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都榆林:抓好10项重点工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

[热点] 时间:2024-04-19 08:26:0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0次

微信图片_20201112161623_副本

陕西网讯 (记者李惠茹)11月12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二场。榆林邀请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胜利、抓好作实质量榆林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小波出席,点工介绍“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有关情况,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都项重现高

榆林是榆林14个国家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也是抓好作实质量全国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陕西北部重要的点工生态屏障。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发展2015年,新都项重现高榆林市经济总量2621亿元,榆林到2019年底,抓好作实质量经济总量4136亿元,点工年均经济增速7.7%。发展经济总量从2015年全国排名第61位,上升到2019年第54位,处于西部城市第6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904元和13226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1.2倍和1.4倍,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张胜利介绍说,在“十四五”期间,榆林高质量发展概括为“一三二二一”:即坚持“一个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省委、省政府对榆林确定了“三大目标”,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提升“两个水平”,全面提升榆林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把全面从严贯彻到党的建设全过程中;实现“两个更好”,更好地支撑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一个定位,“十四五”甚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要把榆林建设成“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这是在未来“十四五”期间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总体布局,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全力以赴抓好10项重点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榆林是生态脆弱和资源富集并存的地方,榆林又处在黄河中上游,将全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构建大生态格局,发展绿色矿山、绿色油气井、绿色工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做好四废工作,把资源“吃干榨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等措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

 坚持安全发展。去年榆林煤炭产量4.65亿吨,“十四五”期间将按照稳中有进的基调,将煤炭产量稳定在5亿吨左右,石油产量基本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天然气产量稳定在200亿方左右,给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保障生产安全。榆林有260家煤矿、54家化工企业、97家火电企业,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不安全不生产。同时也要保障经济安全,在“十四五”期间按照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和主题,不断调结构、促转型,确保经济能够高质量发展,使榆林经集不出现大起大落,提高榆林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要实现从三个转化到三个转变,坚持园区承载,实现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中,按照五个一体化,把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建成世界一流。坚持项目带动。推进国家能源集团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带动榆林世界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能化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通过新兴产业,再加上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榆林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一是建优中心城区。“十四五”末,力争榆林主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左右,成为一个中等城市。二是建强县城。推进新型城镇化。三是打造“三个中心”。把榆林建成东进西行、北上南下的交通运输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黄土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区域文化中心;依托榆林经济活跃优势,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把榆林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榆林既是资源型城市,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产粮大市,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60万吨。未来“十四五”,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以规模化和科技创新,打造苹果、羊子、小杂粮、马铃薯、蔬菜5个百亿级现代化农业体系,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把群众吸引到农村来,实现产业兴旺、人民富裕。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是发挥中科院的科技引领作用,二是发挥榆林学院基础作用,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三是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要把企业推向前台,加大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支持力度,让企业在科技创新这个主阵地中发挥它的主体作用。

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共享一批顶尖人才,未来“十四五”,榆林要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站,采用人才柔性政策,但求所用,不求所有,让一些顶尖人才能够引领榆林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加大开放力度,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依托交通运输中心,成为链接中亚和西亚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把榆林打造成向西向北开放的窗口和门户。

精心打造科创新城。要实施技术“攻尖”,牢牢掌握主动权,实现关键环节的突破,把榆林科创新城打造成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和未来之城。

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升教育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卫生医疗水平,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文旅水平,通过深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把榆林打造成区域性文化中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弘扬抗疫精神,弘扬探索的好的社会经验和好的做法,不断推进榆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