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7月中下旬长江流域防汛压力依旧较大 防灾减灾不容松懈

[时尚] 时间:2024-04-23 14:32: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32次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孙冰洁)6月以来,月中压力依旧我国南方迎来持续强降雨,下旬呈现出影响范围广、长江持续时间长、流域极端性强、防汛防灾局地强降水重叠度高等特点。较大减灾

  7月11日至12日,不容主雨带阶段性北抬。松懈但短暂的月中压力依旧间歇期之后,7月13日至16日,下旬主雨带又将南落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气象专家认为,流域七月中下旬,防汛防灾长江中下游仍旧面临较大的较大减灾防汛压力,防灾减灾不能松懈。不容

   中央气象台发布历时最长的暴雨预警

  从6月2日至7月12日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

  气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汛以来,截至7月10日,我国南方共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自6月11日至7月10日,主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多雨中心位于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浙江、安徽、江西局地累计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例如,在7月4日至10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湖北黄梅、浠水,江西吉安、峡江,湖南隆回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极值。

  6月1日至7月9日,湖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重庆、湖南、江西、上海、广西、四川等省份共计85站累计降水量超过年降水量的一半。

  暴雨给长江流域防汛带来了不小压力。6月1日至7月9日,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369.9毫米,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11日8时至12日8时,长江流域内有13站超历史最高水位、11站超保证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目前南方暴雨为1961年来第五强

  雨一直下,面对持续强降雨,不少网友发出疑问:“与1998年我国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如何?”

  “综合考虑范围、持续时间和雨量来看,6月27日以来(截至7月9日)的我国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来第五强(1998年第一)。”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翟建青说。

  翟建青进一步指出,与1998年洪水相比,今年6月27日至7月9日的南方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分区域来看,1998年暴雨过程覆盖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江南北部及广西东部等地。而今年暴雨过程位置偏北,集中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大部及重庆、贵州等地,超过250毫米区域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地。

   近期南方暴雨为何陷入“车轮战”?

  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出现强降雨过程。其频繁性不仅体现在强降雨过程多,而且强降雨一轮接一轮,间歇期非常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看来,与今年6月以来的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对我国影响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天气系统。其外围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恰恰是向暴雨区输送水汽的重要通道。”马学款说。

  马学款具体介绍称,今年6月以来,“副高”比往年同期势力偏强,其外围的西南气流将来自孟加拉湾或我国南部海区的充沛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同时,北方的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造成了冷暖空气在南方地区持续交汇的局面,由此导致强降雨过程频繁而持续发生。

  此外,据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介绍,引发此次强降水过程的还有一只“幕后推手”——梅雨。具体来看,入梅偏早和梅雨锋偏强,是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异常偏多的原因。

  与往年相比,今年江南地区的梅雨季提前7天开启,而梅雨的“主战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9日就已经入梅。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并且6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二者共同导致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偏早。

  此外,梅雨还从其他地方获取能量,导致梅雨锋偏强。2019年秋季发生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同时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导致副高显著偏强。与此同时,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冷空气在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移动过程中爆发偏强。由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致使梅雨锋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明显偏多。

   未来雨带如何移动防汛压力是否会减轻?

  7月以来,我国主雨带维持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带阶段性北抬。

  短暂的间歇期之后,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带又将南落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主要强降雨区域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东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马学款提醒,这与4日至7日强降雨雨带有较高的重合度,需要关注降水的叠加影响。

  即使7月中下旬雨带东段北抬,在马学款看来,这也不意味着长江流域防汛的压力会因此减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明显降水依然会给水位高位运行的江河库湖带来威胁。

   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否会频繁发生?

  每一次大暴雨、高温、飓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时,都可能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发出警示信号。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此前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就已指出,21世纪全球部分地区的高温和暴雨事件将趋多,干旱程度将加剧,威胁各国粮食、水资源和能源安全。

  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未来,这样的极端事件是否会越来越频发,甚至成为一种“新常态”?

  “虽然目前很难将单独的一次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南方暴雨)直接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确实在增多增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研究员黄磊说。

  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温度和极端温度都呈显著升高的趋势,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强度更强、发生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

  王永光指出,气候模式的预估结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未来全球范围内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将显著增加,到21世纪末,陆地区域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是现在的5至10倍,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区也将有所增加。

  因此,王永光认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将应对极端灾害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强化极端灾害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强化生态和环境气象服务,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