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万间惠民生——昭通市“守初心、担使命”农村危房清零一线写真

[知识] 时间:2024-04-18 18:29:2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97次

  原标题:广厦万间惠民生——昭通市“守初心、广厦担使命”农村危房清零一线写真

新居新貌。间危房通讯员 耿昭汝 摄 美编 郭金龙 制图

翠华镇全力拆除危房。惠民 通讯员 杨德强 摄

彝良县城管大队帮两河村贫困户拆除危房。生昭守初使命通讯员 龙娇 摄

  从过去透风漏雨的通市土坯屋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彝良县小干溪村泡桐组72岁的心担线写苗族老人王再武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王再武一家5口人,农村他和老伴年迈多病,清零一个儿子患有肺结核,广厦两个孙子还没读书,间危房一家人住在破旧危房里。惠民为了让老人一家住上安全放心的生昭守初使命房子,该县党员先锋队帮他修建了新房。通市搬家那天,心担线写望着敞亮的农村新房子,老人拉着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你们,我这辈子哪有福气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以后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王再武只是昭通市危房改造户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10月底,昭通已改造4类重点对象危房16.54万户,66.21万人住上新房,基本实现了“应纳尽纳、应改尽改”“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目标。

  既牵系起百姓的安居梦,又承担起持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使命,让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落地开花,昭通市委、市政府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清零,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让全市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住上新房 安全舒心

  地处云、贵、川接合部乌蒙山区腹地的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下的“硬骨头”。早在2016年底,根据全国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变更为由住建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组织实施,同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简称“4类重点对象”)列为农危改优先位置,并要求2020年以前完成。

  面对艰巨的任务,昭通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以来,紧锣密鼓部署、高效有序推进,共改造农村危房51.37万户。2019年还需实施4类重点对象5万户,实现农村危房全部“清零”。这样一来,昭通累计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就达到了56.37万户237万人,占全市625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如此庞大的集中连片体量,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中也不多见。

  农村危房清零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也牵挂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然而,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困难是,昭通农村危房改造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群众关注度、期望值高,以及日益迫近的危房清零“倒计时”……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成为影响全市脱贫出列摘帽的最大考验。

  “如果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你会怎么做?如果是为你的父母、亲人修房子你会怎么来把好关?”7月15日,市委书记杨亚林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会,就这项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并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倒逼农危改工作再排查、再聚焦、再落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和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全市农危改工作任务高质量圆满完成。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歼灭战”,让群众都住上安全舒心的房子。昭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农村危房清零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聚焦对象不够精准、资金筹措困难、工程进度迟缓、质量把关不严、拆旧推进不力等突出问题,坚持上下联动、形成整改合力,再次打响了全市危房清零攻坚战。

  党群齐心 上下联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歼灭战”中,昭通党政齐心、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如同一个个精密咬合的齿轮,组成一台台永动的机器夜以继日轰然运转,推动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的箭头向规划时点不断前进。

  昭通坚持把锁定补助对象、严格危房认定作为抓好农村危房清零的基础,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力量,集结村组一线开展危房精准鉴定。今年6月以来,省住建厅分别派出200余人先后4次深入昭通开展帮扶指导和问题排查,覆盖了120个乡镇和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市级领导示范带动,建立挂钩联系机制,带头深入情况复杂、困难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选派624名驻村督导员充实一线力量,抽调4400余人驻村开展工作,全面收集4类重点对象危房基础数据。县级整合各方力量,严把政策标准、对象识别、技术指导3个关口,因户施策,分类分户确定改造方案。乡、村两级迅速行动,严格按照“以房找人、以户找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危房大排查行动,对农村群众仍居住危房的情况进行逐户排查核实,做到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丢,任何一户都不能落。各级各部门和帮扶挂联干部紧盯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质量,倒逼农村危房清零落到实处。各县区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专家组严格对照标准逐一验收,并按要求贴挂“两牌”,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成为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为帮助50多万户危房家庭实现安居梦,昭通创新思维方法,多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1亿元。县区整合涉农资金23.35亿元用于农危改工作。此外,多方协调贷款建设,通过向国开行、农发行“统贷统还”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改帮建,筹集社会帮扶资金2500万元,千方百计降低危房改造成本,减轻农户负担。

  “感谢你们,为我建房的事操透了心。”这是彭连均发自内心的感慨。彭连均是永善县青胜乡缸子坪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蜗居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要求其修建安居房,但他始终以没有资金、贷不到款为由不同意建房。

  为建好彭连均的房子,挂钩干部多次上门,帮助其协调宅基地和建房贷款,并从单位办公经费中挤出3000元为其支付调换宅基地的附着物补偿。工作人员跑腿磨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帮扶精神,让彭连均深深感动最终同意建房。

  为做好二溪村危房改造工作,水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文华接下这一“烫手山芋”。他从危房改造中最突出的问题着眼,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用真诚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该村129户危旧房建拆在短短25天内就全部完成。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很多。工作中,昭通压实责任,把推动危房清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大检验”,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大考场”,作为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脱贫攻坚“三讲三评”“三同五促”系列活动,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收集整理和全面掌握在推动农村危房清零中群众最不满意、最盼望解决的问题诉求,做细做实群众宣传动员工作,增进群众“三个认同”,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群众支持参与危房改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汇聚起干群合力攻坚的洪荒之力,把农村危房改造的答卷写在了乌蒙大地上,写在了老百姓的口碑中。

  新村新颜 安居乐业

  “以前我们村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一出门来就把鞋子踩得脏兮兮的,现在整个村子里干干净净,大家都很高兴。”昭阳区永丰镇陈家营村村民李文会说,她现在每天早晨都要沿着昭璞绿道跑步,回家后做家务,下午干农活,晚上去跳广场舞。环境变好了,有地方娱乐,大家的生活变得很舒适、很享受。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昭通始终聚焦建新和拆旧两个重点,做到应拆尽拆、不留余地,拆除整治农村存量危房28.23万户。全市整合拆旧后的土地资源,复垦复绿,建文化广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让乡村“整容”后的“颜值”大幅提升。同时,以深入开展“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抓手,把“干净、美丽、宜居”的理念贯穿到危房改造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精品小镇和特色村庄。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该村采取规划先行、整合资金、发动群众、社会参与等方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1户、拆除危旧房1万余平方米,整合资金建设了幼儿园、图书馆、卫生室、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让曾经基础设施滞后、陈旧破烂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

  脱贫首要安居,安居才能乐业。昭通在重点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搬进新家后生活的确更有指望了,不仅老伴可以到镇上打点零工,自己也能到即将成立的蓝莓合作社里打工,再加上养殖的收入,不用几年就可以把盖房所欠的贷款还上。”谈到安居乐业,鲁甸县龙树镇照壁村的李寿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00多年前,诗人杜甫曾经发出这样的慨叹。今天,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昭通群众住有所居的心愿有了完美落点。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广袤的乌蒙大地上,群众告别危房、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幸福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蔡侯友 通讯员 刘建忠)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