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沈抚示范区:改革有力度 创新加速度

[时尚] 时间:2024-03-29 16:53: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84次

  本报记者 刘成友 刘佳华

  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海外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版聚格外重视自主创新,焦沈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抚示范区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改革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有力制造强国转变。度创

  在辽宁,新加有一块创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速度从沈阳市奥体中心乘上有轨电车,人民日报沿着浑河南岸,海外一路向东行驶,版聚很快就到达沈阳、焦沈抚顺两城的抚示范区边缘交界处,举目所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产业园区鳞次栉比,一片片工地上塔吊挥动长臂……谁能想到,这片285平方公里的土地,几年前几乎一派荒凉,只有零星的几座工厂。

  2018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此后,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

  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沈抚示范区在振兴路上加速奔跑。近4年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8%,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4.5%,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3年倍增;一批民生工程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沈抚之间,正在隆起一个辽宁振兴的新增长极。

  改革推动,制度模式新

  在沈抚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块大屏幕引人注目:政务办理事项、平均等待时长、“最多跑一次”数据预警、评价满意度等信息直观呈现,办理业务,谁快谁好,一目了然。提高审批效能,沈抚示范区专门为这个监察系统登记了版权,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提起沈抚示范区的改革,行政审批是绕不开的话题。企业开办全部7个环节2小时内办结;“一业一证”改革扩大至30个行业;“多规合一”审批系统上线运行;98项非即办事项改为即办,127项实现容缺办理,审批时限比法定审批时限减少96%……

  “我想办理营业执照负责人变更。”6月底,于微急匆匆走进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她是一家药房连锁公司的办事人。

  “药品经营许可证负责人的变更,您要一起办理吗?现在同步申请就可以。”窗口工作人员受理业务,录入企业基本信息,系统自动提示,该企业同时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也应同步办理负责人变更业务,便这样询问。

  “办!我以为还得跑几趟呢。”于微听后有些惊喜,当即同步申请办理该项业务。

  于是,示范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动态生成审批数据信息采集界面,情景化问答,一次性采集所需信息,分别被流转至不同业务模块……30分钟后,变更业务全部办理完成。新营业执照和药品经营许可证拿到手,于微感慨:“以前,办理这样的业务,要到不同部门、窗口,还得重复提交各种申请材料,办完少说也得四五天。这次,只到一个窗口,只交一次材料,30分钟就办完,真是方便!”

  沈抚示范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鹤锦介绍,从去年6月起,沈抚示范区创新推出“一次变”改革,实现市场主体7大类变更业务、14种相关经营许可以及67项中高频事项变更业务的“一次申请、一次变更、一次办结”,将多个政府部门办理的多件事,梳理整合为单一市场主体眼中的“一件事”,大幅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改革创新,不止于审批。沈抚示范区统筹推进用人制度等“十大领域”改革,强化全过程的效能监察,逐步提升队伍适配示范区所需的工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改革创新的“先头野战部队”;创新构建“一网统管、多网合一”社会治理管理体系,网格化试点顺利启动……目前,沈抚示范区已探索形成50项特色制度性创新成果。

  代管沈阳和抚顺各一部分区域,如何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沈抚示范区构建跨沈阳抚顺两市行政区域的统一建设和管理新模式,纵向实行“管委会+街道”两级管理,横向实行“管委会+大部制”设置,开发建设实行“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建设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的高效管理架构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服务主动,营商环境优

  “这个月底,我们增资扩产的项目就要竣工啦。”眼看着项目即将投产,广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顺钢满怀期待。

  这个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以上的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即将投产,整个过程,刘顺钢几乎没操什么心,也没有安排专人跟进。要问为啥这么轻松,就因为示范区有个招商集团综合部。

  “我们将政府主导招商转变为‘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在东北地区率先成立了招商集团,在此基础上,整合原发展改革局、产业创新局、投资促进局、开放合作局工作职能,成立综合部,依托一个部门,对招商引资项目从招商引资洽谈对接至投产运营全流程管理推进。”招商集团综合部常务副部长李志波介绍。

  刘顺钢说,去年,示范区招商集团综合部和企业对接,起草投资协议,项目开工建设后,又对项目扶持政策开展政策讲解、兑现。“要是在别处,从签约到施工,得跑工商、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要找这个综合部就都能解决,他们‘点对点’‘一站式’‘全流程’为项目服务,省了不少程序和手续,我们很满意。”

  抓改革、促创新、当示范,沈抚示范区转变招商方式,在辽宁率先建立产业链图谱招商数字化平台,实现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同时深化落地服务,从“招服分离”发展为“招服一体”,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专员服务全覆盖、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全覆盖、项目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模式,还探索出“摘牌即开工”的项目落地新模式。

  沈抚方大生命健康产业小镇项目,就是土地“摘牌即开工”的典型。“让土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土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邱晓强和同事们付出了不少努力。

  邱晓强是沈抚方大生命健康产业小镇项目落地服务专班的成员,每天几乎都和项目方绑在一起,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微信群中,和专班成员们一起为项目建设纾困解难。

  “我们成立专班,把各部门都纳入进来,项目有什么困难,我们当时就分解、协调、处理,变‘接力跑’为‘并肩跑’,非常高效。记得项目刚开始施工时,需要水、电,我们当天就协调相关部门和附近的企业,提供临时的水、电,保证了施工进度。”邱晓强说。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沈抚示范区以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落地服务为抓手,5年累计签约项目367个、累计开工项目151个,连续3年实现了签约、储备、开工项目“三个一千亿”的目标。

