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 | 抗洪记录:冲锋舟上的救援

[综合] 时间:2024-04-20 04:36: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8次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谢雅

30秒做出决定,线记一个小时收拾行囊,讲舟上两个小时四十分钟我和同事们在8月2日早晨,故事到达了涿州。抗洪

今年汛期,记录由于连日的冲锋强降雨,保定、线记邢台等地遭遇洪水灾害。讲舟上危急时刻,故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抗洪是记录作为一名记者的职责。

涿州救援现场。冲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见习记者 王棋 摄

顾不上慌乱也顾不上多想,线记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讲舟上赶紧找到救援队,故事了解灾区的情况。因为通信中断,我们只能边走边问,一直走到阳光大街,碰到了前去救援的武警官兵。为了节约有限的救援空间,我卸下背包,一个人一部手机,跟着武警一起上了冲锋舟。

这是我在涿州记录的第一次救援。他叫徐凯华,见到我们张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快!我还有好几个工友被困在里面,已经24个小时了。”来不及细问,3名武警官兵开着冲锋舟,边顺着徐凯华指的方向前行,边跟他核实准确的救援地点和人数,2女6男,被困在一处工地上。

在冲锋舟上,惊魂未定的徐凯华告诉我,他是从工地里游出来的。他本来是可以开车跑的,但他想多拉几个工友一起出来,结果掉个头的工夫,眼见着洪水来了。他只好把车扔了,拼命地往外游,累了就抱着树歇一会儿,整整两个小时才游了出来。

在徐凯华的领路下,我们的冲锋舟一直往里开,水面也越来越高,红绿灯伸手就能碰到,刺鼻的汽油味扑面而来。坐在最前面的武警是这次带队的队长,叫隋超,他负责察看地形、指挥方向,时不时就会喊着让所有人低头,然后他举着铁锹撩起耷拉到水面上的电线,怕我们碰到。

因为工地地形复杂,武警们关了冲锋舟的发动机,改用铁锹划着前行,可即便这样,冲锋舟还是被卡住了。原来,我们的冲锋舟开到了一处被淹没的小房顶上,隋超让我们别动,然后自己下了船,他站在房顶上,使劲把冲锋舟往外推,那一刻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幸好,在推出屋顶的那一瞬间,他跳了上来。

我从来没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有那么长,好不容易到了工地,一楼已经被水淹没,在一楼和二楼交接的位置,有一处四五十厘米宽的平台,隋超带着两名战友跳到台儿上,身后就是四米多深的水,他们用身体挡住外侧,托着从二楼下来的工友,一个一个送到冲锋舟上,最后下来的工友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只叫“欢欢”的小狗。

回去的路上,战士们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有一个小战士在经历了20多个小时的救援后,终于忍不住坐在冲锋舟上打起了盹。

冲锋舟开出来后,抱着小狗的那个工友非要把自己手里的一袋子水塞给武警,他说:“我在工地待了一天一夜,当我看到是人民子弟兵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有救了。”

事后,我问隋超:“下水的时候,你在想啥?”他跟我说:“还能想啥,当然是赶紧救人啊!”

救援现场,除了武警部队,还有像蓝天救援队、公羊救援队等等救援力量,他们一趟一趟开着皮划艇救人,背着老人和小孩从洪水中走出来。这些逆行者们在那一刻只想着赶紧救人,他们扛起的不仅是大家活着的希望,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

随着积水慢慢回落,被救出来的群众住进了安置点,救援工作接近尾声,部分救援队开始陆续撤离。在涿州高速口,聚集着上千名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有的举着条幅,有的拿着自己手写的感谢牌,还有的人拿着家里煮的鸡蛋、烙的烧饼,硬塞进救援队车里。老乡们说,救援队来到涿州,为了救他们,没吃好、没睡好,等洪水退去,欢迎他们再来,涿州永远是他们第二个家。

刁窝镇小豹子庄村复耕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皓 摄

不久前,刁窝镇小豹子庄村已经有80多亩地完成复耕了,眼下老乡们种的白菜也出了苗,等白菜收了以后,还能再种冬小麦。

从救援到重建,我见证了人民子弟兵的逆行,救援队的英勇,还有兄弟省份的驰援和涿州人民群众的团结勇敢。他们举着希望的火炬,昼夜不停地让这座城市的伤口加快愈合。如今的涿州街头大多店面已经恢复营业,夜里,万家灯火又重新亮了起来。

加油,涿州!希望下次再去的时候,能好好感受你的烟火气。               

监 制:张国锋

策 划:曹朝阳 赵永刚

统 筹:张梦琳

编 导:田 梦

记 者:张谢雅

摄 像:姚 杰

后 期:姚 杰

视 觉:筵 怡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