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清水乡的“三问”“三答”

[综合] 时间:2024-04-19 19:27: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85次

原标题:【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三问幸福河】清水乡的“三问”“三答”

清水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地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黄河河成河清清水乡,因清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故事除种植“一核两椒”(核桃、让黄花椒、为造辣椒),福人发展特色农业外,幸福近些年,水乡越来越多的三问清水人像那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样“流”出山门、“流”向全国各地。黄河河成河清目前,故事全乡一万八千多人中有近三千人在外地经营着一千余家拉面馆,让黄年收入近两亿元,为造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福人主渠道。

在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这张试卷中,怎么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如何壮大特色产业?怎样增加群众收入?面对这些问题,清水乡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工程,交出了“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推进”的基层党建新答卷。

清水乡的“红色经济”红又火。

清水乡民风淳朴,群众安居乐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建新让民族传统服饰得到传承和创新。

党建引领幸福新村。摄影:黄灵燕

事谁来办?——党建引领幸福新村

阳光暖暖的午后,沿着平整的村道走了两圈,年过七旬的马麦草及回家了。

干净整洁的院子里,一排新房宽敞明亮。阳台前些天刚刚加宽了一些,老伴儿正坐在凳子上晒着太阳。如今这幸福的小日子,让老人觉得格外舒心。

然而,十几年前搬迁时,他可难受着哩!

老木场村在积石峡库区,人多地少、交通不便。就拿马麦草及一家来说,六口人不到一亩地(0.067公顷)。人在山脚下,地在山坡上,“春种秋收连架子车都上不去,全靠人力。”

土里刨食的日子并不好过。多少年苦到头,家里依旧只有六七间土坯房。开斋节想要去趟县城置办点东西,都得在家盘算许久。

2008年,因为修建积石峡水电站,木场村需要整体搬迁。

“住在这儿穷是穷点,但家里的开销也不大。搬到县城边上靠啥生活?日子不好过吧?”虽然对新生活充满向往,但村里跟老马一样心存疑虑的村民不在少数。经过足足两个月的动员,大家这才搬了下来。

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房明亮、道路规整。县城边上的木场新村将老村吃水难、行路难、娶亲难的过往通通抛开,连同村民当初搬迁时的疑虑全部丢进了尘封的记忆。

“满意,实话满意。”搬进新居没多久,还没等老马把四通八达的村道熟悉个遍,村干部就将早已谋划好的发展规划拿了出来。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放下铁锨的木场人亲帮亲、邻帮邻,纷纷外出发展拉面产业,或是经营餐馆,或者饭馆帮厨,几年下来,全村一百五十三户中,做拉面生意的就有近一百户。还有不少人在县城务工。

随着劳动力大量外出,木场新村在群众收入连年攀升的同时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村里只有妇女、孩子和老人常年留守。

“面对这种情况,经过不断摸索尝试,我们将全村划分为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分别由一名‘网格员’负责。除了通过巡查发现一些安全隐患外,他们还会随时掌握群众需求,实现群众需求‘件件有记录,事事有人管’。”村党支部书记马明忠说。

今年四十出头的马华英是和谐巷的网格员。平日里,只要网格内的群众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他。今年疫情期间,他跟其他网格员一起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服务工作当中。除了在村口的疫情防控执勤点轮流站岗外,还针对重点人群实行建档管理,跟返乡人员主动联系,为他们购买生活所需。

“网格员虽说解决的是一些小困难,但对于那些留守老人来说,灯泡不亮了、水管漏水了、办理手续证明等都是影响生活的大问题。打通这‘最后100米’之后,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马明忠说,今后村里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升网格员的服务水平,让留在家里的群众舒心,让走出去的村民放心。

路怎么走?——抱团发展“红色经济”

“我家这辣椒你放心,假一赔十!”在田盖村路边的商店里看到韩毛扫时,老爷子正站在柜台前向慕名而来的顾客推荐自家的辣椒。

售货间隙,健谈的韩毛扫讲起了“老白杨”的发展史。

“我做这买卖有十七八年了。那会儿哪有什么柜台,放在窗台上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了,就会过来买点。一年年发展下来,顾客越来越多,我干脆在家里开了店,门口这棵白杨树就成了我的招牌。慢慢地,左邻右舍也就跟着一起发展起来了。”

相比过去的自产自销,如今,田盖村已经有了几户销售大户。就拿韩毛扫家来说,一年就能收购三万多公斤的鲜辣椒。除了本村外,他的“供货商”也来自周边村社。赶上丰收的季节,韩毛扫家的整个院子都是红彤彤的一片,房前屋后挂满了辣椒。

