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手拿一本书”工程,谁在不甘寂寞 正文

“手拿一本书”工程,谁在不甘寂寞

[热点] 时间:2024-04-24 16:49: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71次

  从本学期起,手拿重庆市渝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在全校教师中推行“手拿一本书”工程,本书不甘要求全校101位教师每天上学、工程放学,寂寞必须手拿一本书。手拿有人为此叫好,本书不甘认为营造了校园的工程读书氛围;也有人认为它是纯粹的走形式。(10月18日《中国教育报》)

  远看拿本书,寂寞近看拿本书,手拿翻开这本书——大众菜谱。本书不甘拿菜谱、工程麻将经、寂寞股票入门,手拿同样是本书不甘给“手拿一本书”工程添砖加瓦,谁真敢拿着菜谱出入校门上下班,工程才是对这种无中生有形象工程的有力讽刺。

  既然图书室已经为教师全天候开放,每学期发50元购书费,“教师每学期必须交1—2篇读书心得。”为何还非要举着书出来进去呢?如此就能真如校方所言,起到促使教师多读书,进而营造了读书氛围的作用?恐怕是因开放图书室、发50元钱以及交读书心得,相对隐形,即便把书放挎包里进出校门,校外之人看不见,上级更看不见,预期“观众”看不见演给谁看呢?而一百位教师,兴师动众一整景,学生家长们全观瞻了,校内校外引发“轰动”了,上级有关人士也欣闻了,连“中国教育报”都知晓了。“出入宣传”很成功。

  派人专门检查教师出入是否拿书,“不拿会受到处罚”,若不是怕处罚,谁会如此神经过敏?凡搞形式主义,俱三天半热度,不了了之是时间问题。单讲学校,象征性长跑、读书月、科普周、艺术节之类的形式,数不胜数,实为迎接领导检查抑或完成任务的即兴表演,穷折腾而已,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公家饭部门之“通病”。最近几年流行没有任务压迫,却热衷自导自演的风尚。更何况,现在是校长责任制,校长有“彩排”的权利。

  《哈佛凌晨四点半》,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凌晨四点半,“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哈佛的学生在餐厅边吃边读,医院里候诊的时候也在读书,如此用功是因为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完成作业,考上哈佛的北大女孩说,“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是苛责的“淘汰制度”,逼迫哈佛学子去拼搏,想顺利毕业,必须适应大量阅读的学习法则,从而形成了阅读无处不在的现象。先有实质内容,自然形成现象。

  而拿书进门的学校声称“就算这是一种形式,但如果形式都没有,内容又从何谈起?”也太能诡辩了,形式都搞成喜剧了,还妄谈内容,看你把此剧能演到哪天。你怎么知道50元是买书还是买面包了?一篇读书心得能检验教师素养提高了?国外名校既然餐厅里都在读书,是否应规定甚至去食堂、卫生间也抱着书?等数九寒冬之时,穿着厚厚的棉服、戴着手套,行动都不方便,下晚自习,有时天都黑了,此刻进门还检查拿着“菜谱”了吗?希望你们春夏秋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地检查下去,表演下去。

  形式主义是没真本事创出实绩,又不甘寂寞者的历代法宝。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