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文化周刊 | 心香一瓣:怀念父亲 正文

文化周刊 | 心香一瓣:怀念父亲

[综合] 时间:2024-04-25 08:52: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81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心香一瓣:怀念父亲

清明刚过,文化父亲王佐成逝世一周年的周刊日子即将来临。前几日梦见父亲,心香心里一阵酸楚,瓣怀醒来后脑海里尽是念父父亲的音容、独凄的文化坟冢、和那开满野花的周刊小山坡,不觉心如潮涌,心香泪水模糊视线……

父亲是瓣怀个读书人,乡村小学教导、念父高级教师,文化一生勤敏好学。周刊印象中父亲房间桌子上除了一个旧水壶,心香其余都摆满书籍,瓣怀虽然最高学历只是念父中师,但在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旧社会里,父亲能立志读书,以木棠镇状元身份入读并毕业于“儋县一中”实属不易。正如他诗文所写“人若有志功成必,滴水穿石不怕迟”。

父亲一生勤劳,为乡村教育倾尽毕生精力。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父亲没再深造,直接回家乡工作,先后在道南、谭乐等农村小学任教。因性情温和、好善乐施、爱岗敬业、忠厚诚实,父亲得到村民及师生们的尊敬与爱戴。因学校离家较远,为专注教学,父亲都是每周末才回家住两晚,遇上中秋等节日从不请假,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初衷不改。妈妈有时带些怨言,但父亲认为孩子教育重要,宁荒田地不荒书,久而久之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我也经常加班无法顾及家庭与孩子,终于体会父亲当年恪尽职守奉献乡村教育事业的品格是多么崇高、无私与可贵。

或许是受苏东坡文化遗风影响,父亲除了教书,最大兴趣爱好就是吟诗作赋和写对联。因父亲的对联写得好,乡亲们有升学入宅等,都想请父亲做副对联添福贺喜,父亲都会精益求精完成任务。诗词创作上父亲更是笔耕不辍,题材涉及颂党爱国、咏史怀古、山水田园等。父亲有120多首诗作入编《中华当代绝妙好诗》《中国诗词楹联艺术家大辞典》《松林春苑》等20多种选本。

父亲待人仁慈,对我和哥哥学习管教却很严格。担心我们一知半解,每个周末回来,他都会把课程重新教一遍,温故知新,直到我们学通弄懂,并要求我们背诵成语字典和唐诗300首。父亲的理由是背熟成语能出口成章,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若偷懒不能熟背,父亲就会用竹棍子打我们手心,直到完成任务。正是在父亲的严格管教和鞭驽策蹇下,我们将勤补拙、踔厉奋发,哥哥考取公办教师,我高考被吉林大学法学院录取,毕业后当上国家干部。试想如果父亲当年对我们放任自流,或许我和哥哥还在农村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或将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也许是性格使然,父亲对我们的爱总羞于表达。父亲很少拥抱我、牵我手,或带我到村子外边玩,其关爱方式主要是陪伴。只要我在家,他总蹲在身旁,讲故事、做辅导,传授乐于助人、善待得失、知恩图报等为人处世道理,并强调凡事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等。这些谆谆教诲潜移默化融入我灵魂深处,为我日后人品性格形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父亲关爱的再者表现,就是周末回家时经常买些鲜鱼、猪肉等回来,一家子饱餐两顿,那种幸福的感觉至今深深印烙在记忆里。为鼓励我,父亲还经常给我一些零花钱,我可以买糖果、冰棒、米烂等。离开故乡到外求学后,父亲虽然没给我写过信,但哥哥来信中总附带着父亲的叮咛和嘱咐,字里行间饱含父亲无声的思念与牵挂。父爱如山啊!有些话不需表达,有些事不必躬为,我却能深谙其蕴含的所有。

去年5月的一天早上10点多钟,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早晨久叫不醒、后口齿不清,身体极度虚弱,叫我马上赶回老家。几十年来,哥哥从未就父亲健康问题给我打过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令我忐忑不安、心乱如麻。那天会议一结束,我立马往家乡赶,可这一百来里路当日却倍感无比的漫长。车刚过福山,噩耗传来,因油干灯尽,父亲与世长辞。回到家中,双膝跪在父亲遗体前,任凭我怎样撕心裂肺地呼唤,父亲终究没再醒来,永远离开了我们,寿归正寝,享年94岁。

惊闻父亲过世,来家里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送花圈送父亲最后一程。“噩耗惊闻学德永存随地久,慈颜痛别师风常在共天长”“文人辞世精神在,逸士登仙浩气扬”……一副副挽联写满对父亲师德诗才的颂扬,句句真言道尽对逝者无比沉痛的哀悼。

父亲走了,除满屋诗书,没留下任何基业。但他爱岗敬业、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精神与品质已铸成一道闪亮丰碑,照亮和激励我去为事业潜心奋斗。

愿父亲在地下安息。(王达优)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