  服务更主动,营商环境优,企业预期明显提升。去年3月,昊晟科技入驻示范区,当年即实现4700万元销售收入。“今年初,企业运输受阻,示范区积极与各地交通部门沟通,保障了关键设备安全运抵,避免了企业重大损失。”该公司总经理关隆哲说,今年6月中旬,企业的又一项目正式开工,继续扎根沈抚,助力示范区发展。

  创新拉动,产业项目聚

  华为、京东、腾讯云、中软国际、阿里云、西门子……40家企业的商标,列在沈抚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园A园门口,让许多来此洽谈的客商,惊讶于这幢楼的实力。

  “3年前,这还是一座闲置楼宇。”说起变化,A园的运营负责人时彦军自己也没想到,“示范区通过有效盘活和利用闲置资产,从2019年京东云入驻,到现在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40多家企业了。几乎每天都有企业来洽谈,每半个月就有一两家新企业入驻。”

  这里到底有啥吸引力?“一是有政策支持,辽宁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二是服务跟得上,示范区的人才、税收优惠政策,在整个东北是最好的,入驻的企业享受最好的服务,拥有最好的发展环境;三是能形成集群效应,入驻企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中软国际互联网ITS集团辽宁省总经理曹健这样回答。

  产业集群效应发挥,曹健感受明显,中软国际去年7月入驻示范区后,在一次早餐会上,由于管委会负责人的一个建议,他们联合示范区其他20多家企业,成立了数字产业联盟,如今已颇具影响。“现在,沈阳、大连等地也有企业加入,联盟有40多家企业了,以智库的形式为辽宁全省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还参与了多地的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曹健说,中软国际落户1年来,产值近2000万元,招募员工超60人,正准备申请成为规上企业。

  基于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基于辽宁省内产业短板空白,基于与沈阳、抚顺两市差异化发展,沈抚示范区确定了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及装备、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氢能)、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确保产业面向未来、拥抱朝阳。近5年,累计签约项目376个,协议投资额达3580.42亿元。

  “坐拥沈抚示范区,面朝花海,数字经济产业春暖花开。”前段时间,数字经济产业园C园旁的湖畔,桃花盛开,C园的运营负责人白欣卉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原来,沈抚示范区签约360东北区域总部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落户C园,成了C园的“领头羊”。去年11月,白欣卉带领团队从上海来到沈抚示范区,接管了C园的运营工作。“继360之后,又有4个项目签约C园。我们公司在北京有两位业务顾问,他们看到这里的发展形势,都申请成为了项目的合伙人,来到示范区和我们一起运营C园。”白欣卉笑道。

  “不能示范,何谈以示范区命名?不能创新,又何谈示范?”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说,示范区的工作方法论就是“创新、再创新、更创新”,时刻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坚持改革成果人民群众共享,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辽宁改革创新“试验田”和生态环境保护“样板间”,奋力走出东北全面振兴新路子。

  2018年以来,沈抚示范区各类创新主体实现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企业从38家增长至130家,累计增长242%;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从49家增长到204家,累计增长316%。

俯瞰沈抚示范区。资料图片

  【新实践新思考】“试验田”成为“丰产田”

  刘成友

  新面貌、快节奏,加速度、高效率……短短几年时间,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逐渐与众不同。这片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正在万众瞩目中成长为东北振兴发展的“丰产田”。

  2018年9月,国务院批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定位为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这片处在东北亚、辽宁中心地带的新区,被赋予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使命,从此迎来振兴突破、率先发展的机遇,担起解放思想、潮头示范的重任。

  东北振兴发展,离不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重点从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等方面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沈抚示范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作用,在用人制度、国资国企、行政审批制度、社会治理体制、效能监察等十大领域推进改革,已探索形成50项特色制度性创新成果,开放的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

  东北振兴发展,有赖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东北营商环境一度饱受诟病,投资者没信心,年轻人不愿留。沈抚示范区重视营商环境像爱护眼睛一样,他们着力优化政务环境设计,改革审批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投资兴业者感到安心舒心。当前,辽宁正在把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个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必将在辽宁、在东北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一定会在这里扎根、圆梦。

  东北振兴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东北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加快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沈抚示范区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进行产业布局,同时瞄准“卡脖子”技术领域,在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寻求创新突破,努力培育壮大“新字号”、改造升级“老字号”。不论老还是新,创新都是内核。抓住这个内核,东北的产业发展就有希望。

  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坚持改革成果人民群众共享,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打造辽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间”,示范区就一定能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成为辽宁发展的新引擎、东北振兴的新亮点。把它的成熟经验复制推广开来,让它的示范效应大起来,东北就能重振雄风。

  沈抚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办理窗口。资料图片

  记者手记】惟改革创新者胜

  刘佳华

  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采访,记者切实感受到,这里的“新”,是实实在在的。

  体制机制新。示范区由3个街道、1个乡和1个经济区组成,常住人口约17万人,体量不大;但从职级上看,它属省级管辖。许多地级市单独的职能部门,在这里都合而为一,“管委会+平台公司”的开发建设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架构,有条不紊地推动着各项工作。

  干部面貌新。示范区的“试验田”为改革创新提供了土壤。采访中,一位干部坦言,过去在别的地方,有创新思路,却囿于种种限制,难以落实落地,而在示范区则能大展拳脚。示范区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破除干部论资排辈思想,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甩开膀子”干成事。

  企业预期新。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好,企业项目纷至沓来,不少受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看着示范区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他们不断调高企业的发展预期,有信心为辽宁振兴、东北振兴多出一分力。

  新的高楼大厦、街路公园,新的干部作风、营商环境,新的企业项目、产业集群……示范区这块“试验田”里的累累硕果告诉我们:振兴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