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五一”踏青郊游 千万不要做这件事 正文

“五一”踏青郊游 千万不要做这件事

[时尚] 时间:2024-03-29 12:59:0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7次

原标题:“五一”踏青郊游 千万不要做这件事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长沙报道

连日来气候湿热,五一加上暴雨将至,踏青降水充沛,郊游件事野生蘑菇进入了疯长期。千万如今,五一湖南的踏青田间、路边、郊游件事树下冒出了许多野生蘑菇。千万部分群众喜欢在外出踏青郊游时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带回家食用,五一导致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踏青事件时有发生。日前,郊游件事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提醒:“五一”踏青郊游,千万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菌。五一

“孙悟空”的踏青火眼金睛也难辨蘑菇有毒无毒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教授、郊游件事博士生导师陈作红介绍,我国毒蘑菇种类繁多,到目前已知的已经有400多种,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湖南省毒蘑菇种类多,已经确定并发生过中毒事件的种类有30多种。不同种类的蘑菇中毒后产生的症状不一样,可以分为七种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

在我国乃至我省,导致中毒死亡的70%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剧毒鹅膏菌是毒蘑菇中比较好识别和区分的,它同时具有菌盖、菌柄、菌环和菌托,通俗地说,就是“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鹅膏菌,这类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因此,凡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还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剧毒鹅膏菌特征。

避免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不食。因为还有一部分野生蘑菇,即使你是“孙悟空”,火眼金睛也难辨有毒无毒。

陈作红提醒,网上流传的民间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是存在一定误区的。

有人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菌、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菌、裂皮鹅膏菌都是纯白色的。

灰花纹鹅膏菌有剧毒。

颜色鲜艳与否并不能作为蘑菇有毒无毒的判断依据。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其实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跟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还有一种说法,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其实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另外,有人觉得,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肉褐鳞环柄菇就喜欢长在城市、公园里的雪松树下。

“不要相信民间所谓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不靠谱,很多毒蘑菇跟可食的蘑菇形态极其相似,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陈作红说。

不做愚蠢吃货 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提醒,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由于鉴别毒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大群众在踏青郊游期间,对于路边草丛树下的野生蘑菇,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注意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不认识或者没吃过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食用。

为避免中毒事件,家庭日常饮食或者聚餐,最好不要食用野生蘑菇。集体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烹饪食用野生蘑菇,以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湖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支招,如果一定要吃野生蘑菇,在吃之前,最好先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留下野生蘑菇照片,以防万一中毒便于医生救治。

如误食野生毒菌,中毒后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和及时治疗。陈作红特别提醒,凡是误食后有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的,也就是说吃了蘑菇后6小时才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型症状的,一定要及时送至大医院去治疗。可以断定的是误食了含有剧毒鹅膏菌的种类,会导致急性肝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刘璇)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