“我们家主要是靠老客户,给西宁、兰州等地不少拉面馆常年供货。”相比聊起收入时的保守,对于清水辣椒的品质,七十多岁的韩毛扫脸上洋溢着一股自信。“我们这地方,气候、土壤条件都很好。线椒香而不辣,好多人都是专程前来购买。”

“村里一共14公顷地,今年种了7公顷线辣椒,平均亩产能有一千公斤,收入至少一万元。”作为地地道道的田盖人,村支部书记韩忠良对村里的辣椒发展史十分清楚,“如今,辣椒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种植面积也是连年增加,2017年种了4公顷,前年是5公顷,今年是种的最多的一年。”

大面积的种植让清水线椒的名声越来越大,村民的销路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韩忠良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国庆节前后,购买辣椒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堵车成为村里的常态。

“按照‘党建+产业’的发展思路,明年计划继续流转闲置土地,引导村民扩大辣椒种植面积。”

“对喽,我也想扩大店面,把这辣椒生意做大做强,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的‘循化味道’!”韩毛扫笑着接话道。

钱如何挣?——“骡的”助推群众增收

在孟达天池景区,独具特色的“骡的”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于这些骡子的主人——塔沙坡村的村民来说,它们可不仅仅是风景那么简单。每年从五月份开始到国庆节,每个“骡的”能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

故事得从30年前说起。

群山环抱的塔沙坡村位于孟达天池北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就有一支“运输队”,只不过那时拉的不是客人而是货物。2000年,随着景区的发展,骡马运输队开始逐渐转型。

“转型之初,村民各干各的,抢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也不利于村民间的团结。后来,经过多次商议,我们创新‘党支部+骡马队+群众’的发展模式,组建了一支‘骡的’队,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村党支部书记韩迎新告诉记者,从2000年起,“骡的”上山期间,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轮流去景区上班,给骡子进行编号,按顺序出勤,依排号出发,保证运营秩序。从早上九时到下午六时,从无例外。

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骡子运输队渐渐成为塔沙坡村留守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条“骡马道”也成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小康路”。

今年四十一岁的马胡赛尼是村上的贫困户。因为腿部残疾,不能外出务工,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媳妇拉“骡的”维持。旺季游客多,一天能拉五六趟,收入能有三百元左右。

“因为每年都有不少村民家的骡子需要更新,所以开春后,我们会组织一次演习,从运货物开始让大家赶着骡子上下山,后期再由村民交叉乘坐实验,确保实际操作的安全性。”韩迎新说,下一步除了继续提升“骡的”的服务质量,村里还计划开展餐饮、旅店等小型的旅游服务,带动全村群众富起来。

“都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打造木场村、田盖村等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其余各村品牌创建工作,释放了基层组织活力。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助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使党建品牌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民心工程’。”清水乡党委书记韩永辉说。(作者:咸文静 张多钧)

【采访手记】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早年,撒拉族中年男子一般穿宽大的短上衣,腰系布带。新娘穿绣有花卉的红色棉旗袍,脚穿绣花鞋……”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塔沙坡村采访时,作为撒拉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建新带记者参观了他建在村上的撒拉族服饰传习所。

这幢二层篱笆楼的展厅里,墙上挂满了毡衣、皮袄等撒拉族传统服饰,还展示着不少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毡靴、麻鞋、绣花鞋等。在马建新眼中,这座小型的撒拉族服饰传习所不只是保存、展示和分享美那么简单,而是想“让撒拉族服饰文化通过这个传习所真正地活起来、活下去,实现薪火相传。”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像马建新这样的传承者。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在学校开设撒拉族刺绣学习班,或是出资收购撒拉族传统服饰并修建传习所进行展示,从这一角度来讲,他既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这种选择,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与个人的爱好。就拿马建新来说,儿时奶奶缝制的衣服甚至是衣服上的补丁都会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浓厚的兴趣在他成年之后就转换成了对传统服饰的喜爱。这种坚持,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与不懈地钻研。1981年回乡任教后,马建新就利用闲暇时间搜集整理有关撒拉族服饰的实物及文字资料。这份初心,近四十年不曾动摇。

的确,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让非遗更好展现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虽然,马建新所钟爱的这种文化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但可喜的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渠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初步掌握了撒拉族传统技艺的制作技艺。同时,随着批量生产的撒拉族民间刺绣走向市场,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也期待着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更多热爱者相遇,发展得更加丰富而鲜活。(作者:咸文静)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