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共青团勇毅足迹之二:青春之名 彪炳史册

[综合] 时间:2024-04-25 08:32: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37次

原标题:探寻北京共青团勇毅足迹之二:青春之名 彪炳史册

打开北京地图,探寻团勇您可能会发现,北京彪炳原来与“青年”有关的共青地名还真不少。青年湖、毅足青年路、青春青年沟……这些地名就是史册一座座丰碑,记录了北京一代代青年的探寻团勇奋斗故事。

青年湖公园 年轻人挖出来一湖水

长桥卧波,北京彪炳碧水涟漪。共青北二环安定门外,毅足青年湖公园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社区之中。青春

许多游客不曾想到,史册这片美丽的探寻团勇水域,六十多年前却是北京彪炳蚊虫孳生、污水横流的共青积水坑。

上世纪50年代,今天的青年湖公园属于东四区渣子坡一带。当时,这里是一片洼地、苇塘、臭水坑。全北京当时共有3000多处大小积水坑洼。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北京市决定将大型坑洼改造成美丽的人工湖。

1958年2月20日,东四区举行挖湖开工典礼,参加义务劳动的市民达到6000多人。在开挖人工湖的义务劳动中,团员青年成为了主力军。开工当天,来自北京一中等学校的700多名学生,前一天刚从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归来,就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挖湖的义务劳动。

当时在五十四中读初二的朱江,记录下了当年参与挖湖的场景——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全校一千多名师生来到工地参与义务劳动。在工地上,挖湖运土的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几个学校的同学们展开了劳动竞赛,比谁装得多、跑得快。朱江老人回忆,虽然当时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但是大家脸上还是洋溢着喜悦和欢乐。

1958年3月,人工湖基本完工。团员青年是这次义务劳动的主力,最后市里把这处新开辟的人工湖叫做“青年湖”。1959年,这里被正式定名为“青年湖公园”。

其实,北京叫做“青年湖”的地方不止一处。在广安门外,人们把同时期开挖的人工湖也叫做“青年湖”。这些人工湖建成后,纷纷开辟为公园,改变了整个北京城的面貌。当时,还有人给《北京晚报》来信,反映地图更新的速度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北京大变样”的喜悦。

2008年,青年湖建成五十周年之际,青年湖公园发起了一场“寻找当年挖湖人”的活动,邀请当年参与开挖人工湖的市民参加纪念活动。青年湖公园管理处主任陆萍对当时的场面依然印象深刻。“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参与挖湖的老人特别高兴。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挖湖、怎么推小板车,他们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年参与挖湖的青年,如今都已白发苍苍。然而,当年挖湖人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在当年很艰苦的条件下,一群年轻人用铁锹和板车挖出了一湖水。”陆萍说,这种挖湖精神激励着后来人守护好这一湖碧水,让青年湖更加美丽。

青年沟路 不疏通誓不收兵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在1980年《北京晚报》主办的“新星音乐会”上,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人听得心潮澎湃。

这一年,青年沟的建成,让安定门外大街逢雨积水的问题大为改观。曾经,安定门外大街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被戏称为“积水潭”。1979年7月的一场大雨,导致路面积水深达1米,公交停驶,还淹了上百户居民住宅。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立即开挖一条明渠。

施工地点就在青年沟。由于积水太多,施工队伍抵达现场时,部分路段已成为“烂泥塘”,只能采取人工作业。当时正值雨季,工人们冒雨施工,喊出了“小雨加油干,大雨不停工,不疏通青年沟誓不收兵”的口号。经过数日的奋战,一条420米的明渠建成,积水排净,改变了这一地区一下雨就变成“积水潭”的面貌。1980年,青年沟最终建成,解决了从德胜门外到安定门外地区的雨水排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北京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高潮。青年沟铺上了沥青路,两侧建起了住宅楼,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居民区。

如今的青年沟路,已经找寻不见“沟”的影子,当年建设的居民区,也都成了老旧小区。只有路牌依旧,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青年路 青年地标 日新月异

北京还有一条道路叫青年路,至今已经有63年历史。文史学者户力平介绍,1959年10月,朝阳区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修路的义务劳动。当时全靠铁锹挖土、小车推土,还有不少人是用筐抬土,劳动强度很大,不少人是利用休息日参加修路,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仍很高涨,筑路速度很快,提前完成了修路任务。为表彰青年、团员的劳动成果,故将此路命名为“青年路”。

当时,新修通的青年路和许多京郊公路一样,两侧修筑明沟排水,行道树多为杨树、柳树和国槐,沟旁种植了紫穗槐和荆条等灌木。

这条长3565米、宽7米的沥青路,连接起姚家园、甘露园等地,成为了区域东部南北向的重要通道。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青年路周边逐渐发展起来。2005年前后,青年路周边一批新建小区逐步建成。2008年,朝阳路快速公交2号线通车,青年路周边公交通勤“大提速”。2012年,地铁6号线通车,青年路进入地铁时代。

交通的便利,商圈的发达,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时至今日,日新月异的青年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地标”。

共青团站 地铁复兴门站 见证青年拼搏进取

走进地铁复兴门站,最亮眼的当属2号线站台中央悬挂着的铜匾“共青团站”。为什么这座车站被叫做“共青团站”?

“共青团站”名字的起源,是在复兴门站开通的第二年。1985年5月4日,地铁复兴门站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联合命名为“共青团站”。

当时,多数地铁站的员工年纪比较大,只有复兴门站是一水儿的年轻人,33名职工,平均年龄仅25岁,其中大部分是共青团员。

1986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为新命名的“共青团站”亲笔题词,书写下了“共青团站”四个字。同年“五四”青年节当天,“共青团站”的铜匾就挂在了复兴门站的站台中央。

复兴门站工作的年轻人,服务热情、工作认真,车站命名第一年,共收到乘客表扬信45封,表扬意见275条,为乘客做好事4000多件,并被评为地铁公司“文明车站”。

在北京地铁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青团站”以它独特的姿态,见证了一代代青年人的拼搏进取、发光发热。(王琪鹏 李博 方非)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