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报“稻” | 育新种、“智慧”管 琼山福稻科技“味”渐浓

[时尚] 时间:2024-04-19 03:46: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次

原标题:幸福来报“稻” | 育新种、稻“智慧”管 琼山福稻科技“味”渐浓

编者按:一粒小稻种,幸福新种勃兴大产业。报育自2019年初,智慧琼山福稻的管琼第一粒种子播种在红旗镇墨桥村,这片希望的山福田野,便承载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稻科美好愿望。两年间,技味渐浓从50亩到万亩,稻再到两万亩,幸福新种琼山福稻种植面积翻倍增长,报育农民收益同倍增加。智慧

这一过程中,管琼科研力度不断增长,山福琼山福稻品类实现从1至53跨越式增长;这一过程中,稻科智慧农业在此“落地生根”,科技力量助力稻谷茁壮生长;这一过程中,琼山福稻的品牌传得更远、叫得更响……

如今,风吹万亩稻田,金灿灿的稻谷熟了,丰收的时刻到了,幸福的生活来了……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特别策划新闻专题策划《幸福来报“稻”》,带您详细了解琼山福稻的故事。

琼山福稻基地。南海网特约摄影供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耳熟能详的诗,描写了农民耕种的场景。确实,在传统农业中,粮食凝聚了大量农民伯伯的汗水与辛劳。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过去式。

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的琼山福稻基地,每到播种的季节,播种无人机就会在空中“大显身手”:按照预设航线,在稻田上空来回穿梭,把种子均匀地播撒到田中,仅用不到5分钟,就完成一亩田的播种任务。

不仅如此,无人机植保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落户这片基地。智慧农业时代已经来临,琼山福稻正在“智慧”管理中茁壮成长。

琼山福稻基地。南海网特约摄影供图

推动“种子革命”不断向前

琼山福稻品类数量已经达53类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棋”。

“从这里往西18个地块,都是袁隆平院士‘双季亩产3000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配套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琼北基地试验田,共占地35亩。”顺着五田家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五田家”)联合创始人白凤珍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今年年初刚刚种下的水稻长势喜人。

据悉,该项目为期三年,将为热带稻区粮食提质增效、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保障。

琼山福稻基地。南海网特约摄影供图

此外,作为琼山福稻的经营主体,五田家还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载了谢华安院士“高产高效再生稻品种筛选及其生产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和谢华安院士团队共同推进“海南水稻育推繁一体化示范项目”等科研育种项目。

在海口市、区农业农村局的组织下,五田家曾分赴重庆、贵州、广州、福建考察,带回神9优28、晶红优、滇禾优615等多种优质稻种,并已在琼山福稻基地试种。

琼山福稻依托海南发展南繁育种的天然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种子革命”不断向前。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琼山福稻的品类数量实现从1到53的跨越式增长。

琼山福稻基地。南海网特约摄影供图

农民告别辛苦耕种

智慧农业落地琼山福稻基地

看农业发展,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转变。大势所趋,琼山福稻基地深挖粮藏于技,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以前顶着大太阳播种,由于人工操作,没有标准,一亩地需要播种4斤种子,种子播撒不均匀,秧苗长得参差不齐,后期还需人工查漏补缺,多一道工序。”伯候村村民邓育辉说,如今用无人机播种,种子用量能减少到每亩3斤,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种子播撒均匀,省时省力。

而这,还远远不够。据白凤珍介绍,更多功能的无人机将应用落地于琼山福稻基地。“比如植保无人机,把无人机用于水稻施肥、预防病虫害管理,更好地解放农民双手,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于今年5月正式施工建设的“乃粒慧智水稻科普馆”,如今主体部分已经完工。未来,它将成为智慧农业数据监控中心,用于监控琼山福稻核心基地水稻生长情况。在这里,可以很直观地通过数字化大屏,看到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土壤肥力、水分需求状况、作物早期健康情况。

琼山福稻基地。南海网特约摄影供图

同时,监控中心还能以“虫脸、草脸识别技术”严防虫害、监测杂草侵害等,让技术人员能很快做出应对,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琼山福稻基地得到了良好的贯彻落实。”琼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再到如今智慧农业逐步落地在田间地头,让农民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大家不光腰包鼓了起来,精神也富足了起来,开拓出撂荒农田复耕的一条新路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7日 记者 任桐(任桐)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