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如何让希腊人理解齐白石的“真”? 正文

如何让希腊人理解齐白石的“真”?

[娱乐] 时间:2024-04-19 13:03: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9次

原标题:如何让希腊人理解齐白石的真“真”?

如何让希腊人理解齐白石的“真”?

◎林佳斌

齐白石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师中最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这位艺术大家,何让一生充满了坎坷,希腊却成为了诗、人理书、解齐画、白石印“四绝”的真集大成者,可谓传奇。何让但西方人对齐白石并不算特别熟悉,希腊尤其在东西方不同语境的人理文化思想与审美体系背景下,如何向西方,解齐乃至世界推广中国艺术家齐白石的白石文化艺术,是真近几年来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

作为北京画院的何让首任名誉院长,齐白石过世后,希腊其家属将所有的作品及文献捐献给了国家,并交由北京画院收藏研究。现北京画院藏有2000余件齐白石作品与文献,堪称海内外最丰。近年来,北京画院着力于齐白石艺术研究的海外推广,已相继在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日本等国举办一系列的齐白石艺术展,学术成果日臻深厚。此次在北京画院展出的“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展,即为北京画院去年年底奔赴希腊策划的又一齐白石系列展的回国巡展。

这场面向希腊观众的齐白石艺术展览是如何思考的呢?

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希腊,诞生了诸如荷马、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更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中希两国不同的哲学体系,孕育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方式。希腊人崇尚真理、科学,所追求的雕塑皆要求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人体肌肉的起伏变化,典型例子就如“维纳斯”这般,是一种对完美的理想形体追求的渴望。而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明里,中国人崇尚真意、神思,用自己的胸怀去感受生命的真意。

因此当齐白石艺术来到希腊,北京画院选择以哲学角度切入,通过探讨齐白石与其艺术中的“真”,由同入异,使希腊观众了解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主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形神、意境等美学概念。

生活“真”趣

齐白石出自乡野,却在作品中饱含诗书哲思。

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杏子坞星斗塘,齐白石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赶牛下田、耕地劳作,齐白石对于乡间所有的一切都极为熟悉。他始终以童真般的心灵去观察对象,对生活与自然充满了热爱,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真情、真趣,从而形成了“返璞归真、天真自在”的画风,进而在笔墨图式上创造出活泼自由的新境界。

齐白石所画水族,尤其是虾,在近现代画史中享负盛誉。他自己就曾无奈地感叹:“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画虾,冤哉!”齐白石对于虾的热爱也是起源于童年的经历,他曾说:“家园小池水清见底,常看有虾游,变动无穷,不独专能似。余既画此以后,人或能似,未画之前不闻有也。”

现北京画院收藏有齐白石数十幅《虾图》,从中可清晰地看到齐白石画虾的演变过程。在作品《虾》的题跋中道:“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在另一件《芋虾图》又言:“余画虾已经四变,此第五变也。”之后,他不断提炼笔墨,直到88岁前后,齐白石画虾达到了最顶峰的状态:“吾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从这些题跋和话中,可以看出齐白石画虾的成功不仅在于常年的观察与刻苦的练习,最重要的是他对于艺术的持之以恒的真诚态度。

率“真”天然

1917年,为躲避战祸,年近六旬的齐白石被迫逃离家乡移居北京。

初到北京的齐白石备受冷落,晚年他回忆说:“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生涯落寞得很。”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以“饿死京华,君等勿怜”的决心实施“衰年变法”并获得成功,此后名声大振,一时上门求画之人无数。

齐白石性格之“真”,他不管是成名前后,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谈钱。齐白石最早的润格是1902年樊樊山给他定的篆刻润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这张润格在远游十年中一直使用;此后还有吴昌硕为他定的润格: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定居北京后,齐白石多自定润格,在他客厅里长期挂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同年还有一张告白:“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除十日。”

据学者罗家伦回忆,当时他与好友等人拜访白石老人时,一进大门就看见屏门上贴着画的润格,进客厅后又看到润格贴在墙上,心中颇有反感,以为风雅的画家何至于此。但当了解了齐白石从童年放牛娃一路坎坷努力的经历,会明白这种“率真”和“坦荡”其实也是他作为一位农民“耕一分地获一分利”的天然态度。

尽管如此,齐白石也有着自己非常坚持的、不为金钱放弃的艺术追求与价值标准。初到北京,还租住在法源寺时候,齐白石就写过这样一个告白:“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告。”

物象“真”意

齐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齐白石对于艺术之“真”,恰恰是其追求艺术之路上的一个永恒信念。齐白石的“真”,既有工笔草虫那种细致入微的写实到极致的“尽精微”的真实,也有“似与不似之间”妙笔写意。

早年的齐白石曾创作过非常写实的作品,如《胡沁园》像,其观察之细腻,人物形象骨骼肌肉描绘得极为准确,甚至用碳粉皴擦出了明暗的立体效果感。这种追求到极致的“真实”,是齐白石早年创作中的一个持续不长的尝试。在此后开始转向学习八大山人冷逸的大写意风格,直至后来的“衰年变法”,将平民趣味与文人意识进行结合,把笔、墨、色、水等形式巧妙融合,“扫除凡格,自称家法”,所绘之物皆形全神足。齐白石有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作品《群雏图》里,齐白石也在画中题跋写道,“不似之似乃真是”,这种“真”与“美”的结合,是齐白石对艺术形象特征的精辟概括。

我们在《雏鸡小鱼》一图中,可看到齐白石总结的其对于中国艺术形神观看法的心得:“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白石老人指出,在艺术创作里要不管是“写生”还是“写意”,皆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研磨,取物象之真,得超凡之趣。只注重“似”或者只关注“神”,都不能达到最终“神形俱见”的效果。

可以说,齐白石的“真”,不同于古希腊文化中那种建立于真理之上的理性精神,而是一种源自生活真趣与精神情感的内在和谐,是其内心力量与手中笔墨在画面上达成的一种确切呈现,也是源自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形神观的终极体现。但是,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皆坚持着对万物真理的永恒追求与不懈思索。就如同齐白石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以中式哲学的思辨之道,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生命的真实。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