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铁路守护人下班后的样子,更酷!

[知识] 时间:2024-04-26 01:58: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89次

原标题:特别报道|铁路守护人下班后的更酷样子,更酷!特别铁路

冒着星光出发

迎着夕阳回家

铁路人

奔波在铁道线上

工作时的报道班后他们

是那么酷

他们下班后的样子

大家是否见过?

今天,中国吉林网就带你看看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多面”的守护铁路人 ,下班后的人下另一面。

刘传双:“硬汉”变身“知心哥哥”

“他是更酷退伍军人,刚到维修组的特别铁路时候特别精神,一头黑发,报道班后腰杆笔直,守护现在腰也弓了,人下背也驼了,更酷花白的特别铁路头发也没多少了。”

图为刘传双下班后回家喂鱼

不认识刘传双的报道班后人,会以为刘传双快要退休了,守护实际上他才49岁,人下工区里的老同志看上去都普遍比他年轻。

“白天工区的事要张罗。下了班,谁家夫妻吵架、家里有事、老人生病,年轻的同事遇上闹心事,全来找他想办法,就是太操心了。”刘传双的妻子马黎黎流露出心疼的神色,丈夫和工区同事的关系特别好,大家的冷暖都是他的心头事,他是这个团队里的“知心哥哥”。

2021年,刘传双的手机通信数据显示,全年通话时长超过12000分钟,其中接听时长8000多分钟。

实际上,刘传双的父母和岳父岳母身体都不好,都需要照顾,女儿去年才上大学,照顾四位老人和一个女儿多半要靠妻子,自己家的事,他也只能是见缝插针。

“如何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坚守岗位,除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的激励,还需要我这领头人用心相待。”刘传双说,同事们心无顾虑,才能守好这长白山区高寒铁路线。

宫汝文:老岭隧道打冰队伍的“少壮派”

今年56岁的宫汝文,已经在铁路一线干了37年,比第一维修小组的历史还要长上3年。

年近花甲,宫汝文却一点没有服老的意思,他依旧是这个小组中大多数人的师傅。工作起来细致认真,是工友们对宫汝文的共识。

图为宫汝文和妻子

多年驻守铁路,搜山扫石,除雪刨冰,宫汝文也落下了腰酸背痛的职业病。回到家,卸下“硬汉”形象的他,完全听从妻子洪友玲这位家庭“按摩师”兼“营养师”的安排,吃药、理疗每样都不许少。

“辛苦30来年了,身体也不好了,劝他调整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就是不听。”妻子洪友玲“埋怨”道。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她也能感觉丈夫在这个岗位中获取的满足与自豪。

桥隧职工的作业项目很繁杂,涉及木工、铁工、油漆工、建筑工、电工、焊工、泥瓦工等工种,对经验、技术和体能要求都很高。宫汝文带徒弟很认真,手把手地教技术、讲规章、提标准。

他在工作中不仅毫无保留,每遇急难险重任务他都冲在最前边,唯恐徒弟们受伤。涵管大修需要架梁支撑路面,其间有一根4米长、重400斤的钢枕,需要4名壮汉合力才能抬起来,这活儿又累又危险,但每次都一定少不了宫汝文。“小心点儿啊,别把腰抻坏了,那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是宫汝文经常叮嘱年轻同事的话。

“在铁路上摸排滚打几十年,离不开了,更舍不得徒弟们。”宫汝文说,自己跟这帮徒弟们,工作时是战友,下了班就是亲人,时间长见不到他们就惦记。

赵宝臣:“一人多技” 练就守护铁路精锐本领

演员可以一人分饰多角,铁路线路工人也练就了一人多技。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在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下,线路工们练就了守护铁路安全的精锐本领!

除了养护线路外,赵宝臣还是名应急救援人员。

多年来,赵宝臣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他不仅是吉林省红十字协会会员,也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期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应急救援员及救护师资格证书,累计四次献血1000ML。荣获“通化好人·战疫先锋”等荣誉。

图为赵宝臣给妻子练习包扎

长期室外作业,身体剐蹭破皮对小组职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如何正确包扎、救援,怎么打绳结更安全?这些问题,赵宝臣都一一教授给大家,妻子孙淑兰便成了他练手和示范的对象。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带动下,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身安全,平安出发,安全归来。”赵宝臣表示。

潘洋:“泥猴儿”好爸爸

“不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是,下班回来总是一身灰,有时候还一身泥,鞋子湿了。而且,特别疲惫,就想让他好好休息。”

10岁的潘勃赫是潘洋的儿子,稚嫩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父亲职业的好奇和敬重。

作为铁路人的后代,潘洋儿时的记忆中,在工务段工作的父亲经常不着家,回家一身汗,衣服上沾着泥土。但那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在父亲退休前一年,自己也主动从客运段转岗来到工务段。

听着东北抗联的英雄故事长大,又在这样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组里工作,那种“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责任感早已深入他的骨髓。

而下班后,他也同样用另一种温情和坚毅,守护着这个小家。每当看到可爱的儿子围在身边,贤惠的妻子精心准备好晚饭,潘洋一天的疲惫便会随着家人的温情逐渐消散。

图为潘洋和妻子在陪孩子下棋

“下棋、陪孩子玩、辅导功课,只要他不加班,一家人在一起就很温馨。”妻子于莎莎脸上洋溢着幸福,丈夫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他从没有缺席父亲的角色,生活中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孩子。

“我既然来到了工务段就好好干,传承父辈坚守岗位,挥洒青春,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中发光发热。”潘洋承诺着。而他对工作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在默默地影响着他的下一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张秋磊/图

部分图片来源于吉林通化工务段宣传科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