越远。除了供应自家餐厅外,香豚猪肉还打入了福州、上海等地高端酒家、私人会所和高端客户,并带动当地其它农产品的外销。当地村民从中获益匪浅。

­  村民杨淑莲就是受益者之一。当记者见到杨淑莲时,她正在自家地里采摘“山东乌”青菜。杨淑莲说,她和丈夫都在家里务农,不仅养香豚猪,也种稻谷、地瓜、蔬菜等,都卖给“超绿农业”,每年增收3万多元。

­  以往,亭溪村村民仅靠几亩薄田和种茶维持生计。如今,当地村民在公司上班,或领养香豚猪,或根据“超绿农业”需要种植鱼腥草、土豆、红米、茶叶等富硒富锌特色农产品,逐渐富了起来。

­  “超绿农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吸引村民纷纷加入并走上脱贫致富路。陈宜忠初心不改,建设食品加工厂,把产业链拉得更长,让村民一起富起来。(完)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