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之父”+“天价白酒”双重噱头加持 青海春天三年亏9亿遭遇惨败

[热点] 时间:2024-03-29 10:05: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1次
近日,伟哥之父青海春天(600381.SH)披露了半年报预告称,白酒败今年1-6月营业收入预计为1亿元-1.1亿元;净利润亏损4400万元-5368万元。双重

“伟哥之父”与“天价白酒”双重噱头加持一年之后,噱头加持青海春天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却遭遇惨败。青海

连亏三年

据财报显示,春天今年Q1,年亏青海春天营业收入为5634.64万元;净利润亏损2871万元。亿遭遇惨按此计算,伟哥之父青海春天Q2比Q1略差,白酒败营收在4000万-5400万元之间,双重亏损额度1500万元-2500万元之间。噱头加持

对于亏损原因,青海青海春天在公告中解释为,春天公司酒水快消品业务的年亏相关产品具有较高创新属性,需要持续培育市场及消费者,巩固品牌形象,同时在报告期内也开展了产品升级工作,暂时未能取得相匹配的利润,导致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但在此之前,青海春天业已连亏三年。

2020年底,青海春天旗下的听花酒开始在部分市场进行产品的品鉴、测试工作。从2020-2022年,青海春天的营收分别为1.24亿、1.28亿和1.6亿元;净利润分别亏3.2亿、2.49亿和2.88亿元。

即从2020至2023年上半年,青海春天营收大概在5个多亿,但是亏了近9亿元。

具体来看,青海春天从2020-2022年的酒水部分营收分别为0.17亿、0.25亿、0.94亿元,合计约1.36亿元;但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0.48亿、0.56亿、1.23亿元,合计为2.27亿元。即使销售费用并不是全砸在听花酒上,其投资回报比仍然不算高。

业绩真实性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投资回报比不高,但青海春天的经销关系错综复杂,引人注目。

据一份公告显示,2022年青海春天酒水业务销售额100万以上的客户共有18家,合计不含税的销售金额为0.67亿元,约占2022年酒水营收的70%。

其中,第四大经销商北京清凉山酒业有限公司销售金额364.5万元,其实际控制人与公司实际控制人肖融曾存在股权交易。不仅如此,有四家客户的实际控制人通过二级市场持有不同比例的青海春天的股票;也有客户、客户公司实际控制人、财务负责人等的参股公司董监高,或是关联公司董监高,通过不同方式持有公司股票;抑或是客户董监高的参股企业的董事,为青海春天关联企业的董事或其它职位。

图片来源:青海春天公告

但春海春天对此称,经核实,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述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之间不存在业务关系、投资关系及资金往来,不存在涉及公司的协议及利益安排。

同时,上交所也发出问询函,要求青海春天对于对多家规模小、履约能力存疑的客户进行大额销售的原因进行解释。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青海春天的主要客户集中,其中还包括规模小、履约能力存疑的客户,也因此上交所有所质疑其业绩真实性,是否存在人为操作业绩,以求在二级市场有所表现的情况。

“伟哥之父”加盟“天价白酒”

青海春天原来并不是一家酒企。

2015年,青海春天借壳ST贤成上市,被喻为“虫草第一股”,旗下的极草品牌发展得如火如荼,广告语称“冬虫夏草可以含着吃”。

然而上市不久,青海春天遭遇生死劫。

原国家食药监发布了一则消费提示,提示中称:近期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mg/kg。

砷是剧毒物质,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存在较高风险。

2015年,青海春天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试点因不符合GMP要求(未能解决产品砷超标问题)而被停止。

随着虫草业务萎缩、公司营收下滑,2018年,青海春天开始涉足白酒领域。

首先推出的是“吃辣喝的酒”凉露。但凉露似乎很快就凉凉了。有业内人士透露,凉露项目亏损较大。

2020年,青海春天再接再厉推出听花酒系列,剑指高端,其产品最低5000元,最高近6万元,被喻为“天价白酒”。

青海春天董事长张雪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梦见太上老君模样的人在他手上写下“活”字,之后受到启发“水在舌边即为活”,从唾液入手开始研发。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法。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一些非传统酒商进军酒行业,必然需要一些品牌故事,但肯定不能进入到正式的宣传层面,只能作为口语化传播品牌故事,但如果直接给品牌背书,这就是无稽之谈。

2022年7月,青海春天还邀请了被喻为“伟哥之父”的斐里德·穆拉德和亚利耶·瓦谢尔将加盟该公司,期限为三年,在此期间将服务于公司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推荐和引进符合公司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超高端白酒的消费人群非常狭窄,目前来看,除了茅台等个别品牌的个别产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外,其他超高端产品的实际销售价值不大,更多价值是作为品牌形象与营销推广的话题。缺乏长期品牌传播与品质教育的产品,在超高端市场是没有销售支撑的,销售价值非常有限。”蔡学飞称。

青海春天未来饮酒之路究竟如何,蓝鲸财经亦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